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櫻花栽植基地

掃一掃,進入手機商鋪

供應產品分類
企業(yè)新聞
  • 蘭州百合栽培技術發(fā)布時間:2013-03-31

    一、母籽選擇 蘭州百合一般用25g左右的大母籽作種。另外,剝取鱗片后的百合芯也可作為母籽。 二、地塊選擇 選地時,首先要注意前茬,較好的前茬為瓜類和豆類,其次為麥類,切忌與百合科的植物,特別蔥蒜類重茬。其次要注意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土壤疏松,墑情良好,灌水方便的地塊,要求生長季節(jié)土壤含水量在15%以上。也可選擇土壤疏松、墑情良好的山坡地。 三、整地施肥 地塊選擇好后要先深耕,水地要進行冬灌,基肥要在播前臥入土壤,在施基肥時,以優(yōu)質腐熟的農家肥為主,適當增施氮磷肥。 四、適時種植 百合可秋栽和春栽。春栽應在3月下旬"春分"以后開始;晚秋栽培時,土壤墑情要好,應在"立冬"前后地凍以前栽完。晚秋栽的百合第2年可早出苗、早現蕾,生長較好。 五、合理密植 行距33-40cm,株距15cm左右,留苗1.0萬-1.2萬株/畝。 六、栽植方式及深度 川水地較好是高畦栽培。畦高20cm,畦寬66cm,溝寬20cm。畦面要平整,中間略高。山坡地栽植,為了便于田間操作和有利于排水,栽植溝應和等高線升起垂直。栽植深度一般為10cm左右。 七、田間管理 (一)刨行子 其作用為消滅雜草,接納雨水,保持土壤水分,促進根系發(fā)育。第1年在百合出齊苗后,用鋤頭在百合植株行間深刨20cm左右,做到刨得深,刨得細。第2、3年由于百合植株逐漸加長,刨土深度一年比一年淺。 (二)適時處理花蕾 以收獲百合為主要目的的栽培,在花莖伸長到1-3cm時,將花蕾摘除,不使開花,以免消耗養(yǎng)分。摘花蕾時用手掐,農民稱"掐尖"。掐尖過早,容易損傷植株;掐尖過遲花莖組織老化難以折斷。由于植株現花蕾的時間遲早不一,要求做到每天檢查,適時掐尖,做到百合地里不見紅。摘除的花蕾,可曬干、淹制后,象黃花菜一樣食用。   以鮮切花為主要目的的栽培,在第1個花蕾含苞欲放時,及時上市。盆栽觀賞花卉,花蕾不可隨便處理,以延長花期為目的的采取必要的措施。 (三)有時除草 根據天氣、地墑、雜草情況多次除草,做到地凈無雜草。 (四)灌溉 百合生長期間,如久旱不雨,土壤干旱,在有灌溉條件的地方要及時灌水,做到輕澆、澆透。灌水后要及時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地塊內不能有積水。高畦栽培的在水溝中滲灌。 (五)追肥 追肥1年進行1次。百合栽后第1、2年秋季,百合植株干枯后,在行間開10cm深溝,施氨水或碳銨、硝銨等化肥及農家肥。每畝施氨水或碳銨25-40kg,或硝銨15-20kg。施氮肥時混合施過磷酸鈣25-40kg/畝。施肥后立刻覆土。 (六)營護 百合栽好后,嚴禁人畜在百合上踏壓。 八、病蟲害防治   為防治病害,百合母籽、百合芯都要用多菌靈拌種滅菌。每50kg用25%多菌靈拌種滅菌。每50kg用25%多菌靈200g.百合地里不可積水,特別是雨水多的地方,栽植時提早做好排水工作,以防發(fā)生立枯病和百合腐爛。   用油渣作基肥和地下危害嚴重的地塊,施用辛硫磷或甲基異柳磷(0.5kg/畝)等藥劑處理。生育期發(fā)現害蟲然害時,用上述藥劑稀釋后澆灌。 九、收獲   蘭州百合在山地生長3年后才能收獲,水地2年就可收獲,收獲期在11月上旬"立冬"前后。 十、貯藏   百合貯藏的原則是"怕熱不怕凍,怕光不怕暗",選擇陰暗潮濕寒冷的南房或院內南墻根,地上鋪6cm厚的濕土,將百合根朝上,一個挨一個排列整齊,擺一層百合放一層濕土,堆高1.0-1.3m,寬度0.3-1.0m,碼放好后用濕土蓋嚴。 [詳情]

