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橡又稱青岡櫟,因其樹干挺拔、冠型豐滿、葉形美麗,作為風景行道樹在城鄉(xiāng)綠化中應用廣泛,F把夏橡的育苗種植技術介紹如下,以供廣大朋友參考。 一、圃地準備 在微酸、微堿或石灰質土地上均能生長,但以深厚、肥沃、濕潤、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育苗較為適宜,在貧瘠干旱的沙土或過于粘重的土地上生長不良。秋季播種前,播種地深翻30厘米,切碎,耙平,打埂作畦,畦長度一般為15米,寬度2.5米。 二、種子采集 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成年樹上采種。種子一般在10月成熟,種子成熟自然脫落時采收。種子粒大、含水量大,落地種子易發(fā)芽,因此采收種子要及時。優(yōu)良的種子,外皮黃褐色,種皮堅硬有光澤。種子采收后,如不能及時播種,把種子攤放在通風陰涼處蔭干,有利于種子的保存。 三、播種技術 1.夏橡種子發(fā)芽率約在86.5%左右,播種宜采用秋播,減少了種子保濕存放環(huán)節(jié)。播種采用30~45厘米寬窄行,以2.2米寬膜覆蓋1膜4行為度,播種溝深4~5厘米,將種子單粒豎排放在溝底一側,種間距3~4厘米,每667㎡用種量180千克,播后覆土,原種溝土全部回填,以腳輕踩鎮(zhèn)壓,撫平溝面即可。 2.為預防野鼠盜食種子,可將溴鼠靈藥餌裝在截去上半部分的塑料瓶內,擺放在播種地四周,每667㎡投藥0.5千克。 四、田間管理 1.覆膜 秋播地開春后易板結,給幼苗出土帶來困難,因此在3月下旬地面積雪融化、人勉強能進地時,先在播種行上撒0.5厘米厚鋸沫,再按照設計好的行距鋪2.2米寬薄膜,膜鋪平、膜邊壓緊,隔4~5米在薄膜上壓一道碎土。 2.放苗 夏橡種子萌發(fā)較慢,4月底~5月初才開始出苗,此時較高氣溫在25℃以上,膜下溫度更高,需分批放苗以防止燙苗,并及時封洞,以減少膜下雜草滋生。 3.松土 待幼苗3片真葉時松土除草。較初在行間中耕松土,7月份揭膜后全面松土除草。澆水后及時中耕除草,全年中耕4~5次,使土壤疏松、無雜草。 4.肥水 夏橡幼苗比其他樹種幼苗生長緩慢,為促進生長,抓住6~7月速生期,每隔10~15天追肥1次,每667㎡用尿素15~20千克,采用行間條溝隱蔽施肥,施肥后立即灌水,此階段視情況施肥2~3次。當年苗高度較大可達到40~50厘米、地徑0.7厘米,平均可達到高35厘米、地徑0.5厘米規(guī)格。8月20日開始控水,促進枝干木質化。 五、換床移栽 1.夏橡播種苗直根性強,2年生以上大苗移栽成活率低;1年生苗,及時換床移栽,成苗率高。 2.移栽以春季4月上旬(苗木萌動前)為佳,起苗時盡量做到根系完整,根長25厘米以上,苗木起后及時栽植。 3.移栽苗床規(guī)格同播種床,移栽株行距20×40厘米。栽苗前深挖穴,使樹苗栽后根系舒展、埋嚴、枝干直立、苗行整齊、利于后期管理。 4.移栽當年緩苗后生長速度較慢,可在6~7月加強肥水管理,移栽斷根后側枝萌發(fā)較多,及時抹去側枝,保持頂芽的生長優(yōu)勢,培養(yǎng)干型,該項工作1年可進行2~3次。通過2年移栽床管理,苗高達到1.7米,地徑1.0~1.5厘米,樹干明顯,樹冠成形,可作為壯苗移栽、培養(yǎng)綠化大苗或造林使用。 六、病蟲害防治 幼苗病蟲害主要有蚜蟲和白粉病。防治蚜蟲可選用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噴灑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也可用20%粉銹寧懸浮劑1∶400~500倍液,每10~15天防治1次,共防治3~4次。 [詳情]
