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栽培技術(shù) ⑴整地施肥:瓜蔞根可深入地下1-1.5米,需深翻地。常在封凍之前,每隔1.7米挖1條深0.5米、寬30厘米的溝。使土壤經(jīng)過一個科天充分風化疏松并消滅病蟲害。第二年“清明”前,每畝用土雜肥0.5萬公斤與土拌勻?qū)咸钇。然后順溝放水灌透,過2-3天再將溝整平,鋤1遍,使土質(zhì)疏松,待干濕適宜,即可種植。 ⑵繁殖方法:有種子繁殖和分根繁殖。 ①種子繁殖:一般在“清明”至“谷雨”之前播種。播種方式常用育苗移栽。先在整好的地內(nèi),按行距0.5,開5厘米左右深的溝,按株距10-15厘米將種子放入溝內(nèi),覆土蓋平,用腳踏實。如天氣干旱,可在行間開溝灌水。待幼苗出土后,加強管理。第二年春天即可移栽。繁殖適宜收塊根——天花粉。 ②分根繁殖:北方地區(qū)在“清明”前后,南方在10月下旬將塊根挖出。選無病蟲害,直徑4-7厘米、折斷面白色新鮮者,用手折成5厘米左右長的小段做種根。選擇雌株的塊根,適當搭配一定數(shù)量的雄株,以利授粉結(jié)果,折斷的塊根稍微晾曬,使傷口愈合,才能作種栽。從“清明”到“立夏”都可以栽植。栽時,在整好的溝面上,每隔60厘米,挖9厘米深左右的穴,將種根平放在穴里,上面蓋土3-6厘米,用腳踩1遍,使種根和土密切接觸,然后再培土6-9厘米,使成小土堆,以防人畜踐踏和保墑。一般1個月左右即可出苗。 ⑶田間管理: ①播種后出苗前用除草劑,乙草胺、畝用藥量70-100毫升。 ②松土:栽后半個月左右,扒開土堆查看,如種根已萌芽,土壤又不干燥,可將土堆扒平,以利幼苗出土。出苗前,如降大雨,雨后地皮稍干時,應(yīng)輕輕松土,不可過深,防止傷幼芽。 ③排灌水:栽后如土質(zhì)干旱,可在離種根9-12厘米的一邊開溝澆水,不可澆蒙頭水。每次施肥后,在距植株30厘米遠處作畦埂,放水澆灌。整個生長期,干旱時要適當澆水,使土壤經(jīng)常保持濕潤,雨后要注意及時排澇,防止地里積水。 ④搭架:當莖長30厘米左右時,去掉多余莖蔓,每顆只留粗壯蔓2-3根,一般是2-3行之間搭一架。搭架時可用長1.5米。每隔2-2.4埋1根,共埋3行,即形成1行瓜蔞一行柱子。兩邊的柱子應(yīng)埋在瓜蔞行的里側(cè),要和植株錯開;中間一行埋在瓜蔞行間,離植株45-60厘米。架子搭成高1.5米、寬2.4-2.7米,長短按畦長而定。埋好柱子后,用14號鐵絲順著每行柱子各拉一趟,鐵絲纏在每根柱子上面,然后橫著拉鐵絲。架子兩頭各橫著拉一道鐵絲,中間每隔3-4根柱子橫垃一道。在架子的四角和中間,用鐵絲扯到地面上,縛在斜嵌入地面的石柱子或木柱子,保持架子的牢固性。拉鐵絲后,在架子平頂上橫排2行高粱秸,按行距6厘米,將高粱稍向里,根部朝外,與架子平齊,中間交叉重疊起來,再用繩子把高粱秸綁在鐵絲上。 ⑤引苗上架:當莖長30厘米左右時,在每棵瓜旁插1棵粱秸,用繩捆在一起,上端捆綁在架子上,以便引導(dǎo)莖蔓攀援上架。秧苗不可捆得太緊,以免架被風吹動,損傷莖蔓。每棵選2-3根健壯的莖向中間伸長。架頂上過多的分枝及腋芽,也要及時摘去,以免消耗養(yǎng)分,有利通風透光。 ⑥追肥:栽后較好年,如底肥不足,可在6月間追1次肥。從第二年起,每年要追肥兩次。較好次在苗高約34厘米時,第二次在6月中間(開花之間)。均以有機肥為主,每畝用腐熱的大糞500-1000公斤或豆餅50公斤加尿素10-15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瓜蔞喜大肥,土雜肥數(shù)量不限,也可追施其他各種有機肥。在離植株四周開溝施入,覆土蓋平,做畦后澆水。 ⑦人工授粉:在瓜蔞行間或架子旁邊適當種些雄瓜蔞(野瓜蔞多數(shù)為雄性瓜蔞)。在開花期間的早晨8-9點時,用新毛筆或棉花蘸取雄花的花粉粒,然后與雌花柱頭接觸。一朵雄花可供10-15朵雌花授粉用。也可以將花粉粒浸入裝入眼藥水瓶內(nèi),滴幾滴在粒頭上,這樣能提高座果率。 ⑧病蟲害防治: 根結(jié)線蟲:寄生在瓜蔞塊根,使根呈形狀不一的腫瘤。防治方法:可用5%克線磷顆粒劑撒在畦面,淺層翻入地下澆水。春、夏季各施1次,每畝用量10公斤,也可在播種或移栽之前整地時每畝施2.5%三唑磷顆粒10公斤,翻入地下20厘米早作防治。 黃守瓜和黑足黑守瓜成蟲:取食瓜蔞幼苗或葉片。5-7月期間卵孵化幼蟲后啃塊根。防治方法:可用90%敵百蟲1000倍液噴霧。 蚜蟲:可用40%樂果乳劑的1000-1500倍液噴殺或12.5%唑蚜威1500-2000倍液噴霧。 ⑨越冬管理:摘完瓜蔞后,將離地約30厘米以上的莖割下來,將留下的莖段盤在地上。然后將株間土刨起,堆積在瓜蔞上,形成30厘米左右高的土堆,防凍。 二、收獲加工 瓜蔞栽后2-3年開始結(jié)果。“秋分”至“霜降”期間,果實仍呈綠色時,種子已成實,即可分批采摘。如來不及采摘,可將瓜萎秧子從根部割斷,使瓜蔞在架上縣掛一個時期,但縣掛時間不可過長。采摘過早果實不成熟、糖分少、質(zhì)量差,過晚則水分大難干燥。采摘方法:將果實帶30厘米左右的莖蔓上割下來,均勻的編成辮子。不要讓兩個果實靠在一起,以防刮風碰擊后霉爛。操作時輕拿輕放,不能搖晃碰撞。編好瓜蔞辮子掛在通風避雨處陰干或稍微見到太陽的地方,不可在烈日下曝曬,讓其自然干燥。日曬干的色澤暗深,晾干的色鮮紅。如果采摘適時,晾干妥當,仁瓜蔞有兩個多月可干燥(即到第二年春天,果實內(nèi)部水分蒸發(fā)殆盡,糖液粘稠,與種子粘成一團,果實干透)。糖瓜蔞水分多,需3-4個月才能晾干。冬季注意雨淋及防凍。干后即可供藥用。產(chǎn)量隨生長年限,逐年增多。雄株栽種3年后就可取塊根入藥,果實采摘完后,挖根、洗凈砂土,刮去外皮,量大可用脫皮機脫皮,切塊曬干作天花粉入藥。 仁瓜蔞完整無損、個大、皮厚柔韌、皺縮、橘紅色或杏黃色、糖性足者為佳。 糖瓜蔞以皮光滑、黃紅色、去凈蒂梗、無霉變、無蟲蛀、完整不碎者為佳。一般每株結(jié)果80-100個。
2019-03-14 電議【生長習性】喜溫和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在蔭蔽的環(huán)境生長不良。白芷主根深長,對土壤要求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夾沙土。白芷品種較多,有主產(chǎn)于四川的庫頁白芷(川白芷)主要產(chǎn)于浙江、福建、臺灣等省的杭白芷(香白芷)等。 【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達2~2.5米。根粗壯,圓錐形。莖粗大,中空,具細縱棱。近花序處密生柔毛。葉互生;下部葉大,2~3回羽狀分裂,邊緣密生尖銳的重鋸齒,較終裂片卵形至長卵形,頂端尖銳,基部下延,葉柄基部擴大成大鞘狀;上部葉裂片漸簡化成鞘。復(fù)傘形花序,傘輻10~27;小花黃綠色;花瓣5片,卵狀披針形,頂端反曲;花絲細長,伸出花冠外。 【繁殖】用種子繁殖。 1、選地與整地:白芷主根深,以土層深厚、土質(zhì)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土壤為好。每畝施廄肥或堆肥3000千克,深耕30-40厘米,做寬1.2-1.5 米的高畦或平畦。 2、種子繁殖:用當年新種子播種,隔年的種子發(fā)芽率低。春秋均可播種,秋播比春播生長較好。一般采用條播,按行距30厘米,開深1-1.5厘米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覆土后稍加鎮(zhèn)壓,使種子與土壤緊密接觸,澆水,溫度在25℃左右時,半月可出苗。每畝用種子量約1千克。 【田間管理】 1、間苗:苗高5厘米左右時,間除細弱和過密的苗;苗高10厘米時,按株距15厘米定苗。 2、中耕除草:出苗后較好次只淺松表土,之后加強中耕除草,促使根系下扎;植株封壟后不再中耕除草。發(fā)現(xiàn)提早抽薹的植株應(yīng)及時拔除。 3、追肥:白芷是喜肥作物,施肥不適,常導(dǎo)致提前抽薹開花。所以苗期要控制肥水供應(yīng)。5月以后為白芷營養(yǎng)生長期,需要大量營養(yǎng)和水分,此時應(yīng)開始追肥和澆水,沿行間開溝施1次淡人畜糞水;6-7月份第二次追施腐熟餅肥并多施一些磷、鉀肥,施肥后澆水。 【病蟲防治】主要病害有斑枯病,危害葉部,嚴重時葉片枯死,用1:1:120的波爾多液噴霧。主要蟲害有黃鳳蝶,幼蟲為害葉片,用90%敵百蟲800倍液噴霧。 【采收加工】白芷以根入藥。秋播種植的,翌年8-9月份芷莖葉枯黃時采挖,春播的在當年10月采挖。割去地上部分,挖出根部,除去泥土曬干。每畝可收干貨250-300千克,高產(chǎn)者可達500千克。 白芷又名川白芷、香白芷等,為傘形科當歸屬植物,白芷為常用中藥,以根供藥用。具有祛風除濕,排膿生肌,活血止痛等功能。白芷適應(yīng)性很強,我國南北各地均可栽培。? 一、科學(xué)種植技術(shù)? 