  • 園林苗圃的建立發(fā)布時間:2009-06-17

    苗圃是苗木生產的基地。建立起足夠數量并具有較高生產水平和經營水平的苗圃,培育出品種繁多、品質優(yōu)良的苗木,是園林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園林苗圃一般為固定苗圃,使用年代長久,基本建設、技術設備條件較好,生產效益也高。較好節(jié)苗圃地的選擇與區(qū)劃一. 園林苗圃的布局園林苗圃根據面積大小一般可分為大型(面積大于20hm2)、中型(面積3~20 hm2)及小型(面積小于3 hm2)苗圃。二. 園林苗圃的位置(一)經營條件(二)自然條件1.地形、地勢及坡向苗圃地宜選擇排水良好,地勢較高,地形平坦的開闊地帶。坡度以1°~3°為宜,坡度過大宜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不便于機耕與灌溉。南方多雨地區(qū),為了便于排水,可選用3°~5°的坡地,坡度大小可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具體條件和育苗要求來決定,在較粘重的土壤上,坡度可適當大些,在沙性土壤上坡度宜小,以防沖刷。在坡度大的山地育苗需修梯田。積水的洼地、重鹽堿地、寒流匯集地如峽谷、風口、林中空地等日溫差變化較大的地方,苗木易受凍害,不宜選作苗圃。2.水源及地下水位苗木在培育過程中要有充足的水分。因此水源和地下水位是苗圃地選擇的重要條件之一。苗圃地應選設在江、河、湖、塘、水庫等天然水源附近,以利引水灌溉;這些天然水源水質好,有利于苗木的生長;同時也有利于使用噴灌、滴灌等現代化灌溉技術,如能自流灌溉則更可降低育苗成本。若無天然水源,或水源不足,則應選擇地下水源充足,可以打井提水灌溉的地方作為苗圃。苗圃灌溉用水其水質要求為淡水,水中鹽含量一般不超過0.1% ,較高不得超過0.15%。對于易被水淹和沖擊的地方不宜選作苗圃。地下水位過高,土壤的通透性差,根系生長不良,地上部分易發(fā)生徒長現象,秋季苗木木質化不充分易受凍害。當土壤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時會將土壤中鹽份帶至地面,造成土壤鹽漬化,在多雨時又易造成澇災。地下水位過低,土壤易于干旱,必須增加灌溉次數及灌水量,提高了育苗成本。較合適的地下水位一般情況下為砂土1~1.5 m、砂壤土2.5m左右、粘性土壤4m左右。3.土壤土壤供給苗木生長所需的水、肥、氣、熱,因此,土壤的質地、肥力、酸堿度等各種因素對苗木生長都有重要的影響。建立苗圃,對土壤的選擇十分重要。(1) 土壤質地苗圃土壤一般選擇肥力較高的沙質壤土、輕壤土或壤土。這種土壤結構疏松,透水透氣性能好,土溫較高,苗木根系生長阻力小,種子易于破土。耕地除草、起苗等也較省力。粘土結構緊密,透水透氣性差,土溫較低,種子發(fā)芽困難,中耕時阻力大,起苗易傷根。沙土過于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差,苗木生長阻力小,根系分布較深,移植時土球易松散。鹽堿土不宜選作苗圃,因幼苗在鹽堿土上難以生長。盡管不同的苗木可以適應不同的土壤,但是大多數園林植物的苗木還是適宜在沙質壤土、輕壤土和壤土上生長。由于粘土、沙土和鹽堿土的改造難以在短期內見效,一般情況,不宜選作苗圃地。(2) 土壤酸堿度土壤酸堿度對苗木生長影響很大,不同植物適應土壤酸堿度的能力不同。一些闊葉樹以中性或微堿性土壤為宜,如丁香、月季等適宜PH7~8的堿性土壤,一些闊葉樹和多數針葉樹適宜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上生長,杜鵑、茶花、梔子花都要求PH5~6的酸性土壤。土壤過酸過堿不利于苗木生長,因為土壤過酸(PH≤4.5)時,土壤中植物生長所需的氮、磷、鉀等營養(yǎng)元素的有效性下降,鐵、鎂等溶解度過于增加,危害苗木生長的鋁離子活性增強,這些都不利于苗木生長。土壤過堿(PH >8)時,磷、鐵、銅、錳、鋅、硼等元素的有效性顯著降低,苗圃地病蟲害增多,苗木發(fā)病率增高。過高的堿性和酸性抑制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因而影響氮、磷、鉀和其它元素的轉化和供應。4.病蟲害在選擇苗圃時,一般都應做專門的病蟲害調查,了解當地病蟲害情況和感染程度,病蟲害過分嚴重的土地和附近大樹病蟲害感染嚴重的地方,不宜選作苗圃,對金龜子、象鼻蟲、螻蛄及立枯病等主要苗木病蟲尤需注意。三. 園林苗圃的面積計算為了合理的使用土地,保證育苗計劃的完成,對苗圃的用地面積必須進行正確的計算,以便于土地征收、苗圃區(qū)劃和興建等具體工作的進行。苗圃的總面積,包括生產用地和輔助用地兩部分。(一)生產用地的面積計算生產用地即直接用來生產苗木的地塊,通常包括播種區(qū)、營養(yǎng)繁殖區(qū)、移植區(qū)、大苗區(qū)、母樹區(qū)、實驗區(qū)以及輪作休閑地等。