古樹是生物,不易移遷,更不能像其他文物可復制仿造,因而價值更高,更應珍惜。保護好古樹名木,使其延年益壽應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 1、宣傳與立法 加強對保護古樹名木的宣傳,增強人們保護古樹名木的意識,減少人為破壞。通過立法,將古樹名木的保護與管理納入法制軌道,明確古樹名木的管理責任,做好古樹名木的建檔分級,掛牌管理,并定期做好普查、檢查工作。 2、改善立地條件 預先對古樹的生長立地環(huán)境進行調查,針對其地上與地下部分的具體情況采取多種措施來改善其生長勢。 3、地下部分復壯措施 (1)深耕松土 操作范圍應比樹冠寬大,深度要求在4O厘米以上。園林假山上不能深耕時,要查看根系走向,通過松土結合客土覆土保護根系。 (2)地面鋪植草磚和草皮 在人為活動較多的地面鋪置特制的植草磚,磚與磚之間不勾縫,留有通氣道。 (3)加塑料 對一些土壤板結嚴重的地方,可結合耕鋤松土埋入聚苯乙烯發(fā)泡(可利用包裝后的廢料),利用其分子結構穩(wěn)定,無分解微生物的原因,使根系免受刺激。先將塑料撕成乒乓球或黃豆大小,數量不限,以埋入土中不露出土面為度。 (4)挖壕溝 一些特殊地質的古樹,由于所處地勢不易截留水分,可以在上方距樹1O米左右處的緩坡地帶挖深為1.5米、寬2一3米、長7.5米的水平壕,筑成截流雨水的土壩,底層填入嫩枝、雜草、樹葉等,拌以表土。所筑土壩可蓄積雨水,使古樹根系長期處于濕潤狀態(tài),遇到大旱之年,也可人工擔水澆入壕內。 (5)換土 古樹長時間生長在某處,換土時在樹冠投影范圍內,深挖0.5米(隨時將暴露出來的根用浸濕的草袋子蓋上),將原來的舊土與沙土、腐葉土、大糞、鋸末、少量化肥混合均勻之后填埋其上。對排水不良地域的古樹名木換土時,同時挖深3一4米的排水溝,下層填以大卵石,中層填以碎石和粗砂,再蓋上無紡布,上面摻細砂和園土填平,使排水順暢。 (6)根基填土 對樹木根基水土流失地域用種植土填埋,厚度在4O厘米以上。填土范圍以樹根全部埋在土中為準,一般不少于樹冠投影面積,填土四周要結合景觀建設,地表栽植花草,四周用擋土墻擋土。 (7)施用生物制劑 用活力素或生根粉配水澆根部可使根系生長量明顯增加,樹勢增強。 4、地上部分復壯措施 地上部分復壯,指對古樹名木樹干、枝葉等的保護,并促使其生長,這是整體復壯的重要方面,同時還要考慮根系的復壯。 (1)支架支撐 古樹因年代久遠,主干、主枝常有中空、死亡現象,造成樹冠失衡;又因樹體衰老,枝條容易下垂,因而需用支架支撐。(2)樹體噴肥 由于城市空氣被浮土污染,古樹名木樹體截留灰塵極多,影響光合作用和觀賞效果。對一些特別珍貴或生長衰退的古樹名木可用O.5‰尿素進行樹體噴肥。 (3)“架橋” 可在樹旁栽小樹,利用幼樹的生長吸取土壤水肥。此法亦可用于古樹傷口愈合。若若創(chuàng)傷較深,在用鋼筋水泥固封后,可在其旁植小樹靠接。對一些特別珍貴并且生長衰退的古樹名木可采用“架接”的方式復壯樹體。 (4)合理修剪 由于古樹名木生長年限較長,有些技條感染了病蟲害,有些無用枝過多耗費營養(yǎng),需進行合理修剪,并結合疏花果處理,以達到減少營養(yǎng)消耗、保護古樹名木的目的。 (5)樹木注液 對于生長極度衰退的珍貴古樹,可用活力素進行注射,也可自行配置注射液。 (6)避雷保護 對一些高雷區(qū)的古樹名木.應設置避雷設施,以防雷擊。 (記者 佚名) [詳情]
