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冠網(wǎng)蝽(Stephanitisscott.)屬半翅目網(wǎng)蝽科昆蟲,分布極為廣泛,是杜鵑花卉的主要害蟲。其寄主植物為杜鵑和馬醉木,嚴重影響了兩屬花卉的生長繁殖和觀賞價值。 �。�、危害癥狀 杜鵑冠網(wǎng)蝽主要以若蟲和成蟲為害寄主植物的葉片,吸取汁液,排泄糞便,使葉片背面呈現(xiàn)銹黃色,葉片正面出現(xiàn)針點狀白色斑點,嚴重時使全葉失綠蒼白,影響植物光合作用,使植株生長緩慢,提早落葉,降低了觀賞價值。 2形態(tài)特征 成蟲體小而扁平,長約3.4mm、寬約2.0mm,頭小,棕褐色,復眼大而突;觸角4節(jié),第3節(jié)較長;前胸背板發(fā)達,有網(wǎng)狀紋,向前延伸蓋住頭部,向后延伸蓋住小盾片,兩側伸出呈薄圓片狀的側背片;翅膜質透明,翅脈暗褐色,前翅布滿網(wǎng)狀花紋,兩前翅中間接合呈明顯的“X”花紋;雌蟲腹部圓滿,呈紡棰形;雄蟲腹部細小,呈長卵形。卵乳白色,長約0.52mm、寬約0.18mm,呈香蕉形,頂端呈袋口狀,末端稍彎。若蟲共5齡,老熟若蟲體扁平,長約1.96mm、寬約0.95mm,前胸發(fā)達,翅芽明顯,體暗褐色,復眼發(fā)達,紅色。頭、胸、腹均生有刺狀突起,頭頂有3根,呈等腰三角形排列;復眼旁有1根,胸背有2對,腹部第2、4、5和7節(jié)背面各有1根。 3發(fā)生規(guī)律 1年發(fā)生7~10代,以成蟲和若蟲在枯枝落葉、雜草或根際表土中越冬。如果氣候暖和,則越冬現(xiàn)象不明顯,幾乎全年都可見其為害。每年3月下旬越冬成蟲和若蟲開始活動,至4月中旬出現(xiàn)第1代若蟲,6~9月發(fā)生量較大,為害較嚴重。卵期7~15天,若蟲期16~23天,1個世代歷期平均28~30天,世代重疊嚴重。剛孵化和蛻皮的若蟲全身雪白,隨后蟲體顏色逐漸加深。若蟲群集性強,常群集于葉背主、側脈附近吸食危害。成蟲剛羽化時為粉白色,2小時后逐漸變?yōu)楹诤稚�,不善飛翔,羽化后2天即可交配產(chǎn)卵。卵多產(chǎn)于寄主葉背主脈旁的葉組織中,少數(shù)產(chǎn)于邊脈及主脈上,外面覆蓋有褐色膠狀物。高溫、干旱天氣,較適宜該蟲發(fā)生。 4防治方法 4.1人工捕殺 因其具有群集性,又對人體沒有毒性,故在盆栽杜鵑上發(fā)生少量害蟲時,可用手捏殺。 4.2園林措施 圃地內的枯枝落葉、雜草都是其潛伏越冬的場所。秋末清掃落葉、及時中耕除草,可消滅大量越冬蟲源;選擇無害蟲苗木栽植,也可減少害蟲的發(fā)生。 4.3藥劑防治 害蟲發(fā)生嚴重時,藥劑防治為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捎�10%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或50%殺螟松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500~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噴殺,各種藥劑要交替用藥,防效良好。 4.4保護和利用天敵 杜鵑冠網(wǎng)蝽的天敵有草蛉、蜘蛛、螞蟻等,草蛉是其中的優(yōu)勢種,一株盆栽杜鵑上有4~5頭草蛉,即可降低蟲口密度,不需防治,所以,害蟲發(fā)生時,要注意調查天敵的種類和數(shù)量,如果發(fā)現(xiàn)有草蛉等捕食性天敵,應少用或不用農(nóng)藥,保護天敵,控制蟲害發(fā)生。(記者 佚名) [詳情]