計算生產用地面積應根據計劃培育苗木的種類、數量、單位面積產量、規(guī)格要求、出圃年限、育苗方式以及輪作等因素,具體計算公式如下:P= × (3-1)式中:P——某樹種所需的育苗面積; N——該樹種的計劃年產量; A——該樹種的培育年限; B——輪作區(qū)的區(qū)數; c——該樹種每年育苗所占輪作的區(qū)數; n——該樹種的單位面積產苗量。由于土地較緊,在我國一般不采用輪作制,而是以換茬為主,故B/c常常不作計算。依上述公式所計算出的結果是理論數字,在實際生產中,在苗木撫育、起苗、貯藏等工序中苗木都將會受到一定損失,在計算面積時要留有余地。故每年的計劃產苗量應適當增加,一般增加3~5%。某樹種在各育苗區(qū)所占面積之和,即為該樹種所需的用地面積,各樹種所需用地面積的總和再加上引種實驗區(qū)面積、溫室面積、母樹區(qū)面積就是全苗圃生產用地的總面積。(二)輔助用地的面積計算輔助用地包括道路、排灌系統(tǒng)、防風林、以及管理區(qū)建筑等的用地。苗圃輔助用地面積不能超過苗圃總面積的20~25%,一般大型苗圃的輔助用地占總面積的15~20%;中小型苗圃占18~25%。四. 園林苗圃的區(qū)劃苗圃的位置和面積確定后,為了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產和管理,必須進行苗圃區(qū)劃。區(qū)劃時,既要考慮目前的生產經營條件,也要為今后的發(fā)展留下余地。(一)園林苗圃區(qū)劃的準備工作進行區(qū)劃之前,應首先對苗圃用地進行踏查,并收集各種資料,使區(qū)劃有的放矢。1.踏勘由設計人員、施工人員及經營管理人員到確定的圃地范圍內進行踏查、訪問,了解圃地現狀、歷史、土壤、植被、水源、交通及病蟲害等情況,提出初步區(qū)劃意見。2.測繪地形圖地形圖比例尺一般為1:500~2000,等高距為20~50㎝。與區(qū)劃有關的各種地形如高坡、道路、水面等都要繪入圖中。3.土壤調查根據圃地的地形、地勢及指示植物分布選擇典型地區(qū)挖掘土壤剖面,調查土層厚度、土壤結構、質地、酸堿度、地下水位等各種因子,必要時采集樣本進行室內分析。并在地形圖上繪出土壤分布圖。4.病蟲害調查主要調查圃地內地下害蟲及周圍植物病蟲害的種類及感染程度。5.氣象資料的收集向當地的氣象部門收集有關的氣象資料。如平均溫度、極溫、無霜期、凍土層厚度、降水量及季節(jié)分布等,還要了解圃地的小氣候條件。(二)園林苗圃的區(qū)劃苗圃區(qū)劃應充分考慮以下這些因素,即按照機械化作業(yè)的特點和要求,安排生產區(qū),如果現在還不具備機械化作業(yè)的條件,也應為今后的發(fā)展留下余地;合理地配置排灌系統(tǒng),使之遍布整個生產區(qū),同時應考慮與道路系統(tǒng)協調;各類苗木的生長特點必須與苗圃地的土壤水分條件相吻合。1.生產用地的區(qū)劃生產用地區(qū)劃一般可設置播種區(qū),營養(yǎng)繁殖區(qū),移植區(qū),大苗區(qū),母樹區(qū),引種馴化區(qū)等各作業(yè)區(qū)。(1)作業(yè)區(qū)的規(guī)格生產用地的區(qū)劃,首先要保證各個作業(yè)區(qū)的合理布局,每個作業(yè)區(qū)的面積和形狀,應根據各自的生產特點和苗圃地形來決定。一般大中型機械化程度高的苗圃,小區(qū)可呈長方形,長度視使用機械的種類確定,中小型機具200m,大型機具500m。小型苗圃以手工和小型機具為主,作業(yè)區(qū)的劃分較為靈活,小區(qū)長度50~100m為宜。作業(yè)區(qū)的寬度依土壤質地、是否有利排水而定,排水良好可適當寬些。一般以40~100m為宜。小區(qū)的方向應根據地形、地勢、主風方向、圃地形狀確定。坡度較大時,小區(qū)長邊與等高線平行,一般情況下,小區(qū)長邊較好采用南北向以利于苗木生長。(2)作業(yè)區(qū)的設置① 播種區(qū)培育播種苗的地區(qū),是苗木繁殖任務的關鍵部分。幼苗對不良環(huán)境的抵抗力弱,要求精細管理。應選擇全圃自然條件和經營條件較有利的地段作為播種區(qū),人力、物力、生產設施均應優(yōu)先滿足。具體要求其地勢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質優(yōu)良,深厚肥沃;背風向陽,便于防霜凍;且靠近管理區(qū)。如是坡地,則應選擇較好的坡向。② 營養(yǎng)繁殖區(qū)培育扦插苗、壓條苗、分株苗和嫁接苗的地區(qū),與播種區(qū)要求基本相同,應設在土層深厚和地下水位較高,灌溉方便的地方,但沒有播種區(qū)要求嚴格。嫁接苗區(qū),往往主要為砧木苗的播種區(qū),宜土質良好,便于接后覆土,地下害蟲要少,以免嫁接失。磺げ迕鐓^(qū)則應著重考慮灌溉和遮陰條件;壓條、分株育苗法采用較少,育苗量較小,可利用零星地塊育苗。同時也應考慮樹種的習性來安排,如楊、柳類的營養(yǎng)繁殖(主要是扦插)區(qū),可適當用較低洼的地方;而一些珍貴的或成活困難的苗木,則應靠近管理區(qū),在便于設置溫床、蔭棚等特殊設備,或在溫室中育苗。 ③ 移植區(qū)培育各種移植苗的地區(qū),由播種區(qū)、營養(yǎng)繁殖區(qū)中繁殖出來的苗木,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成規(guī)格較大的苗木時,則應移入移植區(qū)中進行培育。依規(guī)格要求和生長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還要再次移植,逐漸擴大株行距,增加營養(yǎng)面積,所以移植區(qū)占地面積較大。一般可設在土壤條件中等,地塊大而整齊的地方。同時也要依苗木的不同習性進行合理安排。如楊、柳可設在低濕的地區(qū),松柏類等常綠樹則應設在較高燥而土壤深厚的地方,以利帶土球出圃。④ 大苗區(qū)培育植株的體型、苗齡均較大并經過整形的各類大苗的作業(yè)區(qū)。在本育苗區(qū)培育的苗木,通常是在移植區(qū)內進行過一次或多次的移植,培育的年限較長,可以直接用于園林綠化建設,因此,大苗區(qū)的設置對于加速綠化效果及滿足重點綠化工程苗木的需要具有很大的意義。大苗區(qū)的特點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積大,培育的苗木大,規(guī)格高,根系發(fā)達,一般選用土層較厚,地下水位較低,而且地塊整齊的地區(qū)。在樹種配置上,要注意各樹種的不同習性要求。為了出圃時運輸方便,較好能設在靠近苗圃的主要干道或苗圃的外圍運輸方便處。⑤ 母樹區(qū)在永久性苗圃中,為了獲得優(yōu)良的種子、插條、接穗等繁殖材料,需設立采種、采條的母樹區(qū)。本區(qū)占地面積小,可利用零散地塊,但要土壤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較低。對一些鄉(xiāng)土樹種可結合防護林帶和溝邊、渠旁、路邊進行栽植。⑥ 引種馴化區(qū)用于引入新的樹種和品種,豐富園林樹種種類,可單獨設立實驗區(qū)或引種區(qū),亦可引種區(qū)和實驗區(qū)相結合。2.非生產用地的區(qū)劃苗圃的非生產用地包括:道路系統(tǒng),排灌水系統(tǒng),各種用房,如辦公用房,生產用房和生活用房,蓄水池,蓄糞池,積肥場,曬種場,露天貯種坑,苗木窖,停車場,各種防護林帶和圃內綠籬,圍墻,宣傳欄等。輔助用地的設計與布局,既要方便生產,少占土地,又要整齊,美觀,協調,大方。(1) 道路系統(tǒng)苗圃道路分主干道、支道或副道、步道。大型苗圃還設有圃周環(huán)行道。苗圃道路要求遍及各個生產區(qū),輔助區(qū)和生活區(qū)。各級道路寬度不同。①主干道一般設置于苗圃的中軸線上,應連接管理區(qū)和苗圃的出入口。通常設置一條或相互垂直的兩條。大型苗圃應能使汽車對開,一般6~8m;中小型苗圃應能使1輛汽車通行,一般2~4m。標高高于作業(yè)區(qū)20㎝。主干道要設有汽車調頭的環(huán)行路,一般要求鋪設水泥或瀝青路面。②支道(副道)是主干道通向個生產小區(qū)的分支道路,常和主干道垂直,寬度根據苗圃運輸車輛的種類來確定,一般2~4m。標高高于作業(yè)區(qū)10㎝。中小型苗圃可不設支道。③步道為臨時性通道,與支道垂直,寬0.5~1m。支道和步道不要求做路面鋪裝。④環(huán)道 圃周環(huán)行道設在苗圃周圍,防護林帶內側,主要供生產機械、車輛回轉通行之用。一般為4~6m在設計苗圃道路時,在保證運輸和管理的條件下應盡量節(jié)省土地。一般苗圃中道路占地面積不應超過苗圃總面積7~10%。(2)灌溉系統(tǒng)苗圃必需有完善的灌溉系統(tǒng),以保證水分對苗木的充足供應。灌溉系統(tǒng)包括水源、提水設備和引水設施三部分。水源:主要有地面水和地下水兩類。地面水指河流、湖泊、池塘、水庫等。以無污染又能自流灌溉的較為理想,一般地面水溫度較高與作業(yè)區(qū)土溫相近,水質較好,且含有一定養(yǎng)分,有利苗木生長。地下水指泉水、井水,其水溫較低,宜設蓄水池以提高水溫。水井應設在地勢高的地方,以便自流灌溉;同時水井設置要均勻分布在苗圃各區(qū),以便縮短引水和送水的距離。提水設備:現在多使用抽水機(水泵)?梢烂缙杂绲男枰x用不同規(guī)格的抽水機。引水設施:有地面渠道引水和管道引水兩種。①渠道引水 渠道多為土筑明渠。其特點是流速較慢,蒸發(fā)量、滲透量較大,占地多,須注意經常維修;但修筑簡便,投資少、建造容易。為了提高流速,減少滲漏,現在多在明渠上加以改進,在溝底及兩側加設水泥板或做成水泥槽,有的使用瓦管、竹管、木槽等。引水渠道一般分為三級:一級渠道(主渠)是永久性的大渠道,由水源直接把水引出,一般主渠頂寬1.5~2.5m。二級渠道(支渠)通常也為永久性的,把水由主渠引向各作業(yè)區(qū),一般支渠頂寬1~1.5m 。三級渠道(毛渠)是臨時性的小水渠,一般寬度為1m左右。