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北方蝴蝶蘭溫室栽培技術發(fā)布時間:2009-04-26
蝴蝶蘭 ( Phalaenopsis hybrid ) 為蘭科蝴蝶蘭屬 ( phalaenopsis )多年生草花,單莖氣生根,原產(chǎn)于印度阿薩姆、緬甸、菲律賓等亞洲熱帶地區(qū),蝴蝶蘭以其酷似蝴蝶的美麗花朵和鮮艷的色彩而備受人們的喜愛。在北方的溫室栽培蝴蝶蘭,溫度的控制是至關重要的。 1 蝴蝶蘭的栽培條件 蝴蝶蘭對環(huán)境條件要求比較嚴格,終年平均晝夜溫差應小于 8 ℃~10 ℃(低溫催花時除外) ,濕度 70%~85%,蝴蝶蘭的生長環(huán)境要通風良好,特別在 9月至翌年的 4月間應保證空氣流通,在通風較差的環(huán)境條件下,蝴蝶蘭病害 (軟腐病、黑霉病)發(fā)生率高。 2 栽培方法 211 溫度蝴蝶蘭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26 ℃~28 ℃(晝) / 18 ℃~22 ℃(夜) 。晝夜較好有 5 ℃~8 ℃的溫差,白天溫度高有利于養(yǎng)分的積累,夜間適當?shù)牡蜏乜梢詼p少養(yǎng)分的消耗,反之則對蝴蝶蘭生長發(fā)育不利。 21111 低溫的不良反應 當溫度低于15℃時,處于生長期的蝴蝶蘭,特別是 215寸盆的小苗極易出現(xiàn)低溫反應,表現(xiàn)出葉片發(fā)紅,可能是葉綠素在遭到破壞時生成葉紅素,從而影響植物的光合效率,導致生長暫時性停頓。當溫度回升后,這種低溫反應的不良后果會持續(xù)一個月才可逆轉(zhuǎn),而長時間的低溫則會使正處于生長期的蝴蝶蘭進入休眠。在北方地區(qū),非適宜的這種低溫對蝴蝶蘭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非常不利,它會破壞蝴蝶蘭的正常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在一定時期的生長發(fā)育停頓后,部分蝴蝶蘭會抽出花箭 (即使葉間距 10 cm左右,僅有 2~3片葉) ,而此時的花箭由于母株營養(yǎng)積累不足,難以抽出正�;ㄐ�, 不僅花朵數(shù)量少、花朵小,而且觀賞性極差。此時的處理須抹去不適宜的花芽,同時應避免低溫。 21112 利用低溫催芽 高等植物的開花可分為成花誘導、花的發(fā)端和花器官的形成等過程,其中成花誘導過程是花的發(fā)端和花器官形成的基礎,并直接控制開花的時間。蝴蝶蘭在生長到葉間距達 30 cm 左右時營養(yǎng)積累已達到成花誘導所需的足夠營養(yǎng), 此時可利用低溫催芽,使其進入成花誘導階段。黃勝琴等認為蝴蝶蘭的花芽分化的適宜溫度為 25 ℃ (晝) /20 ℃(夜) 。在本次栽培實驗中發(fā)現(xiàn),當夜溫降至 20 ℃以下時,隨著溫度的降低,成花誘導所需的時間也相應縮短,但當溫度降至 10 ℃以下時,會出現(xiàn)冷害,見表 1�!『m由營養(yǎng)生長轉(zhuǎn)向生殖生長的重要環(huán)境信號是溫度, 而在 30 ℃/28 ℃條件下無法完成此過程,故低溫是蝴蝶蘭成花誘導的必要條件,而當蝴蝶蘭的花序軸長出后則須保證 25 ℃~28 ℃/20 ℃~ 22 ℃的條件,才可保證花序軸正常生長,此時的低溫會使花序軸生長緩慢,推遲花期。 212 光照蝴蝶蘭的光照隨著生長所需逐漸增加,剛出瓶的小苗葉間距 10 cm以下時需 95%的遮光率,一般光照強度為 10 000~12 000 lux;大苗葉間距 20 cm 以上時可達 20 000~25 000 lux。當蝴蝶蘭在花序軸伸長階段需保證一定的光照強度,一般為 25 000 lux,否則會造成花箭徒長,影響其觀賞性。 213 水肥管理蝴蝶蘭雖原產(chǎn)于熱帶的雨林中,但它屬附生蘭的一種,它的根攀附于樹枝、樹洞、巖石,甚至長滿青苔的介質(zhì)上,其粗大的肉質(zhì)根對水分的吸收較少,故在栽培條件下,蝴蝶蘭對水分需求相對較少,水分過多則易引起根系腐爛,在北方地區(qū),水質(zhì)普遍硬度較高,建議施肥前將水質(zhì)軟化,如不能做到這一點應相應減小肥水 EC值,以保證蝴蝶蘭的正常生長發(fā)育。蝴蝶蘭剛出瓶的小苗以補水為主, 間施 N: P: K = 20: 20: 20的復合肥,見表 2。蝴蝶蘭進入花期后,適當減少施肥濃度,同時降低環(huán)境溫度到 20 ℃/15 ℃,會有效地延長花期。3 小 結 由于北方無霜期短,氣溫多變,非正常條件下的低溫會導致蝴蝶蘭的葉片發(fā)紅,生長停滯,甚至抽出短小花箭,這些都會影響到蝴蝶蘭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在一定溫度條件下,蝴蝶蘭的花芽分化時間隨著環(huán)境溫度的降低而縮短,因此可利用這一特點來調(diào)控蝴蝶蘭的花期,故在溫室栽培蝴蝶蘭應很好地及時調(diào)控溫度、濕度,以保證蝴蝶蘭的正常發(fā)育。
【作者單位】: 包頭市園林科研所 包頭市園林科研所 包頭市園林科研所 包頭市園林處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