一. 分株繁殖
利用某些植物種類能萌生根蘗或灌木叢生的特性,把根蘗或叢生枝從母株上分割下來,另行栽植成新植株的方法。
(一)分株繁殖時期
主要在春、秋兩季進行。一般春季開花植物宜在秋季落葉后進行,如芍藥;夏、秋季開花的植物宜在春季萌芽前進行。
(二)分株繁殖的方法
1.側分法 根據(jù)母株的生長特性可分為
(1)灌叢分株 在母株的一側或兩側挖開,將帶有一定莖干和根系的萌株帶根挖出,另行栽植。此法適合于易形成灌木叢的植株。如牡丹、黃刺玫、玫瑰、臘梅、連翹、貼梗海棠、火炬樹、香花槐等。
圖6-25 灌叢分株
1.切割2.分離 3. 栽植
(2)根蘗分株 將母株的根蘗挖開,露出根系,用利器將根蘗株帶根挖出另行栽植。木本植物多采用此法。如刺槐、臭椿、棗等。
圖6-26根蘗分株
1.長出的根蘗 2.切割 3.分離 4.栽植
2.掘分法 將母株全部帶根挖出,用利器將植株根部分成幾份。每一份都要有良好的根系,地上部較好要保留1~3個莖干,再重新栽植。很多宿根花卉適用此法。如荷蘭菊、隨意草、宿根福祿考、萱草、菊花、芍藥、荷包牡丹等。
圖6-27 掘起分株
1.2.挖掘3.切割4.栽植
二. 球根花卉分生育苗
球根花卉植株的地下能形成肥大的變態(tài)器官。根據(jù)器官的來源不同可分為塊根類、根莖類、塊莖類、球莖類、鱗莖類等。不同的球根類型,采用的分生方法不同。
(一)球根分生時間
基本是在球根采收后或栽植前進行。
(二)球根分生方法
1.塊根類分生育苗 塊根通常成簇著生于根莖部,不定芽生于塊根與莖的交接處,而塊根上沒有芽,在分生時應從根莖處進行切割,適用于大麗花、花毛茛等。
2.根莖類分生育苗 用利器將粗壯的根莖分割成數(shù)塊,每塊帶有2—3個芽,另行栽植培育。適用于美人蕉、鳶尾等。
4.鱗莖類分生育苗 鱗莖是由肉質的鱗葉、主芽和側芽、鱗莖盤等部分組成。母鱗莖發(fā)育中期后,側芽生長發(fā)育形成多個新球。通常在植株莖葉枯黃以后將母株挖起,分離母株上的新球。適用于百合、郁金香、風信子、朱頂紅、水仙、石蒜蔥蘭、紅花酢漿草等。
5.塊莖類分生育苗 塊莖是由地下的根莖頂端膨大發(fā)育而成的,一株可產生多個,每個塊莖都具有頂芽和側芽。一般在植株生長的后期,將母株挖起,分離母株上的新球,并按新球的大小分級。大球和中球種植后當年可開花,小的子球需經(jīng)過2年培育后才能開花。適用于馬蹄蓮、彩色馬蹄蓮、花葉芋等。 但也有些花卉如仙客來,不能自然分生塊莖,須人工分割,降低觀賞價值,多用播種繁殖。
(三)其他形式分生育苗
1.吸芽 某些植物根基或地上莖葉腋間自然發(fā)生的短縮、肥厚的短枝,下部可自然生根�?煞蛛x另行栽植。如蘆薈、景天、鳳梨等。
2.珠芽 生于葉腋間一種特殊形式的芽,如卷丹。脫離母體后栽植可生根,形成新的植株。
3.走莖或匍匐莖 走莖為葉叢抽生出來節(jié)間較長的莖,節(jié)上著生葉、花和不定根,能產生小植株,分離另行栽植即可獲得新的植株。如虎耳草、吊蘭等。匍匐莖節(jié)間稍短,橫走地面,節(jié)處生不定根和芽,分離另行栽植可獲得新的植株。如狗牙根等。
上一篇: 仙客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