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苗網

茯苓專題

茯苓專題:帶您一站式了解茯苓,種植茯苓……

土茯苓


? ? ? ? 土茯苓,中藥名。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其為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多生于山坡或林下。入藥部分只選擇其干燥后的根莖。常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后干燥入藥;或趁鮮切成薄片后干燥、入藥。主產于廣東、湖南、湖北、浙江、江蘇、四川等地。


民間傳奇
? ? ? ? 古時有一人好色,得楊梅瘡,用輕粉醫(yī)治無效,或愈或復發(fā)。此人穴居山野以度殘年,飲山水泉,食野果,生啖山地粟(土茯苓),數月后,病愈如初,方悟山地粟有治療梅毒之功。隨傳此法于世,戒惡習,潛心學醫(yī),后成當地名醫(yī),救濟眾生。
《本草綱目》云:“今醫(yī)家有搜風解毒湯,治楊毒瘡,不犯輕粉。病深者月余,淺者半月即愈。服輕粉藥筋骨攣痛,癱瘓不能動履者,服之亦效�!泵鞔m茂《滇南本草》有一方:土茯苓一或五錢,水酒濃煎服。明代汪機《本草匯編》亦有用土茯苓治梅毒的。張山雷說:“土茯苓淡而無味,極其平和之物,斷非少數能奏績。今惟專用大劑量,采取鮮根,熬膏長服,并以為日常用之品,能食至數十百斤,以多為貴,則一味可治最重最危之癥�!币训脤嶒灁等�,此則未經前人道破之語。西藥往往復發(fā),不易根治,多服此藥,永無后患。

功效
【性味】:味甘、淡,平。
【性味】:肝、胃經。
【功效】: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
【主治】:主治楊梅毒瘡,肢體拘攣、淋濁帶下、濕疹瘙癢、癰腫瘡毒。
【相關配伍】:
1、治血熱頭痛,咽喉腫痛,經血淋漓等婦女血癥:土茯苓與金銀花、訶子、梔子、川楝子、黃連、瞿麥配伍。(《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蒙醫(yī)學》七味土茯苓湯)
2、治梅毒,淋�。和淋蜍吲c金銀花、紫草茸、茜草、枇杷葉、草烏(制)、訶子、梔子、白云香、苘麻子、紅花、瞿麥、黑云香配伍。(《中國醫(yī)學百科全書·蒙醫(yī)學》十四味土茯苓湯)

使用注意
肝腎陰虧者慎服。
1、《萬氏家抄方》:“不犯鐵器�!�
2、《本草綱目》:“服時忌茶�!�
3、《本草從新》:“肝腎陰虧者勿服�!�

側欄導航
農苗網微信
在微信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