1、整地 白芷以根須入藥,主根深長,它對土壤要求應(yīng)以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陽光充足,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為佳。深翻土壤30厘米左右,精耕細耙,同時結(jié)合整地,每畝追施農(nóng)家肥2000-2500公斤作基肥,然后,整平耙細,以寬1.3米,作成高畦,四周開好較深的排水溝,將畦面摟成龜背形,以利于排水。? 2、播種 白芷對播種期的時間要求較嚴,正常氣候于9月中下旬播種。但在氣候溫暖的地區(qū),播種時間可延長到霜降之前播完即可。? 白芷宜采用直播,若育苗移栽,則主根多分叉,且生長不良,一般采用穴播,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0-25厘米挖穴,穴深8-10厘米,施入適量火土灰人糞尿拌勻作基肥,每畝約250-300公斤,穴播每畝用種量750克左右。? 亦可條播或撒播。條播行距30厘米左右,溝寬10厘米,深7-9厘米,將種子拌火土灰均勻地播入溝內(nèi)。條播每畝需種量1公斤左右。播種后隨即澆1次稀薄人畜糞水,再蓋上火土灰,以不見種子為度。然后,在畦面上蓋草保濕和防治雜草叢生,如遇干旱天氣需澆水1次保持土壤濕潤,經(jīng)15-20天即可發(fā)芽出苗。? 二、田間管理技術(shù)? 1、中耕除草,間苗 白芷出苗后,苗高達5厘米左右時,應(yīng)開始間苗。較好次間苗:穴播的每穴留小苗5-6株;如條播的每隔3-5厘米留小苗1株。當苗高達10厘米左右時,須進行第二次間苗;穴播的每穴留小苗3-4株,條播的每隔7-9厘米留小苗1株。每三次在翌年早春2月下旬較后一次間苗即定苗,穴播的每穴定苗3株;條播的每隔10-15厘米(即株柜)定苗1株。應(yīng)按“拔大留小”的原則定苗,避免白芷生長過旺早開花,嚴重影響其產(chǎn)量。同時每次間苗后,結(jié)合中耕除草1次。? 2、適時追肥 科學(xué)施肥是提高白芷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關(guān)鍵。施肥過多,白芷生長過旺,易造成抽萱開花,降低產(chǎn)量;施肥不足則導(dǎo)致生長不良,產(chǎn)量亦低。一般追肥分4次左右。第1-2次,結(jié)合間苗時進行,每畝施入稀薄人畜糞水1500公斤;第3次定苗后,每畝施入人畜糞水2500公斤,加過磷酸鈣30公斤;第4次于清明后較后1次追肥,每畝施入人畜糞尿3000公斤左右,施肥后再加火土灰150公斤,撒施于畦面,施后蓋細土。同時應(yīng)保持田間土壤濕潤,但雨水過多應(yīng)及進排澇。 3、采收加工 白芷秋播后,于第二年7月中旬至8月上旬,當葉片變黃枯時晴天收獲,采挖進小心挖取全根,抖去泥土洗凈,加工亦應(yīng)在晴天進行,用鍘刀橫切小塊片,及進翻曬。質(zhì)量要求干燥,外皮灰白色,斷面白色,有香氣無黑心和無蟲霉為合格品。畝產(chǎn)達400公斤左右。
2019-03-14 電議紫蘇對氣候、土壤適應(yīng)性都很強,較好選擇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疏松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壤土,重黏土生長較差。 春播,南北方播種時間差一個月,南方3月,北方4月中下旬。播種溫度應(yīng)該在20度左右的天氣。屋子如果暖和的話一年四季都以種植。 用花盆種植的時候要把土壤翻松軟。每個花盆里放10幾粒種子。播前要澆足底水。播種深度為3厘米。出苗5cm后把多余的秒清除掉!可以說比野草還好養(yǎng)的····· 大家在家里種植的時候要選擇大一點的花盆,因為紫蘇能長到1米左右。
