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城市綠化的不斷發(fā)展,園林植物品種不斷增多,交換愈加頻繁進行,植物病蟲害也隨之不斷增加。近幾年來,蛀干害蟲的防治成為植物害蟲防治的一個重點,植保工作者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對其加以防治,打孔注藥法就是其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打孔注藥是指利用人工或機械的方法在樹干上鉆孔,然后按樹干直徑注入一定量的農(nóng)藥,通過樹干的輸導(dǎo)組織,使藥液遍布樹體,從而防治害蟲。經(jīng)筆者試用觀察,打孔注藥法防治害蟲有以下幾方面利弊,供植保工作者參考。1、一藥多防。使用一種農(nóng)藥可以防治多種害蟲,如利用氧化樂果,藥液可隨樹液流動而遍布樹體,因而同時發(fā)生在樹體內(nèi)、外的多種害蟲,如蛀干害蟲、食葉害蟲、刺吸類害蟲,均可一并防治。同時解決了因噴灑農(nóng)藥時樹體太高,無法噴到樹體上部的問題。2、污染小。打孔注藥將農(nóng)藥直接注入樹體內(nèi),對大氣、土壤等不存在污染。由于藥液不需噴灑,不存在藥液漂移和滴漏,減少了對施藥者的健康的危害。在城市中,也不必因噴灑藥液而分流、疏散人行人及游客。同時避免了噴灑直接殺傷天敵的弊端,有利于保護害蟲的天敵。3、施藥受天氣影響小。噴灑農(nóng)藥時會因風(fēng)大藥液漂移而無法噴施。打孔注藥直接將農(nóng)藥注入樹體內(nèi),不受大風(fēng)等氣候影響,有利于加快防治速度,提高防治效果。4、可減輕植保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由于打孔注藥防治樹木害蟲時使用原液,不需要兌水,大大減輕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在缺水地區(qū)及取水不方便地區(qū)尤為明顯。5、打孔注藥對樹體的損傷。打孔注藥在樹干基部進行,注射農(nóng)藥原液。打孔后一個月檢查�?卓谔幩劳鰧挾葹榭讖降�3至4倍,上部長度為孔徑的30至40倍,下部進入地下。注藥后因樹木品種、生長情況、農(nóng)藥品種等不相同其愈合快慢也不相同。生長旺盛的柳樹2至3個月可基本愈合。國槐使用甲胺磷時,生長旺盛的需3至4個月,而使用氧化樂果則需1年。6、藥害問題。桃樹在打孔注藥時注入氧化樂果,會引起桃樹落葉。因此,在使用此法時應(yīng)注意區(qū)別果樹、行道樹等不同途徑藥物的使用,盡可能避免使各類果實及植物產(chǎn)生不良藥害反應(yī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