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茶樹種植技術,史無稽考。相傳太平天國運動以后,溫州人楊虎,率領一批溫州人來到宜興南部山區(qū)開山種茶。其方法是挖穴點種茶籽。廿世紀50年代初尚留存的茶園多為當時種植的,這些老茶園都是叢栽,每叢間距2~2.7米,甚至3米有余,行距大,空地多。每畝預計240叢,少則100多叢。行間多間種山芋、麥子、豆類等作物。茶樹任其自然生長,樹高有的超過人高,采摘十分不;有的因采摘過度,樹冠矮小,產(chǎn)量低,畝產(chǎn)粗茶25-30公斤;有的茶樹栽在樹木行間,缺株多,產(chǎn)量更低。 1928年前后,紀政綱由浙江引進茶籽,招聘浙江(余杭)、湖南(湘江)、安徽(廣德)等地茶葉生產(chǎn)能人在“茅麓公司”所在地金壇縣茅麓選擇土質較好的丘陵崗地發(fā)展茶葉生產(chǎn),面積800畝。茶園布局為株行距1.7米×1.7米,呈棋盤式叢植,每畝種茶樹240叢左右。這是本省較早的茶園設計,抗戰(zhàn)爆發(fā)以后茶園荒蕪。 建國之初,政府發(fā)動茶農進行老茶園改造,主要內容是移拼補密,臺刈更新,退出茶園間作,深翻施肥。但由于習慣勢力很重,收效甚微。因此,從1952年起,政府采用以新促舊的方法,以新茶園的建設帶動老茶園的改造,由省農林廳負責規(guī)劃和技術指導,在丘陵山區(qū)新建茶場,試驗推廣了科學規(guī)劃、條播密植、扦插育苗、修剪施肥、合理采摘等技術,使江蘇茶樹栽培科學水平提高,在全國以“精細栽培”著稱。 一、茶園規(guī)劃設計 1952年,華東農林水利部撥款3萬元(折新人民幣),支持江蘇省在宜興籌建茶葉實驗場。是年以川埠鄉(xiāng)石龍山南麓、原芙蓉寺勞改農場使用的土地為場址,建設新茶園,面積150畝。1953年3月下旬,省農林廳組織建場工作人員抵達現(xiàn)場,邊建房、邊開荒、邊播種育苗。當年拓植茶園42畝,育苗36畝。其種植規(guī)格:直播茶園行距1.5米,叢距0.3米;移植茶園行距1.5米,穴距0.6米~0.7米,穴0.33米見方,4只角各栽茶苗1株。同時對房屋、道路、排水溝、行道樹等也進行了規(guī)劃設計,是本省較好個整體的茶園規(guī)劃設計。 1953年秋,省農林廳與省公安廳達成協(xié)議,在其所屬芙蓉寺農場,在原種植山芋、大豆、玉米、花生等農作物的土地上改種茶樹,辦成茶場,作為茶葉生產(chǎn)的示范推廣基地。當時規(guī)劃在芙蓉寺農場屏風山南麓地勢平坦處,設置縱橫區(qū)道和步道,把土地劃分成20多區(qū)塊,每塊面積50畝左右。區(qū)道寬6米,步道寬5米,便于通行馬車和拖拉機,道路延伸到自然溝漕,整塊土地區(qū)劃成棋盤狀,邊緣區(qū)塊20~30畝不等。路邊栽植杉木、苦楝等行道樹。茶行除小塊土地隨地勢作等高栽植外,都規(guī)劃成南北向,行寬1.5米,雙行單株條播,每隔10行茶樹,在茶行上種梨樹1行,每畝茶園種梨樹8株,作為遮蔭樹。按這樣的規(guī)劃設計,當年11月下旬即直播茶園720畝,品種為祁門櫧葉種。1954年秋冬繼續(xù)播種祁門櫧葉種茶園560畝,該場屏風山南麓1400余畝土地基本上按規(guī)劃設計建成了新型茶園。這是當時本省新建的規(guī)模較大的茶園。 1958年,新設立的省山區(qū)經(jīng)濟作物局首先主持籌建宜興陽羨茶場,由山區(qū)經(jīng)濟作物局的技術人員指導,借鑒芙蓉寺茶場的經(jīng)驗,南京林學院師生負責場地測繪設計。根據(jù)全面規(guī)劃,合理布局,“宜糧則糧、宜茶則茶、宜林則林”的原則,選擇土層深厚通氣、排水保水性能良好、土壤酸性的地塊開拓茶園。茶園劃分區(qū)、片、塊,合理布置道路和排灌系統(tǒng),種植行道樹和防護林。此后新建的宜興紅嶺茶場、宜興新街茶場在此規(guī)劃設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在茶園路邊、溝邊種上行道樹,選用生長快、病蟲害少,材質好的杉木、檫木、苦楝等。