亮葉鳶尾雖稱鳶尾,但同科不同屬,是Neomarica屬常綠宿根草本花卉,葉片亮錄光滑,寬線型,長約50厘米,寬約2厘米,先端稍彎曲,花期5-6月,1-2朵著生在葉頂部,花被外三枚白色下垂,內三枚旗瓣斜升,具藍白相間條紋,更特別的是在其葉的頂部會裂開產(chǎn)生新株,如胎生一般,著地生根。它那與眾不同的開花、繁殖形式,令人感到十分新鮮奇特,加之栽培容易,所以養(yǎng)花者競相引種�! ×寥~鳶尾原產(chǎn)巴西,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但喜半陰,能耐旱,也耐水濕,適宜于水邊栽植,耐寒性不強,怕霜凍,越冬時期只要在不低于0℃的環(huán)境中就可以。此花適于在疏松濕潤、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中生長�! ×寥~鳶尾的繁殖主要用分株法,全年都可進,對于葉端長出的子株,可將其割下另植,置陰處過渡二周后再移至半陰外。對于母株,在生長至滿盆后,要結合翻盆進行分株,2-3叢葉一盆,也易成活�! 〈嘶▽Νh(huán)境適應能力較強,栽培管理都可以比較粗放。春季出房后宜放置在半陰處逐步增加澆水量,保持土壤經(jīng)常濕潤。6-9月宜放進陰棚或樹蔭下,以避免烈日照射,若經(jīng)常保證給予明亮的散射光,對其生長有利,并可使葉色亮綠。高溫干燥時應噴水增濕。在4-10月生長期內,每月施2次糞肥,施肥后要用清水噴淋葉片,經(jīng)常使葉面清潔。至11月,即逐步停止生長,此時應移入室內,減少澆水,保持土壤稍微濕潤即可。 (記者 佚名) [詳情]
百合花大色艷、姿態(tài)優(yōu)美,是五大著名鮮切花之一。近幾年盆栽百合悄然興起,補充了切花百合的不足。高質量的盆花要求株型矮壯、緊湊,莖干粗壯,葉茂花繁�,F(xiàn)多數(shù)白百合品種的植株高度為 60-120cm,若種在盆中,太高的莖干容易傾斜折斷,不便搬運,腳葉發(fā)黃脫落后顯得稀稀拉拉,綜合觀賞效果不好。但百合矮化品種甚少,盆栽時進行適當?shù)陌�,同時根據(jù)需要調節(jié)植株高度,可以大大提高觀賞價值,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提高經(jīng)濟效益。 一、種球的選擇和處理 不同大小的種球均適于盆栽。根據(jù)種球大小選擇不同大小的花盆和每盆中的種球數(shù)。一般10—12cm的盆種1粒,種球圍徑14-18cm,每盆花朵數(shù)4—8;12-17cm的盆可種3粒,種球圍徑12—16cm,每盆花朵數(shù)6—15;19—25cm的盆可種3-5粒,種球圍徑12—18cm,每盆種5粒球的花朵數(shù)可達25左右。盆栽百合應選擇充實、均勻、無病的種球。種植前剔除被病菌污染種球,并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浸泡30分鐘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浸泡1小時,撈起晾干后上盆栽種。 二、盆栽矮化技術 (一)栽培基質 盆栽百合要求基質通透性良好,中等肥力,保濕性好,無雜菌,忌鹽分高。