2019-03-14 電議紅花別名草紅花,為菊科植物,以花供藥用,具有活血通經(jīng)、祛瘀、消腫、止痛等功效。除藥用外,還是一種天然色素和燃料,其種子含油率為20—30%,紅花油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近年來由于其商品需求量增大,而市場貨源不足,導(dǎo)致價格不斷上升。目前,全國各大中藥材市場紅花商品價格已升至60—70元/公斤。與上年相比漲幅達35%,且后市看好。因此,人工種植紅花前景廣闊。紅花適合全國各地栽培,現(xiàn)將其栽培技術(shù)介紹如下: 1、選地整地。紅花喜溫暖和稍干燥的氣候,耐旱、耐寒,適應(yīng)性強;喜陽光,生長后期如有較長的日照,能促進開花結(jié)果,獲得高產(chǎn)。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干燥、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砂質(zhì)壤土為好。播前將土壤深翻一遍,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入廄肥2000公斤作基肥,然后耙細整平,作寬1.5米的高畦,四周開好排水溝。 2、播種。播種期分春播和秋播。播種前,將種子放入40—50℃的溫水中浸泡10分鐘,然后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冷卻,撈出晾干即可播種。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35—40厘米開溝,溝深7—10厘米,然后按株距20—25厘米將種子點播在溝內(nèi),每蔸下種3—5粒,播后覆蓋火土灰或細肥土齊畦面即可。 3、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當紅花幼苗長出2—3片真葉時,開始進行較好次間苗,去弱留強;抽莖時進行第二次間苗,每蔸保留2—3株健壯苗。發(fā)現(xiàn)缺棵,應(yīng)選晴天進行補苗。 。2)、中耕除草及追肥。紅花喜肥,生長期結(jié)合中耕除草及時追肥。較好次間苗除草后,每畝施入稀薄人畜糞水1000公斤,或尿素5—10公斤兌水澆施,以利抽莖生長。第二次定苗除草后,每畝施入人畜糞水1500公斤或10公斤尿素,促進多分枝。植株封行前、幼苗長高1米左右,當出現(xiàn)大量分枝時進行第三次追肥,這個時期需肥量較大,應(yīng)重施1次抽莖肥,每畝施入腐熟廄肥或堆肥2000公斤加過磷酸鈣25公斤,施后培土以防倒伏。封行之后不再施肥。 。3)、排灌水。紅花耐旱怕澇,一般不需澆水。幼苗期和花蕾期如遇干旱天氣,要澆水,可使花蕾增多,花序增大,產(chǎn)量提高。雨季及每次灌水后要及時疏溝排除積水。 (4)、摘心。于第三次中耕除草后進行夏季摘心,可促進多分枝,多現(xiàn)蕾,提高產(chǎn)量。 4、病蟲害防治。初種紅花的地病蟲害較少,老產(chǎn)區(qū)多雨季節(jié)會發(fā)生炭疽病和枯萎病。炭疽病危害細嫩頂梢、莖部等,防治方法:(1)播前用50%托布津或多菌靈拌種;(2)雨季及時開溝排水,降低田間濕度;(3)發(fā)病初期可用1∶1∶12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噴殺,每7—10天一次,連續(xù)2—3次?菸≈饕:Ω,防治方法:(1)及時拔除病株,燒毀或深埋;(2)發(fā)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倍液加5%石灰和0.2%尿素噴灑。蟲害有蚜蟲,可用40%的樂果1000—1500倍液噴殺。 5、采收加工。紅花于5—6月為開花期,進入盛花期后,應(yīng)及時采摘,每個花序可連續(xù)采摘2—3次,可每隔2—3天采摘1次。采回后立即晾曬干,如遇陰雨天,可用文火烘干,溫度控制在50℃左右。未干透時不能堆置,以免影響質(zhì)量。一般畝產(chǎn)干花30—40公斤,高產(chǎn)可達50公斤,種子15公斤。
2019-03-14 電議防風生物學(xué)特性喜涼爽氣候,耐寒,耐干旱。宜選陽光充足,土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不宜在酸性大,粘性重的土壤中種植。藥材種子之防風種子的栽培技術(shù)有以下幾方面: 一、根插繁殖 用種子、根插繁殖。防風種子繁殖: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秋播在9-10月進行。條播按行距30cm開溝,深2cm,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覆土蓋平,蓋草澆水。播后20-25d即可出苗,1hm2用種子15-30kg。根插繁殖:在收獲時或早春,取粗0.7cm以上的根條,截成3-5cm長段,按行株距50cm×15cm。1hm2用根量750kg。