每畝茶園一般種行道樹20~30棵,冬季擋冷風寒潮,霜凍明顯減少。夏季抗干熱風,降低溫度,增加茶園濕度。同時又為害蟲天敵提供棲息和繁殖場所,有效地改善了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 1971年開始,南京林業(yè)大學開展了林茶間作茶園的規(guī)范設計與試驗研究。先后在本校下蜀實習林場、蘇州市太平果園、無錫縣塘崗山茶場、常熟縣虞山林場建立了林茶間作茶園,間作樹種有濕地松、柑桔、銀杏、水杉等。間作樹種配置方式有:(1)等距配置。在常規(guī)茶園中,隔5行茶樹栽1行樹木,每畝栽樹12~15棵;(2)小網(wǎng)格配置。每個網(wǎng)格3~5畝,株距3米~5米;(3)梯田茶園配置。一般根據(jù)間作樹種的樹高和坡面寬度決定配置方法,樹高10米以上,可隔1~2梯栽1行;樹高10米以下,每梯或隔梯栽1行,株距3米~5米。林茶間作改善了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茶樹生長在樹木的蔽蔭下,芽葉持嫩性強,茶葉品質好。 1988年,常熟市虞山林場在維摩山區(qū)的低產(chǎn)馬尾松、杉木林分內對林木進行帶狀間伐,一般平均樹高5~6米的林分,間伐帶寬4米,保留林帶寬5~6米。4米寬的間伐帶內,種茶2~3垅,每垅采用雙行或三行種植,茶帶占林分總面積的40%~50%。這種配置的復合茶園,遮蔭度適中,茶苗栽植成活率高,茶樹生長旺盛,茶葉產(chǎn)量較高、品質好。 由于林茶間作、果茶間作對間作樹種的選擇要求較高,因此,到1997年全省茶園大部分還是以溝渠、道路分隔田塊,部分種植行道樹和防護林的規(guī)劃模式為主。 二、種苗繁殖 (一)采葉留種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本省新茶園的大發(fā)展時期,茶樹種子奇缺,許多地方一方面繼續(xù)向省外引種,一方面采取采葉留種方法自留茶籽,并取得了茶葉茶籽雙豐收。1957年秋南京中山陵園管理處選擇了一塊28年生的采葉茶園,面積5畝,秋茶停采,并深翻重施基肥,每畝施人糞5噸,過磷酸鈣25公斤,翌年每畝收干茶52公斤,茶籽250公斤。1959年全省共計采收茶籽250噸,較1958年增長25%。這項以采葉為主,兼收茶籽的措施,一直沿用到至今。 (二)種子育苗 種子育苗在建國前沒有先例。1953年,江蘇省宜興茶葉實驗場在省農林廳建場技術人員指導下,開始茶籽播種育苗。當年播種36畝,苗圃畦寬1.2米,行距0.2米,開溝播種,每畝播茶籽50公斤,覆土約2厘米,覆土后蓋草,播后40~50天開始出苗,55~60天全部出齊,成苗率達90%以上。1954年春季移植38.6畝。茶籽育苗費工多,成本高,移植成活率又低,沒有推廣應用。 (三)扦插育苗 1955年,芙蓉茶場在省農林廳技術人員指導下,開始進行茶樹長枝扦插和根插試驗,一般插穗長15~20厘米,在精心管理下,成活率較高。但由于插穗難取,繁殖系數(shù)低,大量繁育苗木有困難。1958年,江蘇省派人到福建學習茶樹短穗扦插育苗經(jīng)驗。1958~1959年,全省全面推廣短穗扦插育苗,面積達12000畝,其中宜興縣就扦插茶苗7702畝,產(chǎn)茶苗4億多株。在短穗扦插育苗中,宜興縣銅峰公社梅園大隊成績顯著,1959年受到國務院嘉獎。短穗扦插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發(fā)展新茶園的種苗,但由于大面積扦插所需插穗取自剛投產(chǎn)的生產(chǎn)茶園,大大影響了茶葉產(chǎn)量,所以1960年以后這種以生產(chǎn)茶園為采穗園的大規(guī)模種苗繁育方式就不再采用了。 60年代后期,隨著無性系茶樹良種的引進,短穗扦插又成為重要的育苗手段。為了縮短育苗周期,提高苗圃利用率,1977年宜興縣紅嶺茶場開始試用深秋塑料薄膜覆蓋苗床的扦插方法。在生長旺盛的母本園采摘春茶后,夏梢留插穗,9月底、10月初剪穗扦插,用竹弓架塑料薄膜覆蓋。