亞洲型百合的土壤pH6—7,東方型百合的土壤pH5.5-6.5。基質組成:50%泥炭土+30%苗圃土+20%珍珠巖 (或粗河沙)+少量的礱糠灰。 (二)栽種 先在花盆底部墊一層顆粒較大的土團,再鋪上1—2cm配好的基質,放入種球,使基生根舒展、平鋪(注意不要把基根剪除,可去除壞死老根)。一盆一球的種球置于盆中間,芽朝上;一盆多球的均勻排放,芽稍微朝向盆壁(以避免芽出盆后擠在中間),然后在鱗莖上蓋土6—8cm(冬季種植)或8—10cm (夏季種植),因為百合生長期間主要靠莖生根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所以覆土一定不能太淺,否則莖節(jié)部不定根長不好,較終影響百合的生長,且容易倒伏。覆土后稍微將土壓實,放置遮蔭棚內,按一定間隔擺放整齊,不要太密,澆透一遍水。 (三)矮化處理 當盆栽百合芽出土5—10cm時,土施多效唑。試驗表明,150mg/L的多效唑可使百合高度控制在20—25cm;100mg/L的多效唑可使百合高度控制在25— 30cm;50mg/L的可使百合高度控制在35cm左右。只要掌握好施用時機,僅施用1次便可達到效果。施用多效唑可使盆栽百合矮化、株型緊湊、葉色加深、腳葉黃化現(xiàn)象減輕,對花朵和葉片的數(shù)量、大小均無影響,能明顯提高盆栽百合的觀賞效果。 三、養(yǎng)護管理 (一)溫度管理 要獲得高質量的盆栽百合,培育一個良好的根系非常重要。生長初期(頭1/3生長周期或莖根長出前的3—4周時間)土壤的溫度要低,較適在O℃— 13℃,過低會延長生長期限,高于 15℃會影響產(chǎn)品質量,宜注意遮蔭、通風,必要時用冷水澆灌或噴霧降溫,但噴霧易使亞洲型百合感染灰霉病。莖根長出后可逐步提高溫度。白天溫度控制在20℃— 25℃,夜間溫度不同類型百合要求不一樣,亞洲型百合1O℃-15℃,東方型百合15℃-20℃(低于15℃可能導致落芽和葉黃)。 (二)水分管理 盆栽百合生長期間應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但要避免過于潮濕,否則影響根系生長。澆水宜在早晨進行。要經(jīng)常檢查花盆是否積水,若積水應及時處理。百合生長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0% -85%,避免太大波動,劇烈變化會使葉片變焦�?捎谜谑a、通風、澆水等方法調節(jié)。 (三)光照管理 百合對光照的要求比較嚴格,光照不足會導致百合生長發(fā)育不良并引起落芽,植株變弱,葉色變淺�;ㄑ堪l(fā)育時特別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夏季生產(chǎn)盆栽百合要用遮陽網(wǎng),遮光50%- 70%;秋、冬、春生產(chǎn)在百合生根時要遮光,以降低土壤溫度,過后要及時除去遮陽網(wǎng),以保證有足夠的光照。在秋、冬季短日照時種植百合,通過人工補光有利于百合正常發(fā)育且提前開花,具體方法是:從芽萌發(fā)50%起持續(xù)6周到現(xiàn)蕾,在百合上方1m處,每平方米掛一盞20W白熾燈泡,每天補光4-6小時,使每日總光照時間達16小時左右。應注意的是:用遮陽網(wǎng)期間,隔幾天要轉動花盆,防止莖干彎曲生長。 (四)施肥 盆栽百合種植后的 3-4周開始少量施肥(百合忌重肥),土施和葉施相結合。