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香 學名:Thymus spp. 英名:Thyme 科別:唇形科利用部份:在開花前剪取長約5~10公分的頂端的部份,需保存時可干燥后放在冷凍庫中處理。風味特征:溫和,味略苦,有少許刺激性,草香味濃。居家利用方式:1.新鮮枝葉及花可直接剪取插于花瓶中,可散發(fā)芳香。浸于水中取浸出液可做成簡易消毒水。 2.干燥的莖葉可做為熏肉的香料或以小布袋包裹置于房中角落有驅(qū)蟲的功效。 百里香栽培與利用 一、概說及栽培歷史 原產(chǎn)地廣泛分布于地中海一帶,經(jīng)濟栽培以南歐較多。百里香利用的歷史很古老,英文Thyme即是從希臘文演變過來,意為具有勇氣及可供奉神明之意,當時稱贊一個人具有勇氣可說他身上有百里香的味道,在廚藝中,百里香被稱為「調(diào)和者」,意指能把食物中的味道拉在一起,這可能是它的味道溫和又不太刺激之故,同時又有抗菌、防腐之效,古埃及把它當成防腐香油的成分之一來保存木乃伊。在本地一般人很少聽過百里香,更不用說看過它,因為它植株小葉片小,又趴在地上,看起來像雜草,卻又不像雜草強健,水澆太多或是不小心受到摧殘很容易死掉,但它的香氣較柔和,不習慣其它香草濃烈氣味的人,建議可先從百里香入門。 百里香葉片小而稀疏,葉緣反卷狀 二、性狀 株高依品種而異,約在20~50公分,除了寬葉百里香外,其它品種葉片都很小,呈橢圓形,略帶肉質(zhì),部份種類具有短絨毛,葉片邊緣略向背面翻卷,花很小,粉紅色或白色,在枝條頂端葉腋7~8朵集生,老枝因成熟木質(zhì)化而呈現(xiàn)淡褐色,全株均具有芳香的味道。百里香的品種有一百多種,目前在臺灣常見的品種有百里香、鋪地香、檸檬百里香及斑葉百里香。其中鋪地香的品種比較多,有的文獻把它從百里香獨立出來另外介紹。 三、栽培方法 百里香適合生長的溫度在20~25℃之間,這個習性使它在臺灣地區(qū)栽培必須慎選時節(jié),若是在夏季時植株的表現(xiàn)通常是虛弱的,只有在冷涼的地區(qū)栽培,或是放在蔭涼的地方越夏,進入秋季轉(zhuǎn)涼之后,再改放在日照充足的地方,比較適合百里香的生長及發(fā)育。在栽培介質(zhì)方面,百里香葉厚帶肉質(zhì)的特性,使它不耐潮濕的介質(zhì),所以若采用泥炭土為栽培材料,應加入大約20%方便排水之介質(zhì)成分。澆水也是同樣的道理,寧可稍干一些再澆水,也不要一直是潮濕的狀態(tài),否則根部無法強壯伸展發(fā)揮功能,介質(zhì)也一直是濕的,通氣性也差,植株當然長不好。尤其百里香的生長速度慢,并不需要太多的肥料,以泥炭為介質(zhì)的話,大約加入5~10%的腐熟有機肥即可,植株長大后,剪取枝條利用,新芽開始生長時,酌情每1~2星期澆灌1,000倍液肥,夏季生長衰弱,此時施肥易導致植株敗根死亡。百里香的繁殖主要有播種、扦插、壓條及分株法,種子均由國外進口,播種期在秋季至春季之間,將干凈的介質(zhì)充分澆濕之后,以撒播為宜,播種后放在蔭涼的地方,發(fā)芽前介質(zhì)須充分的濕度,發(fā)芽后長出2~3對本葉時,宜先移植至128格穴盤,充分發(fā)育后再換至9公分盆定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品種如斑葉百里香不能用播種法繁殖,否則后代即不具有斑葉之性狀。扦插法極易發(fā)根,很容易繁殖,大量生產(chǎn)時為求品質(zhì)一致,以切取3~5節(jié)約5公分長帶頂芽的植條扦插,不帶頂芽的枝條扦插雖可成活,但發(fā)根速度慢,根群也較少,此外,也不要剪取已木質(zhì)化的枝條扦插,發(fā)根率也不好,扦插時以插在128格穴盤中,方便成活后移植。壓條及分株法是枝條接觸地面會自動長根,直接切取就是獨立的一棵植株,較適合家庭園藝種植者采用。四、收獲及利用百里香以剪取枝葉來利用,順便兼做修剪工作,若不修剪枝條成熟后開花,結(jié)種子后很容易致死,因此采收兼更新的動作是必要的,而且還能促使長出的枝條長度一致,下次收獲時很容易以手握取剪下,唯需注意不要為顧及收獲量而于木質(zhì)部剪斷,至少應在保留4~5片葉片的地方剪取,因為枝條基部老化部份再生力差,很容易全株死亡。收獲的枝條以干凈的冷水刷洗過一遍,甩掉多余水分,就可利用,若要長期保存,以切口向下的方式放入塑料袋中,不要密封,放入冰箱冷藏。百里香之利用以新鮮枝葉為主,可直接生食,廚房調(diào)理時做為香料用,也可提煉香精,加工利用做為沐浴用品。在藥理上,百里香具有改善鼻喉不適,民間用藥時以幫助消化、利尿、驅(qū)逐蛔蟲等功效,著名的漱口藥水李施德林(Listerine)即含有百里香的成份,但一天的食用總量不要超過10公克以上。
上一篇: 關于國蘭精品單株分植時機的探討 下一篇: 盆景造型淺談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