也可將種根于冬季按行株距10cm×50cm假植育苗,待翌年早春有1-2片葉子時移栽定植。 二、田間管理 苗高5cm時,按株距7cm間苗,苗高10-13cm時,按株距13-16cm,定苗。6月前除草、培土,6月上旬和8月下旬各追肥1次。兩年以上植株,除留種外,應(yīng)及時摘除蓊苔,應(yīng)在葉片開始擴展的時候,向葉面上噴施藥材根大靈。使葉面光合作用產(chǎn)物(營養(yǎng))向根系輸送,提高營養(yǎng)轉(zhuǎn)換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莖快速膨大,藥用含量大大提高。同時要加強對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并噴施新高脂膜增強防治效果。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溫工作,確保安全越冬。 三、病蟲害防治 病害的白粉病,夏、秋季為害,發(fā)病時噴波美0.2-0.3度石硫合劑,或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25%粉銹寧1000倍液噴霧。蟲害有黃鳳蝶,5月開始為害,在幼齡期噴90%敵百蟲800倍液噴殺。黃翅茴香螟,現(xiàn)蕾開花期發(fā)生,在早晨或傍晚用90%敵蟲800倍液或Bt乳劑300倍液噴霧防治。 還有蚜蟲為害。
2019-03-14 電議牡丹作為我國的“國花”,由于其獨特文化底蘊和觀賞性,近年來在國內(nèi)外發(fā)展迅速,隨著牡丹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牡丹的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形勢也已日益嚴峻。本文通過介紹牡丹的栽培管理的方法,和牡丹常見的病蟲害,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法,供牡丹種植者和綠化工作者參考。 1 形態(tài)特征 牡丹(學(xué)名:Paeonia suffruticosa),又有洛陽花、富貴花之稱。為多年生落葉小灌木。生長緩慢,根肉質(zhì),粗而長,中心木質(zhì)化,二回羽狀復(fù)葉,小葉長4.5~8cm,闊卵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先端3~5裂,基部全緣,葉背有白粉,平滑無毛;▎紊,大型,花型多種,有9個色系;ㄆ4月下旬至5月,果9月成熟。 2 土壤選擇與整地 栽種牡丹宜選用疏松肥沃,土層深厚、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筆者通過實踐,結(jié)合牡丹的形態(tài)特征和實際養(yǎng)護管理的特點,發(fā)現(xiàn)牡丹宜種植在地勢高燥和側(cè)方遮陰的地方,以防積水爛根。土壤以中性和微酸性為好,過酸過堿的土壤不適合牡丹生長。 3 栽植季節(jié)與方法 牡丹必須在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栽植,期間成活率較高,次年長勢強勁。在此期間又以早栽為好,早栽地溫較高,可促使牡丹早發(fā)新根,便于成活、越冬及翌年的生長。栽植越晚第2年長勢越弱,甚至死亡。即使成活也要到第3年才能逐漸恢復(fù)正常生長。 牡丹無論穴栽、溝栽,通常與分株繁殖同時進行,同時應(yīng)確保栽植空間寬大而深長,并施足底肥。在栽植前將斷根、病根剪除,用500~700倍液甲基異柳磷和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也可)混合液浸泡10~20分鐘后栽植。覆土后還要將整株稍向上提,使根系分布均勻,自然舒展,然后再逐層將土填實。一般初栽之苗要澆透水,使根和土壤緊密結(jié)合,但不可過濕,更不能積水,以防止爛根。 栽培密度應(yīng)視培植目的而定。若作長期觀賞用,株行距80~100cm為宜。 4 常用繁殖方法 4.1 播種繁殖 播種繁殖,是以種子繁衍后代或選育新品種,是一種有性繁殖方法,牡丹在野生狀態(tài)下主要以種子繁育后代。經(jīng)人工長期培育后,牡丹雄雌蕊退化,多變?yōu)榛ò,大多失去結(jié)實能力。因此無性繁殖成為保持牡丹優(yōu)良性狀的主要繁殖方法。 