要控制磷肥的施用濃度,防止過高的磷導致葉燒。前期可多補充氮肥,用1%尿素+0.5%磷酸二氫鉀+0.05%硼砂水溶液土施2—3次,現(xiàn)蕾后用 0.3%硝酸鉀十0.1%磷酸二氫鉀水溶液葉施1-2次,當百合葉片出現(xiàn)缺鐵癥狀而發(fā)黃時,土施1次 0.5%硫酸亞鐵溶液。 (五)病蟲害防治 盆栽百合常見病害有葉枯病、灰霉病、根腐病、鱗莖腐爛病和疫病,防治方法主要是以預防為主,應做到幾點:①選擇無病種球;②用25%多菌靈 500倍液對種球和栽培基質進行必要的消毒;③防止土壤過濕,經(jīng)常保持葉面干燥;④發(fā)現(xiàn)病株及時拔除銷毀;⑤定期用20%百菌清煙劑熏殺滅菌。盆栽百合的蟲害主要是蚜蟲,防治方法:①清除盆內和周邊雜草;②用40%樂果乳劑800— 1000倍液或2.5%溴氯菊酯2000— 4000倍液噴殺。 四、上市銷售 通常盆栽百合的較好朵花蕾轉色或開放時即可上市。為了確保有個良好的盆栽百花,發(fā)送前要保證百合干凈和澆足了水,同時應摘除全部黃葉。若發(fā)往外地,運輸時間應盡可能的短,以防止缺光引起花蕾脫落,同時避免將盆栽百合存放于冷藏室過久以免顧客買回后花蕾不能充分開放。 (記者 中華園林網(wǎng)) [詳情]
紅葉椿是臭椿的栽培變種,是一種新的喬木型彩葉觀賞兼用材樹種。紅葉椿的基本特征與普通臭椿相同,其特異性狀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在華北地區(qū),它的紅葉期從萌芽展葉開始,可一直持續(xù)到5月下旬。在春溫較低的北部沿海和西部地區(qū),紅葉期可持續(xù)到6、7月份。此后,紅葉逐漸變?yōu)榘稻G色,但繼續(xù)生長的枝條頂部葉片則始終保持紅色,在圓形樹冠上,有如花枝簪頭,頗為美觀。這種頂枝紅葉的特點會持續(xù)到8月下旬的封頂期。二、 樹冠緊湊紅葉椿早期生長直立,分枝角度小,樹冠比普通臭椿緊湊而豐滿。其冠型在幼齡期呈圓形或倒卵圓形,之后冠頂逐漸平展,較終呈扁圓形。紅葉椿的花序上單性雌花,所以它的無性后代皆為雄株,開花而不結實,休眠枝上沒有紙屑似的宿存翅果,因此其在冬季也更為清晰宜賞。另外,紅葉椿的臭味也較淡。除以上特點外,在生長特性方面,紅葉椿由于枝干直立性強,干形更為通直、挺拔,早期生長迅速,10年生樹高可達7-8米,胸徑13cm以上。更為難得的是,紅葉椿是我國優(yōu)良鄉(xiāng)土樹種選育出的良種,對臭椿適生區(qū)內的氣候環(huán)境有天然的適應性。不僅紅葉性狀穩(wěn)定,而且象普通臭椿一樣,具有抗旱、耐寒、耐鹽堿、耐煙塵及病蟲害少等特點,除重粘土和水濕地外,幾乎各類土壤都能適應。紅葉椿葉色紅艷,持續(xù)期長,又兼?zhèn)錁潴w高大、樹姿優(yōu)美、抗逆性強、適應性以及生長較快等諸多優(yōu)點,因而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廣泛的園林用途,可在城市綠化、風景園林及各類庭院綠地中設計配置,無論孤植、列植、叢植,還是與其它彩葉樹種搭配,都能盡展風采而成為景觀中之亮點。① 春季全樹葉片均呈紫紅色。紅葉椿自萌芽展葉開始,至5月下旬或6月上旬,整個樹冠的羽狀復葉全部為紫紅色,可謂滿樹皆紅,華蓋如染,十分壯觀。這是紅葉椿樹,特別是成齡樹的一個典型特點。②夏秋季節(jié)枝條頂部仍有紅葉可賞。隨著秋梢的生長,枝條頂部的新生葉片仍呈鮮艷的紫紅色,簇簇紅葉,仿佛花枝簪頭,這一景色,會持續(xù)到8月中下旬的封頂期。