主渠和支渠是用來引水和送水的,水槽底應高出地面,毛渠則直接向圃地灌溉,其水槽底應平于地面或略低于地面,以免把泥沙沖入畦中,埋沒幼苗。各級渠道的設置常與各級道路相配合,使苗圃的區(qū)劃整齊。渠道的方向與作業(yè)區(qū)方向一致,各級渠道常成垂直,同時毛渠還應與苗木的種植行垂直,以便灌溉。灌溉的渠道還應有一定的坡降,以保證一定的水流速度。但坡度也不宜過大,否則易出現沖刷現象。一般坡降應在1/1000~4/1000之間,土質粘重的可大些,但不超過7/1000。水渠邊坡一般采用1:1(即45°)為宜,較重的土壤可增大坡度至2:1。在地形變化較大,落差過大的地方應設跌水構筑物。通過排水溝或道路時可設渡槽或虹吸管。引水渠道面積一般占苗圃總面積的1~5%②管道引水 即將水源通過埋入地下管道引入苗圃作業(yè)區(qū)進行灌溉。主管和支管均埋入地下,其深度以不影響機械化耕作為度,開關設在地端使用方便。噴灌是苗圃中常用的一種灌溉方法。噴灌省水,灌溉均勻又不使土壤板結,灌溉效果好。噴灌又分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固定式噴灌需鋪設地下管道和噴頭裝置,還要建造泵房,需要一定的投資。移動式噴灌有管道移動和機具移動兩種。管道移動式使用時抽水部分不動,只移動管道和噴頭;機具移動式是以地上明渠為水源,抽噴機具如手扶拖拉機和噴灌機移動,這種噴灌投資較少,常用于中小型苗圃。有條件的苗圃,可安裝間歇噴霧繁殖床,用于扦插一些生根困難的植物,它能十分有效地提高插床的空氣濕度。滴灌已從國外引進多年。它通過滴頭,將水直接滴入植物根系附近,省水,在干旱地區(qū)尤其適宜。滴灌還能提高水溫,當水從黑色的塑料管道中流過并到達滴頭附近時,水溫較高可提高10℃以上,滴灌適宜于有株行距的苗木灌溉,是十分理想的灌溉設備。滴灌需要一套完整的首部樞紐、管道、滴頭等設備。(3) 排水系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對地勢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而集中的地區(qū)尤為重要。排水系統(tǒng)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溝組成,排水溝分明溝和暗溝兩種,目前采用明溝較多。排水溝的寬度、深度和設置,根據苗圃的地形、土質、雨量、出水口的位置等因素確定,應以保證雨后能很快排除積水而又少占土地為原則。排水溝的坡降落差應大一些,一般為3/1000—6/1000。大排水溝應設在圃地較低處,直接通入河、湖或市區(qū)排水系統(tǒng);中小排水溝通常設在路旁;作業(yè)區(qū)的小排水溝與小區(qū)步道相結合。在地形、坡向一致時,排水溝和灌溉渠往往各居道路一側,形成溝、路、渠并列,既利于排灌,又區(qū)劃整齊。排水溝與路、渠相交處應設涵洞或橋梁。在苗圃的四周較好設置較深而寬的截水溝,以防外水入侵,排除內水和防止小動物及害蟲侵入。一般大排水溝寬1m以上,深0.5m~1m;耕作區(qū)內小排水溝寬0.3~1m,深0.3~0.6m。排水系統(tǒng)面積一般占苗圃總面積的1~5%。(4) 防護林帶為了避免苗木遭受風沙危害應設置防護林帶,降低風速,減少地面蒸發(fā)及苗木蒸騰,創(chuàng)造小氣候條件和適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防護林帶的設置規(guī)格,依苗圃的大小和風害程度而異。一般小型苗圃與主風方向垂直設一條林帶;中型苗圃在四周設置林帶;大型苗圃除周圍環(huán)圃林帶外,應在圃內結合道路設置與主風方向垂直的輔助林帶。如有偏角,不應超過30 °。一般防護林防護范圍是樹高的15~17倍。林帶的結構以喬、灌木混交半透風式為宜,即可減低風速又不因過分緊密而形成回流。林帶寬度和密度依苗圃面積、氣候條件、土壤和樹種特性而定,一般主林帶寬8~10m,株距1.0~1.5m,行距1.5~2.0m,輔助林帶多為1~4行喬木即可。近年來,在國外為了節(jié)省用地和勞力,已有用塑料制成的防風網防風。其優(yōu)點是占地少、耐用,但投資多,在我國少有采用。(5) 建筑管理區(qū)該區(qū)包括房屋建筑和圃內場院等部分。前者主要指辦公室、宿舍、食堂、倉庫、種子貯藏室、工具房、畜舍車棚等;后者包括勞動力集散地、運動場以及曬場、肥場等。苗圃建筑管理區(qū)應設在交通方便,地勢高燥,接近水源、電源的地方或不適宜育苗的地方。大型苗圃的建筑較好設在苗圃中央,以便于苗圃經營管理。畜舍、豬圈、積肥場等應放在較隱蔽和便于運輸的地方。建筑管理區(qū)面積一般為苗圃總面積的1~2%。五. 園林苗圃建立的程序(一)建筑工程施工建立苗圃時,應將水、電及通訊設施較先引入安裝,然后進行房屋的建設。其中也包括溫室等生產用地建筑。(二)圃路工程的施工定出主干道的位置,再以主干道的中心線為基線,進行道路系統(tǒng)的定點、放線,然后進行修建。(三)灌溉工程施工應根據水源不同建造提水設施,如果是地表水,修建取水構筑物和提水設備;如果是地下水,鉆井后安裝水泵。