近年來許多蒜農將過去種青蒜、挖青蒜上市的種植法改成了采摘蒜苔,挖蒜砣上市的栽培方法。其中不少農戶由于不會科學采摘蒜苔,造成蒜苔質量差、產量低、蒜砣個子小,減產多,為幫助蒜農既能采摘到優(yōu)質高產的蒜苔,又達到蒜砣豐收的好效益,現給大家介紹科學采摘蒜苔的四個“訣竅”。 1.采摘適期選“苔尖”彎曲近一圈。采摘蒜苔一定要適期,過早采摘會由于苔未充分抽出造成蒜苔產量低,采后又會伸出一段“過剩苔”。過遲采摘不僅會由于苔“過老”影響蒜苔的鮮、嫩質量,還會因為采摘蒜苔后,葉片已近衰老,輸送給地下蒜砣生長的能量少,而影響蒜砣的產量。較適宜的采摘時期是:蒜苔抽出、“苔尖”彎曲近一圈。 2.采摘天氣選陰天或晴天太陽西斜后。采摘蒜苔時給大蒜的莖、葉留下“傷口”。若在晴天強光下采摘,會因為蒸騰量大、失水過多,縮短葉片壽命,影響蒜陀生長。陰天和晴天太陽西斜后是較佳采摘天氣,雨天采摘應注意盡量少踩大蒜行間,防止土地板結。 3.采摘時巧用一根“針”,摘苔不摘葉。以往,有許多蒜農在采摘蒜苔時,將蒜苔連同蒜葉一同掐下,這種方法給蒜砣的生長斷了一半以上的生命之源。較好的方法是用一根縫衣服或麻袋口的“大針”從要摘取蒜苔的部位扎進去,自下而上垂直劃開,然后掐斷蒜苔、抽取蒜苔。給蒜砣生長留下所有的葉片。 4.采摘后及時追一次肥。采摘蒜苔后的大蒜,要及時補充營養(yǎng)。一般每畝用腐熟稀人畜糞尿1000—1500公斤澆施,或100—150克磷酸二氫鉀加0.5—1公斤尿素進行葉面追肥。 (記者 佚名) [詳情]
寶 田 桃 園 桃、杏新年至春節(jié)期間成熟 國家重點科技成果項目“日光溫室早熟桃栽培技術”依托單位——寶田桃園高級農技師李寶田,于1993年和1999年分別研究成功了“日光溫室早熟桃栽培技術”和“日光溫室晚熟桃延遲栽培技術”,2002年又成功研究了桃、杏盆式工廠化栽培,使桃、杏一年兩熟。中央電視臺“科技苑”欄目,遼寧電視臺“黑土地”欄目以“寒冬溫室搖錢樹”、“雪映鮮桃別樣紅”、“傲雪冬桃”、“早熟春杏大又甜”等為題給予報導。我國一年四季產鮮桃、鮮杏已成為現實。 寶田桃園11月下旬起可提供盆式工廠栽培的特選桃、杏苗木及設施栽培的極早熟、特晚熟桃、杏苗木。 98——1:極早熟甜油桃:果實生長期50天。平均單果重150克,大果重225克。果形美,風味佳,產量較高,促成及盆栽首選品種。 寶田雪桃、冬桃:特晚熟,果實生長期分別為200、240天。平均單果重為800、120克,較大果重分別為1100、200克。延后栽培新年至春節(jié)期間成熟。 早熟甜杏:極早熟,果實生長期55天,平均單果重50克,大果重200克,易結果,產量較高,品質佳。 寶田桃園常年提供2——4年生盆栽大苗。苗木保純,提供栽培技術及光盤。 另供抗性強,極高產的優(yōu)良品種草莓苗——全明星。沈陽千畝草莓基地全明星新品種,已占栽培面積的95%以上,該品種色鮮、果艷、風味佳,產量較高可達3500至4000公斤。無病毒1代擴繁苗每株5角,200棵起郵(1至4月分為郵苗的較佳時期)。 聯系人:李寶田 謝犁春 地 址:遼寧省遼中縣寶田桃園(110213) 電 話:024-87810890 13709881621 13478194266 (記者 佚名) [詳情]