③分枝緊湊,冠形加圓。紅葉椿是從千頭椿尖型中選育的品種,分枝特性與樹冠形態(tài)都與千頭椿類似。④單性雄株。紅葉椿有著直立頂生的圓錐花序,花淡黃色,在紅葉椿的襯托下,頗為醒目。全部為單性雄花,只開花不結實,所以冬季的紅葉椿樹上沒有紙屑似的突破存翅果,枝干也更加清晰宜賞。⑤樹體高大。紅葉椿樹干端直,早期速生,8年可高達7米。紅葉椿作為一個高大喬木型紅葉品種的育城,填補了我國北方缺乏紅葉巨樹的空白。、 紅葉椿的生態(tài)特性① 抗逆性強、適應性廣。作為一個本土良種,紅葉椿像普通臭一樣,對干旱、低溫、煙塵,以及鹽堿地、病蟲害等不良環(huán)境因素著很強的耐受和抗拒能力;可以在我國的大部分省份,特別是西北、華北等生態(tài)環(huán)境較差的地區(qū)推廣應用,發(fā)展地域十分廣闊。②生長迅速,大苗育成期短。紅葉椿生長較快,苗期生長尤快,插根苗或嫁接苗,當年可高達2.5-3m以上。正常管理條件下,二年即可育成徑粗5cm的大苗。③繁殖容易,便于推廣。我場于2000年即完成了紅葉椿快繁技術研究課題,經(jīng)幾年的實踐,認為紅葉椿實用的繁殖方法,主要為貼芽嫁接法、插根育苗法。其中插根育苗較為簡便易行,每年只需采集根穗進行扦插,每段根穗當年可長成2m高大苗,并可提供50-80支根段。組織培養(yǎng)也是紅葉椿快繁的一種手段,但試驗和實踐表明,紅葉椿的組培苗往往會出現(xiàn)葉色偏喑,甚至完全復綠等退化現(xiàn)象,因此,在選購紅葉椿苗時,應注意考察和鑒別。紅葉椿不僅具有很高的園林觀賞價值,而且兼?zhèn)鋸V泛的生態(tài)能力,是個比較難得的集多種功能于一身的優(yōu)良品種,有著不容置疑的巨大發(fā)展空間和廣闊市場前景。 [詳情]
又名泡桐灰天蛾,屬鱗翅目天蛾科。主要為害女貞、茉莉、梔子花、貓尾木、梧桐、丁香、泡桐、懸鈴木、樟樹、柳、白蠟、桂花等。幼蟲咀食葉表皮,成缺刻、孔洞,甚至將全葉吃光。影響花木生長。 浙江1年發(fā)生3—4代,以蛹在土中過冬。成蟲白天棲息在樹叢、枝葉、作物、雜草、房舍暗處隱藏,黃昏飛出活動,交尾、產(chǎn)卵均在夜晚,其飛翔力強,具有較強的趨光性。成蟲多產(chǎn)卵于葉背,初孵幼蟲取食葉表皮,稍大啃食葉片成缺刻、孔洞,甚至將全葉吃光。老熟幼蟲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 (1)農(nóng)業(yè)防治:結合耕翻土壤,消滅越冬蟲蛹。 (2)物理防治:用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蟲。 (3)化學防治:掌握3齡以前噴藥,可提高藥效。藥劑可選用90%敵百蟲800—10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48%樂斯本EC800—1000倍液毒殺幼蟲。編輯推薦 畜牧 雞 牛 羊 鴨 鵝 豬 土元 蟾蜍 價格 玉米 大豆 豆粕 小麥 豆油 棉類 水產(chǎn) 魚 蟹 蝦 蛙 泥鰍 水蛭 黃鱔 農(nóng)產(chǎn)品 較好村 根據(jù)你的職業(yè)吃水果 特種養(yǎng)殖 鴿 狗 兔 蛇 蝎 鹿 蜂 蝸牛 蔬菜栽培技術 水果栽培技術 品種 種植 食用菌 櫻桃 葛根 樹莓 仙人掌 農(nóng)業(yè)日評 農(nóng)業(yè)周評 農(nóng)業(yè)月報 農(nóng)業(yè)要聞 果蔬 白菜 辣椒 蔥蒜 萵筍 蘆薈 蘿卜 絲瓜 番茄 黃瓜 馬鈴薯 西瓜 蠶桑 頻道 養(yǎng)殖頻道 果蔬頻道 農(nóng)資農(nóng)機 農(nóng)業(yè)致富經(jīng) 價格頻道 價格頻道 花木頻道 (記者 佚名) [詳情]