然后修筑引水設施,應嚴格按照設計標準進行施工。一般請相關部門協助完成。(四)排水工程的施工一般先挖掘大排水溝,中排水溝與道路的邊坡相結合,小排水溝結合整地進行。施工要符合設計要求,主要是坡降和邊坡。(五)防護林工程施工在適宜的季節(jié)栽植防護林,較好使用大苗栽植。(六)土地整備苗圃地形坡度不大時可在路、溝、渠修建后結合土地翻耕進行平整,以后再結合耕種及苗木出圃等逐年進行平整;坡度過大時要修筑梯田;總坡度不大,但局部不平,應挖高填低。圃地中如有鹽堿土、沙土、粘土時,要進行土壤改良。輕度鹽堿土可增施有機肥,雨后及時中耕除草;沙土可適當摻入粘土和多施有機肥;粘土可采取深耕、增施有機肥及填入沙土等措施加以改良;如圃地中有建筑垃圾,應全部清除,并換入好土。第二節(jié)苗圃技術檔案的建立苗圃技術檔案是育苗生產和科學實驗的歷史記錄,是歷史的真實憑證、它記錄了人們在各種活動中的思想發(fā)展,生產的經驗教訓和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的成果。從苗圃開始建立起,作為苗圃生產經營內容之一,就應建立苗圃技術檔案。一.建立苗圃技術檔案的意義 苗圃技術檔案通過不間斷地記錄、積累、整理、分析和總結苗圃地的使用情況,苗木的生長狀況,育苗技術措施,物料使用情況及苗圃日常作業(yè)的勞動組織和用工等,能夠及時、準確、歷史地掌握培育苗木的種類、數量和質量及各種苗木的生長節(jié)律,為分析總結育苗技術經驗,探索土地、勞力、機具和物料合理使用及建立健全計劃管理、勞動組織,制定生產定額和實行科學管理提供依據。對于人們考查既往情況,掌握歷史材料,研究有關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以及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二.苗圃技術檔案的主要內容1.苗圃基本情況檔案記載苗圃的位置、面積、經營條件、自然條件、地形圖、土壤分布圖、苗圃區(qū)劃圖、固定資產、人員及組織結構等。2.苗圃土地利用檔案記錄苗圃土地的利用和耕作情況,以便從中分析圃地土壤肥料的變化與耕作之間的關系,為合理輪作和科學的經營苗圃提供依據。建立這種檔案,可用表格形式,把各作業(yè)區(qū)的面積、土質、育苗樹種、育苗方法、作業(yè)方式、整地方法、施肥和施用除草劑的種類、數量、方法和時間、灌水數量、次數和時間、病蟲害的種類,苗木的產量和質量等,逐年加以記載、歸檔保管備用。為了便于工作和以后查閱方便,在建立這種檔案的同時,應當每年繪出一張苗圃土地利用情況平面圖,并注明和標出圃地總面積,各作業(yè)區(qū)面積,各育苗樹種的育苗面積和休閑面積等。3.育苗技術措施檔案每一年內把苗圃各種苗木的整個培育過程,從種子或種條處理開始,直到起苗包裝為止的一系列技術措施用表格形式,分別樹種記載下來。根據這種資料,可分析總結育苗經驗,提高育苗技術。4.苗木生長調查檔案是對苗木生長的觀察。用表格形式,記載出各樹種苗木的生長過程,以便掌握其生長周期與自然條件和人為因素對苗木生長的影響,確定適時的培育措施。5.氣象觀測檔案氣象變化與苗木生長和病蟲害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記載氣象因素,可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確定適宜的措施及實驗時間,利用有利氣象因素,避免或防止自然災害,達到苗木的優(yōu)質高產。在一般情況下,氣象資料可以從附近的氣象站抄錄,但較好是本單位建立氣象觀測場進行觀測。記載時可按氣象記載的統(tǒng)一格式填寫。6.苗圃作業(yè)日記它不僅可以了解苗圃每天所作的工作,便于檢查總結,而且可以根據作業(yè)日記,統(tǒng)計各樹種的用工量和物料的使用情況,核算成本,制定合理定額,更好地組織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三.建立苗圃技術檔案的要求苗圃技術檔案能提高生產,促進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苗圃經營管理水平。要充分發(fā)揮苗圃技術檔案的作用就必須做到:1.要真正落實,長期堅持,不能間斷。2.要設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多數苗圃由技術員兼管,人員應盡量保持穩(wěn)定,工作調動時,要及時另配人員并做好交接工作。3.觀察記載要認真負責,實事求是,及時準確。要作到邊觀察邊記載,務求簡明、全面、清晰。4.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有關人員必須對觀察記載材料及時進行匯總整理,按照材料形成時間的先后或重要程度,連同總結等分類整理裝訂、登記造冊,歸檔、長期妥善保管。較好將歸檔的材料,輸入計算機中貯存。 [詳情]