何首烏,別名交藤、赤首烏、紫烏藤,學名polygonummultiflorumthunb.,屬蓼科(polyglnaceae)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何首烏嫩莖、葉、塊根均可食用,其塊根又稱首烏,莖稱夜交藤均為滋補上品。我市何首烏主要分布于萬市等鎮(zhèn)。 1、植物學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莖中空,長3~4米。有肥大塊根,外皮黑褐色,內粉紅色。葉互生,心臟形,全緣,光滑無毛,有柄,托葉鞘短筒形;ㄐ驁A錐狀,頂生或腋生;花小,白色,花被5裂,外面3片背部有翅;雄蕊8,花柱3。蒴果橢圓形,3棱,黑色,有光澤。 2、生物學特性野生于灌木叢、山谷溝邊、林緣地、山坡或路邊。適應性較強,喜溫和潮濕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均能種植。忌干燥和積水。 3、栽培管理(1)繁殖何首烏行種子、扦插和分株繁殖。①種子繁殖: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種,按行距30~35厘米進行條播,覆土l~2厘米,用種量30千克/公頃左右。播后15天左右出苗。 ②扦插繁殖:一般在雨季進行扦插。選健壯無病株的莖藤,剪成25厘米左右的插條,每根插條應有2個節(jié)以上,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扦插,芽向上斜插,入土2/3,每穴插2~3根插條,覆土壓緊,澆水。10天左右可生根。 ③分株繁殖:于秋季刨收塊根時或春季萌芽前刨出根際周圍的萌蘗,選有芽眼的莖蔓和須根生長良好的植株,按行距30~35厘米、株距25~30厘米挖穴栽種。 (2)田間管理①間苗與定苗:種子繁殖幼苗高10厘米左右時,間除過密或弱苗。苗高15厘米時,按株距25~30厘米疏弱留強定苗。 ②肥水管理:何首烏喜肥,除施足底肥外,幼苗期迫施一次清淡人畜糞尿水,以利幼苗生長。翌年5月追施一次人糞尿,施后澆?次清水。9~10月份每公頃施雜肥或廄肥15000~22500千克。 ③搭架:苗高30厘米左右時,插設支架,使莖蔓纏繞向上生長,并及時疏葉整枝,促進植株旺盛生長。 ④病蟲防治:何首烏的病害主要是葉斑病和根腐病。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波爾多液(0.5:0.5:150)等均可用于防治葉斑病。7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或75%百菌清1500倍液噴射莖基,對根腐病有一定防效。 4、采收與貯藏于春季萌芽后,待植株20~30厘米高時,一次或分次采收嫩莖葉。植株3~4年后可收獲塊根,采收于秋季進行,采后鮮食或切片曬干。何首烏的莖藤在栽后第二年秋季落葉時割下莖藤,除去細枝和殘葉,切成長約70厘米的莖段,捆扎成把,曬干入藥。 [詳情]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廢棄物可以用來自制肥料。 (1)浸泡液肥。用小缸(或小壇)將廢菜葉、瓜果皮、雞和魚等下水、魚鱗、廢骨、蛋殼及霉變的食物(花生、瓜子、豆子、豆粉*)等放入里面,加水并灑少許敵百蟲后蓋嚴,經過高溫發(fā)酵腐熟后即可使用。使用時取其上清液加水稀釋后才能施用。變可將上述廢棄物摻些舊培養(yǎng)土,加些水,裝入大塑料袋中,扎緊放置一段時間,發(fā)酵后使用。 (2)廢物堆肥。選適當地點挖一土坑,深60厘米~80厘米,墊10厘米爐灰末,將爛菜葉、禽畜內臟、魚鱗、雞鴨糞、蛋殼、肉類廢棄物以及碎骨等物,放入坑內,灑一些殺蟲劑,上面蓋一層約10厘米厚園土,坑內保持濕潤,以促進肥料腐熟。較好在秋、冬季堆制,經春季升溫腐熟無惡臭氣體時,即可摻入培養(yǎng)土中作基肥;也可用之4毫米篩子趁濕過篩搓成團粒,細的作追肥,粗的作基肥。(記者 中華園林網)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