春天容易犯困,人會變得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有人稱其為“春天疲勞綜合癥”。對付春困,除了采用飲食、運動和保持情緒開朗等措施外,喝花茶也可以提神解春困。 振奮精神———熏衣草檸檬茶 制作:選取熏衣草干花蕾5~6顆檸檬片或檸檬汁。將干燥的熏衣草花蕾、檸檬片一起放入茶杯中,加入沸水加蓋5~10分鐘,如果是與檸檬汁一起搭配,待茶呈淡綠色溫涼后加入即可。功效:熏衣草香氣為廣大女性所喜愛,自古代起就有滋補、舒緩壓力、消除疲勞的作用,檸檬具有利尿、促進消化與血液循環(huán),緩解頭痛的作用,并且其散發(fā)出淡淡的香味可使人精神振奮,但孕婦不宜飲用含有檸檬的茶。 驅除疲勞———菊花人參茶 制作:選取菊花干花蕾4~5顆人參10~20克。將人參切碎成細斷,放如入菊花花蕾,用熱水加蓋浸泡10~15分鐘左右即可。功效:人參含有皂甙及多種維生素,對人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具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有效驅除疲勞,而菊花氣味芬芳、具有祛火、明目的作用,兩者合用具提神的作用,但有高血壓的人不宜使用人參,并且人參不宜與茶葉、咖啡、蘿卜一起服用。 提神散熱———薄荷茶玫瑰薄荷茶 制作:選取玫瑰花干花蕾4~5顆、薄荷少量。將干玫瑰花與薄荷一同放入杯中,加蓋到10~15分鐘,待茶涼后飲用提神效果更佳。 功效:人的情緒在春夏交接之季易出現(xiàn)波動,而玫瑰花常常深受辦公室女性的喜愛,具有活血化淤、舒緩情緒的作用,薄荷可驅除疲勞,使人感覺煥然一新,并且玫瑰花的甘甜純香可以沖淡薄荷之中苦澀味,一舉兩得。 冰糖薄荷茶制作方法:選取薄荷葉5~10片冰糖或者是蜂蜜、果汁。將中藥薄荷葉用冷水洗凈后放到茶杯中,加入熱水200毫升,加蓋15~20分鐘直到藥香散出即可,等涼的時候根據(jù)個人的喜好加入冰糖、蜂蜜或者是果汁,可以使茶的口感提升。 功效:可以刺激食物在消化道內的運動,幫助消化,尤其適合腸胃不適或是吃了太過油膩的食物后飲用。可緩解上班族的壓力并可提神醒腦。此外,由于薄荷具有一種獨特的芳香,將薄荷茶拿來漱口或飲用,不僅能齒頰留香、口氣清新,還可以消除牙齦腫痛。 另外,薄荷菊花茶可清熱解毒、緩解疲勞作用,與具有提神效果的薄荷一起沖飲可使效果更佳。制作方法:選取薄荷3錢,菊花2錢,將菊花與薄荷一起放入茶杯中,加蓋沖泡5~10分鐘即可。 提神健身———蜂蜜菊花茶 制作:選取蜂蜜500克,鮮菊花花瓣1公斤。將鮮菊花瓣搗爛,加水煎提半小時,連續(xù)兩次等量提取,濾除殘渣,合并兩次提取液,小火濃縮至500毫升,待涼至60℃以下時加入蜂蜜,調勻。每日飯前服用,每次20毫升。 功效:可以提神健身,消除疲勞。 健腦提神———花草茶 制作:選取少量的人參花與杭白菊。將人參花與杭白菊搭配,可加入少量甜菊葉調味。其口味清香、淡雅。 功效:可清涼降火、清熱解毒、補血補氣、保肝明目、健腦提神。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