  • 放草苫時間應根據棚內溫度而定發(fā)布時間:2009-08-28

    近幾日,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qū)天氣寒冷,但光照條件較好。記者在下鄉(xiāng)采訪過程中,發(fā)現不少菜農在放草苫時間安排上存有弊端! ∮浾咴趬酃馐谢堟(zhèn)李家村看到一些菜農開始放草苫! ≡诩o臺鎮(zhèn)、孫家集街道不少村里看到已有菜農放完草苫。  根據記者近段時間的觀察,發(fā)現菜農在放草苫過程中存有兩個誤區(qū)! ∫弧⒃逊挪萆!  澳銈冞M來的時候,看見有放草苫的嗎?”記者下午進棚采訪時,不少菜農這樣詢問記者。  只要記者說看見有放草苫的了,菜農就會放下手中的農活,抓緊時間出棚放草苫。記者想,這樣做實在很沒有道理。放草苫時間不應跟著別人走,應看自己棚內的溫度表,根據溫度表上顯示的度數來定,這樣才是較科學的。比如有的菜農今天剛澆了棚,為了提高棚內的地溫,下午肯定會早放棚,通過提高棚內的溫度來保證地溫。而你的蔬菜并沒有澆水,不需要提溫,也跟著人家早放棚,長此以往,棚內蔬菜會出現旺長現象。還有菜農認為比人家晚放棚,棚內的蔬菜就比別人的長得慢,這種想法也是不成立的,每種蔬菜都有一個適宜生長的夜溫,只有將棚內的溫度調節(jié)到蔬菜適宜生長的溫度,棚內的蔬菜便能正常生長! 《、到時間就放草苫!  胺N棚多年來,啥時候放草苫,基本上都心中有數了,像現在這個時候,每天三點半左右放棚就行!闭劶皯稌r放草苫,孫家集街道菜農張士剛告訴記者。  在記者采訪過程中,像張士剛一樣按時間放草苫的菜農不在少數。這種做法也不妥,溫度變化不會千篇一律,放草苫也就不能總是在同一個時間。  記者建議菜農朋友,放草苫的時間一定要根據棚內的溫度來確定。一般來說,植株白天以光合作用為主,制造有機營養(yǎng),在夜間則以呼吸作用為主。關閉通風口后,棚內溫度經歷了一個“先升后降”的過程。建議菜農在天氣晴好的條件下,在18℃放草苫,這樣在放草苫后棚內溫度會升高到22℃左右,并維持一段時間。此時,植株體內營養(yǎng)的轉運、呼吸作用等都非常強,植株生長較快,要求稍高的溫度。到下半夜就要保證較低的溫度,以抑制呼吸消耗! ‘斎,記者提出的只是一個建議數據,具體溫度還要根據自己棚內蔬菜長勢而定。 [詳情]

  • 佛手瓜無公害栽培技術發(fā)布時間:2011-03-25

    佛手瓜為葫蘆科梨瓜屬,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果實長橢圓形,似梨而扁,瓜面有縱溝、縱皺紋,形狀象握著的佛手。種植佛手瓜不但可以增加收入,還可凈化空氣,綠化環(huán)境,耐儲藏,便于運輸,是彌補冬春季瓜果菜淡季的理想綠色保健食品。文山地區(qū)棚架栽培株產200~300kg,每畝產瓜6000~8000kg。主要栽培技術如下: 一、合理規(guī)劃,選好地塊 佛手瓜是半陰性、攀緣性宿根植物。喜溫暖,不耐熱,也不耐霜。佛手瓜屬短日照植株,在長日照下生長緩慢。日平均溫度在12℃以上時開始萌芽生長,適宜生長溫度在18~25℃之間。在栽培時要合理規(guī)劃,注重無害化環(huán)境、土壤和栽培空間的選擇。 二、適時定植 用種瓜栽植,可在春季清明至谷雨期間、幼苗高約20cm時定植于穴內或采用分株移植。蓋土后使芽露出1~1.5cm,再蓋草保溫保濕,有利于快速生長。 三、施肥澆水 佛手瓜定植后不需馬上追肥,一般掌握在初花期開始施肥,肥料要求氮、磷、鉀配合施用,距主根40cm以外挖淺環(huán)溝施入濃度為20%的腐熟人糞肥或3%~4%尿素液,每株用量15~20kg,施肥后蓋土。盛花果期可第2次施肥,每株用20%腐熟糞肥10~15kg加尿素0.25~0.3kg,過磷酸鈣5~7kg,鉀肥0.5~1kg。在離主根80cm處挖淺環(huán)溝施入,然后覆土并蓋上雜草防止水分蒸發(fā)和土壤板結,蓋草后澆水。再過20天左右,此時植株生長茂盛并大量開花結果,為及時補充養(yǎng)分,在離主根20cm以外每株施發(fā)酵人糞尿80~120kg,澆透水,若氣候干旱應及時澆水、使穴土保持濕潤。 四、搭好棚架 當苗高0.5~1m時搭架引蔓上棚,棚架高度以人手可操作為好,瓜苗具有“爬上不爬下”的特性,架應搭成傾斜式為佳,每株需棚架12~15?O,才能滿足植株發(fā)蔓。也可利用畜禽舍頂作棚架。棚架要求搭牢固,以防被風吹倒或被繁茂枝葉及果實壓倒。 五、植株調整 植株除主莖外可保留2~3條健壯側蔓上棚,并摘除多余側枝。上棚后進行1~2次摘心,以促進分枝,增加結瓜數,使瓜蔓在棚架上呈放射狀分布。在植株進入旺盛生長時,形成相互遮蔭,出現葉蔓重疊、枯萎和落花落果現象,可摘除大部分雄花及過密枝葉,減少養(yǎng)分消耗,增加通透性,保持植株健壯繁茂。 六、防治蟲害 佛手瓜的蟲害較少,但在栽培不當時亦會有發(fā)生。發(fā)生較為普遍的有白粉虱、紅蜘蛛或其他螨類,因此,對佛手瓜的蟲害亦不可掉以輕心,應及時觀察與防治。如有發(fā)生,可噴灑10%撲虱靈乳油1000倍液,或25%滅螨猛乳油1000倍液等,均有防治效果。 七、適時收獲 佛手瓜有邊開花,邊結果,邊成熟的特性,成熟時間不一,一般從開花到成熟約20天左右。商品佛手瓜以嫩瓜供應市場,應掌握在果皮嫩綠時采摘,一般結果后10~15天即可采摘,在保證瓜質量的前提下,成熟一批,采收一批,勤摘有利于提高產量和質量。 [詳情]