播種前必須對土壤進行較細致整理消毒,土地要深耕細作,施足底肥 ,播種后,15~20天后開始生根,到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開始發(fā)芽出土,若干旱少雨可10~15天澆水1次,4月份以后可隨澆水施入稀薄糞肥。按此法播種2年后可起苗用于嫁接或移植,3~5年后即可陸續(xù)開花。 4.2 嫁接繁殖 4.2.1 砧木的選擇。一般來講,砧木的選擇分為2種,一種是野生牡丹;一種是用芍藥根。 4.2.2 接穗的選擇。接穗宜選健壯植株上1年生粗壯萌蘗枝,其髓心實,嫁接后易發(fā)根存活;次之為上部當年生枝,因健壯芽子飽滿的當年生枝含營養(yǎng)物質(zhì)較多,利于傷口愈合成活。接穗一般長約6~10cm帶有健壯的頂芽和1個或幾個小側(cè)芽。接穗要即剪即接,不可久放。 4.2.3 嫁接法。本法比用分株法的繁殖系數(shù)高得多,尤其對一些發(fā)枝力弱的名貴品種更有意義。砧木通常用“粗種”牡丹或芍藥的肉質(zhì)根。砧木選用粗約2cm,長約15~20cm且?guī)в许毟娜赓|(zhì)根為好。實踐證明用牡丹根作砧木比用芍藥根作砧木,更利于以后的的分株,且壽命較長。嫁接的時間一般為9~10月上旬,接后涂泥,并立即種植。 4.3 分株繁殖 分株亦稱分根。將生長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從根系紋理交接處分開。依據(jù)原株大小,一般每3~4枝為一子株,且每株都有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許和泥,將根上的傷口涂抹、擦勻,即可另行栽植。在洛陽,分株繁殖多在10月上旬進行,較遲不得晚于11月底,適時進行分株較好,適時分株,牡丹新生根很多,來年長勢旺盛;若分株栽植過遲,當年根部生長很弱,少而短,來年植株發(fā)育更弱,甚至死亡。 5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是保證牡丹種苗質(zhì)量,提高觀賞品質(zhì)和商品價值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是病蟲害防治的原則。 主要危害牡丹的病害有:牡丹的紅斑病、牡丹灰霉病、牡丹褐斑病、牡丹炭疽病、牡丹銹病、牡丹**病、牡丹環(huán)斑病等。防治方法:3月下旬~4月上旬噴撒多菌靈、退菌特、托布津等,5月~8月每20天左右噴石灰倍量式的波爾多液。 危害牡丹的蟲害主要有:地下害蟲根結(jié)線蟲、蠐螬、金針蟲等,地上害蟲介殼蟲類和刺蛾類等。防治地下害蟲的方法:每年分別在3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用500倍液的甲基異柳磷灌根,或在牡丹根部周圍撒施呋喃丹顆粒劑,操作方法為:環(huán)繞牡丹根部周圍開溝,溝深5cm,撒施呋喃丹后覆蓋,可防治根結(jié)線蟲、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防止地上害蟲的方法:用500倍液的甲胺磷和氧化樂果混合后噴霧或用800~1000倍的殺撲磷噴霧防治。
2019-03-14 電議夏枯草的栽培技術(shù) 夏枯草夏枯草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肝明目,散結(jié)解毒的功效。主治眼歪斜,肺結(jié)核,乳癌等癥。種植夏枯草,是農(nóng)家致富的好門路。下面介紹夏枯草的栽培技術(shù): 一、選地 夏枯草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能耐寒,適應(yīng)性強,但以陽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為好。也可在旱坡地、山腳、林邊草地、路旁、田野種植,但低塵易澇地不宜栽培。 二、繁殖 1.種子繁殖:春、秋兩季均可播種。春季在3月上、中旬:秋播在9月上旬為宜。多采用直播,將種子拌些細沙,均勻撒在經(jīng)過整地的畦上或按行距33厘米開的淺溝內(nèi),覆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約10~15天出苗。 2.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老根發(fā)芽后,將根挖出分開,每根需帶1~2個幼芽,隨挖隨栽。