早期光照強烈氣溫高時,用透光率30%左右的蘆簾覆蓋遮陰,并揭開畦兩端薄膜通風降溫,冬季氣溫下降后揭簾封膜保溫,至第二年四月揭膜,一般12—15個月茶苗即可出圃,比春、夏插縮短了3—6個月。深秋薄膜覆蓋扦插在全省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 為了進一步提高扦插育苗成活率,1981年,無錫茶葉研究所(現(xiàn)無錫市茶葉品種研究所)采用雙層黃色塑料薄膜覆蓋育苗。此法更好地滿足了茶苗對溫光和濕度的要求,減少管理人工,降低成本,避免了夏季茶苗日灼和冬季凍害死亡,使茶苗的成活率提高到92%,出圃率達72%以上。 80年代末,錫山市劉塘茶林場采用遮陽網(wǎng)取代蘆簾遮蔭,解決了蘆簾來源日益緊張的困難,同時因遮陽網(wǎng)可反復利用,又降低了育苗總成本,很快在全省普遍應用。 到1997年,全省無性系茶樹種苗繁育都采用了秋季短穗扦插,遮陽網(wǎng)覆蓋遮蔭,冬季薄膜覆蓋保溫方式。 (四)營養(yǎng)缽育苗 80年代初,針對茶籽直播出苗期常遇烈日干旱,茶苗大量死亡或因雜草叢生造成缺株斷垅,給茶樹早成園、早投產(chǎn)帶來困難,常熟縣綠山茶場等單位,借鑒棉花營養(yǎng)缽育苗技術,進行茶籽營養(yǎng)缽育苗。方法是:營養(yǎng)土配置后,裝入兩頭開口的圓柱形尼龍袋中,營養(yǎng)土取自苗圃地中的表土,加入適量磷鉀肥和水分拌和均勻使之成松軟狀態(tài),中心留有播種穴,供茶籽播種,每袋播精選的茶籽1~2粒,一邊播種一邊將營養(yǎng)缽排列在苗床上,上面搭架蓋上薄膜,并注意通風降溫與澆水。整個苗期約3個月,一般于冬春浸種催芽的營養(yǎng)缽苗,到5月下旬就可移栽定植,比常規(guī)種籽育苗少一半時間,移栽不傷根,成活率在90%以上;營養(yǎng)缽茶苗根系發(fā)達,在夏季能抵抗高溫干旱,當年就能分枝,第二年就可定型修剪。并且成園快、投產(chǎn)早。常熟縣綠山茶場11畝三條植試驗田,每畝栽1萬苗左右,第三年每畝產(chǎn)干茶117公斤第四年達192.5公斤。 1988年金壇縣國營茅麓茶場采用早秋營養(yǎng)缽扦插,黑色遮陽網(wǎng)遮蔭,黃色薄膜適時封閉增溫增濕,次年晚春小苗帶缽移栽。該技術與同期常規(guī)短穗扦插相比,繁殖速度快1倍,成苗率達到78%左右,比常規(guī)育苗提高15%~20%,移栽成活率達85%~90%,當年平均苗高32厘米以上,經(jīng)9個月的精心管理,到4月下旬茶苗高度達15厘米左右,就可帶缽移栽,移栽時將塑料缽脫掉,以利茶苗根系向四周伸展。由于營養(yǎng)缽播種和扦插育苗費工、技術要求高,沒有全面推廣。 (記者 中華園林網(wǎng)) [詳情]
一、栽培技術 要求在播種前一年秋翻土地,較好能施入基肥。播種前耙耱土地,整平碾碎,以利于出苗及根莖分蘗。有灌溉條件的可在播前灌水,以保證土壤墑情。春夏或早秋播種均可。內蒙古地區(qū)旱作以夏播為好,通常在7月中、下旬播種。播種方法一般多采用條播,單種行距15~30厘米,種子田45厘米。播種量收草每畝播1.5~2公斤,收種每畝播1~1.5公斤。與紫花苜蓿等多年生豆科牧草混播,每畝播無芒雀麥1~l.5公斤、播紫花苜蓿0.5公斤左右。播種深度粘性土為2~3厘米、沙性土為3~4厘米。苗期生長比較緩慢,應注意除雜松土。由于根莖的生長在3~4年以后結成草皮,土壤通透性差,產(chǎn)量下降,要用釘齒耙或圓耙切斷根莖,以促進新莖再生,提高產(chǎn)量,保持持續(xù)高產(chǎn)。 二、收獲與利用 調制干草的適宜收獲期為開花期,收獲過遲則影響干草品質。而且影響再生。用于放牧宜在2~3年以后進行,因為這時草皮已經(jīng)形成,耐牧性強。較好次放牧的適宜時期為孕穗期,以后各次應在草層高約15厘米時放牧。播種當年一般不宜采種,第2~3年生長發(fā)育較旺盛,種子產(chǎn)量較高,適于采種。收種的適宜時間為穗色變黃時的種子完熟期。 (記者 中華園林網(wǎng))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