  • 黑提葡萄的種植技術發(fā)布時間:2011-08-23

    黑提葡萄適宜選擇在沙質土壤栽培! ∵x擇優(yōu)質壯苗,根據當地的環(huán)境條件挖溝,溝寬一尺,深度50公分,一邊放熟土,一邊放生土,溝底鋪放樹葉、雜草、麥稻草、玉米秸后按每畝2方-4方腐熟的雞、雞糞填上,較上部蓋上熟土! “凑掌咸讶~片壁面分布,使先行距達2米,株距1米,每畝233株,實際每畝350株,在栽植黑提前,較好將根上沾生物固氨肥(每苗2公斤)和ABT生根粉。當新梢長到20厘米時,即用石柱(天然水泥制品和竹桿、鐵絲搭架)! ±酶鄙艺,達到合理群體。一般主蔓長到0.8米才能摘心。其上副梢保留2個,各留5片-7片葉再摘心。其下副梢留1片-2片葉子反復摘心。冬剪時主蔓留0.5米! ≡谑┳慊屎螅酌绮槐剡^早施肥,當幼苗新梢長到20厘米后,可在6月中旬下旬追肥,訂是尿素,按每株15克溶化在水中追肥,過30天-40天再追二次肥,要離株30厘米劃溝追肥,同時澆水,水滲后復土。每株25克尿素.第三次在8月中下旬要再施復合肥,每株0.15公斤,結合澆水后復土! 『谔崞咸言谏L期是是要配合噴施葉面肥,施用動力2003、光合微肥、葉面寶、噴施寶、綠風95等均可。  修剪時,應當保持較好層有2個-3個枝蔓,留25厘米-40厘米修剪。剩下1個-2個生長特別粗壯的枝蔓留40厘米-50厘米放在第二層,冬剪后,在大雪前要落架防寒,主要是培土,保護根部,但不能折枝,更不能傷害芽眼! ≡谄咸焉L過程中,要求從葡萄從土到上架噴藥、防病蟲害及夏季修剪追肥、中耕除苗、根外追、肥等一系列的管理要配套。中國農業(yè)網編輯 (記者 佚名) [詳情]

  • 用壓枝法培育石榴盆景發(fā)布時間:2011-08-25

    石榴枝干柔軟,易造型,是快速成型制作盆景的好樹種。根據石榴萌發(fā)力強、成活率高、易栽培的特點,運用傳統(tǒng)的“壓枝法”,對石榴樹有選擇進行高壓、中壓和低壓,獲取形態(tài)好的較粗樁材,速成效果極為理想。 所謂高壓,是高取壓枝。即在高大石榴樹的高處選取適合制作盆景的枝干進行壓枝;所謂中壓,是在石榴樹的中部選擇適合的樹干進行壓干取材;所謂低壓,即在石榴樹的基部進行壓樁。 根據上述三種技法的要求,在獲得一株大石榴樹時,不要輕易將枝干統(tǒng)統(tǒng)鋸掉,應選取可制作盆景的部分,進行壓枝、壓干,剩下的就是樹樁了。按此法選擇,可在1~2年內將枝干樁分期壓取下來,這樣一株石榴樹較少可獲取3株以上的盆景新植株。 高取壓枝、中取壓干和低取壓樁,都是在枝、干、樁不與母體分離的狀態(tài)下先進行環(huán)剝,再置入塑料袋裝的沙土中,促使環(huán)剝部位發(fā)根,然后再分離母體,成為獨立的新植株。此法比一般壓條法效果更快,更好。具體做法如下: 一、環(huán)剝。根據所選枝、干和樁的粗細程度,在需要截取的部位進行樹皮環(huán)剝,深度達到木質部,寬度要大于枝、干和樁直徑的一倍,例如直徑在2~3厘米的枝干,環(huán)剝帶寬約4~6厘米。樹皮要環(huán)剝干凈,否則不易生根。 二、填土。將塑料薄膜包扎在環(huán)剝帶下面結扎好,內裝粗沙或沙土,澆足水,然后將上口捆扎好。低取壓樁用磚頭砌成花池,內填沙土,澆足水。 三、切取。新根系生長后,將枝、干、樁用鋸子或剪子切剪下來,動作要輕、穩(wěn),薄膜和土團不要松動。如發(fā)現根系生長不好,可重新捆好使其繼續(xù)生長。不好的原因,一般多因環(huán)剝不干凈所致,應重新環(huán)剝。 四、栽植。枝、干和樁切取后,土團要完好地放入預先挖好的土坑或花盆內,然后解除捆扎薄膜,填土栽好,澆足水,以待生長。 五、壓枝時間。5月上旬至9月中旬樹液流動期間均可進行壓取,但不能太晚,否則不易生根,即便生根,栽植后也不易成活。壓枝一般30~40天即可完成,壓干和壓樁完成時間稍長,主要看生根情況而定。 六、養(yǎng)護。栽植后切忌暴曬,先放在蔽蔭的環(huán)境下養(yǎng)護,以后逐漸增加光照。剪去部分枝葉,以減少蒸騰?諝飧稍飼r注意葉面噴水及周圍地面灑水,保持一定濕度。 來源:《花卉》 [詳情]

1/1 記錄數:6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末頁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農苗網客服 點擊即時交流

Copyright ©2012-2025 農苗網版權所有

浙ICP備0908240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