按行距27~33厘米,穴距16~20厘米開穴,每穴栽1株,栽后壓實,澆水定根。 三、管理 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濕潤。齊苗后撥去過密過弱的苗,每隔16厘米留1~2株。夏枯草生長期短,在前期要加強管理,中耕除草1~2次,追肥2~3次。每次畝施人畜糞水15~20擔。夏枯草怕水澇,短期水浸會引起葉子過早枯萎,要注意清溝排水。 四、采收加工 春播在當年,秋播在第二年采收。當夏季花穗呈半枯時,選擇晴天割取全株,剪下花穗,分別曬干。不可遇雨露或潮濕,否則顏色變黑會影響質(zhì)量。
2024-06-23 電議【生長習性】 野生于山坡、山谷和灌木叢中。適宜溫和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耐寒,抗干旱。忌連作。 【繁殖方法】 用芍頭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1.選地與整地:芍藥為深根系植物,以排水良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為好。每畝施基肥3 000千克,深耕30厘米,然后耙細整平,做寬1.2~1.5米的畦,畦間開排水溝。 2.芍頭繁殖 (1)芍頭的挑選:先把刨下的芍根從芍頭著生處割下,根加工入藥。留下的芍頭,選其形狀粗大,芽頭飽滿的,縱切成數(shù)塊,每塊帶有粗壯的芽苞2—3個,供種苗用。芍頭宜隨收,隨切芽,隨種。一畝芍藥所產(chǎn)的芍頭,可栽3—4畝。 (2)芍頭的貯藏:芍頭可貯藏,秋栽或春栽。選高燥陰涼處,挖寬50厘米,深40厘米的溝,將芍頭按順序堆放,厚約20厘米,上蓋一層濕潤的沙,芍頭稍露出。如春栽,北方天氣變冷時,加蓋稻草或草簾子。 (3)栽種:秋栽芍頭先長根后發(fā)芽,成活率高;春栽芍頭先發(fā)芽后長根,成活率較低,故以秋栽為好,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為宜。按行株距50厘,米X40厘米挖穴,芽頭向上,埋入穴內(nèi),覆土4厘米左右,栽后澆水。每畝種植2 500~3 000株較適宜。春栽與秋栽方法相同。每畝用種秧100千克。 3.種子繁殖:8月下旬至9月初收獲種子,采收后及時播種,不然,則需將種子與濕沙按1:3混合后沙藏促進種子后熟,于翌年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種。秋播于9月中下旬,按行距15厘米開溝,深2—3厘米,在溝內(nèi)按粒距3—5厘米播入種子,覆土后稍加鎮(zhèn)壓,澆水。翌年4月上旬出苗,生長1年后移栽。每畝播種量3廣4千克。 【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及時中耕除茸,不宜深,以免損傷幼根。夏季干旱時應(yīng)中耕保墑,每年中耕除草3—4次。 2.追肥:芍藥是喜肥植物。較好年因芍根太嫩,少追肥或不追肥。栽后第二年起,每年追3次肥:較好次在3月下旬,每畝施人畜糞水1 000千克;第二次4月中旬,每畝施人畜肥水l 500千克,過磷酸鈣15千克或餅}]E30千克;第三次在秋季lo月中旬,每畝施廄肥2 500千克,溝施,施后澆水。 3.摘蕾:除留種外,一般在現(xiàn)蕾時將其花蕾摘除,促進植株和根的生長。 4.間作:栽后1~2年內(nèi),植株生長緩慢,發(fā)棵小,為充分利用土地,可間作蔬菜、豆類、芝麻作物。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有銹病。葉背生有黃色至黃褐色的顆粒狀物,后期葉背在夏孢子堆里長出暗褐色的刺毛狀物。防治方法:發(fā)病初期,噴萎銹靈500倍液或0.3-0.4波美度石硫合劑。 【采收加工】 芍藥以根入藥。用種子育苗的4—5年,用芍頭栽種的3~4年收獲。于9月采挖,除去根莖及須根,洗凈,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發(fā)軟,撈出曬干。一般畝產(chǎn)干品250千克。 (記者 不詳)
2024-09-04 電議繁殖種植 繁殖 雞冠花用播種繁殖,于4-5月進行,氣溫在20度-25度時為好。播種前,可在苗床中施一些餅肥或廄肥、堆肥作基肥。播種時應(yīng)在種子中和入一些細土進行撒播,因雞冠花種子細小,覆土2-3毫米即可,不宜深。播種前要使苗床中土壤保持濕潤,播種后可用細眼噴壺稍許噴些水,再給苗床遮上蔭,兩周內(nèi)不要澆水。一般7-10天可出苗,待苗長出3-4片真葉時可間苗一次,拔除一些弱苗、過密苗,到苗高5-6厘米時即應(yīng)帶根部土移栽定植! 1、種子繁殖法,清明時(因為在外面,較好是無霜凍以后)選好地塊,施足基肥,耕細耙勻,整平作畦,將種子均勻地撒于畦面,略用細土蓋嚴種子,踏實澆透水,保持土地的濕潤;一般在氣溫15-20度時,10-15天可出苗。 2、夏播于芒種后,按行距30厘米播種,苗高6厘米時,按株距20厘米間苗,間下的苗可移載其它田塊,移載后一定要澆水。幼苗期一定要除草松土,不太干旱時,盡量少澆水。苗高30厘米,要施追肥一次。封垅后稍適當打去老葉,開花抽穗時,如果天氣干旱,要適當澆水,雨季低洼處嚴防積水。抽穗后可將下部葉腑間的花芽抹除,以利養(yǎng)分集中于頂部主穗生長。
2024-10-07 電議中藥材板藍根用途廣、用量大、銷路暢。因此,近年有不少農(nóng)戶進行規(guī)模種植,但大部分藥農(nóng)由于經(jīng)驗不足、技術(shù)不規(guī)范,種出的板藍根一般畝產(chǎn)只有200--250公斤,且有的商品不上等級,從而影響了經(jīng)濟效益。筆者從事板藍根生產(chǎn)多年,種植的板藍根畝產(chǎn)量都在400公斤以上,經(jīng)濟收入翻了一番。現(xiàn)將種植技術(shù)介紹如下,供藥農(nóng)參考。 選育良種。收挖時選擇根直長大、健壯的植株作種苗,移栽于種子田,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移栽前施足底肥。次年出苗后松土鋤草,拖一次復(fù)合肥作追肥。抽薹開花時追施一次磷鉀肥,天旱時澆一次水。 選地整地。選土層較厚的夾沙地種植。種植時密度適當加大,長出的葉片可全部覆蓋地面,這樣,暴雨時可遮避雨水,也可將雨水蓄存于地下土壤之中。板藍根與綠豆、雜豆輪作倒茬,可提高產(chǎn)量。 播種方法。每年春夏秋均可播種,但以春播較好。將種子用30℃溫水浸種4—5小時。撈出稍晾干,以不粘手為度。條播點播均可。每畝用種2--2.5公斤,行距25--30厘米,播幅5厘米,種子不要播得太密,以免間苗費工。點播按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挖淺穴,每穴播2--3粒種子。結(jié)合播種施混有土的復(fù)合顆粒肥料,稍微鎮(zhèn)壓后,使種子、土壤與肥料三者緊密結(jié)合。一畝用氮、磷、鉀復(fù)合肥約5公斤。施播種肥可節(jié)省肥料50%,且胚根一長出形成真根后就有充足養(yǎng)料,可提早形成壯苗,奠定增產(chǎn)基礎(chǔ)。 苗期管理。播后一般7—10天就可出苗齊全。長出3叫片真葉后,若未降雨,干旱時澆一次淡尿水。幼苗長高到10厘米時應(yīng)進行定苗補苗。條播的每隔8—10厘米定苗一株,點播種的若有缺苗的就近移栽1—2苗,保持稀密均勻,每畝1500--2000苗即可達到豐產(chǎn)苗數(shù)。 田間管理。苗高10厘米結(jié)合定苗除草,施一次氮水肥。陡地無法灌溉的可多施兩次水肥。為使行間通風透氣,一般于播后3—4個月植株生長旺盛時割葉,平川地收割二次,山地可割一次,割后立即追肥一次,促進葉和根的生長。山地割葉一次根的產(chǎn)量比割兩次的多20%--30%。 病蟲防治。板藍根主要病害為霜霉病和白粉病,可綜合防治。選擇無病原菌的種子,輪作倒茬。苗長到5--6片葉時用400倍液的波爾多液噴一次預(yù)防。發(fā)現(xiàn)病情后用1:500倍的代森鋅或甲基托布津水溶液,5天噴一次,連噴3次,即可取得良好效果。蟲害有蚜蟲、菜青蟲等,用500倍液樂果噴殺,三天一次,連噴3次,即可消滅。 采收加工。地上莖葉枯萎時采收,順坡向一邊挖開,將板藍根一一成排擺入。苗健壯、無病害的植株,可移栽作為來年收種之用。待下午苗稍晾干,去掉枯葉黃葉,從蘆頭處切或剪開。根按大小分為兩等,去凈雜質(zhì),曬至七八成千后扎成小捆,再曬至全干。貯藏期應(yīng)防止受潮、霉變,以便出售優(yōu)質(zhì)商品,提高經(jīng)濟效益。
2024-10-23 電議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4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