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的干燥塊根,又名童參、孩兒參。具益氣健脾、生津潤肺之功能。主產(chǎn)江蘇,福建、安徽、浙江、山東有栽培。
(一)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株高10厘米~20厘米。塊根多數(shù),肉質(zhì)、紡錘形,外皮淡黃色,疏生須根。莖直立,近方形,節(jié)略膨大,節(jié)間有兩行短柔毛。葉對生,近無柄,下部葉匙形或倒披針形,上部葉卵狀披針形至長卵形,長約7厘米,寬約1厘米;莖頂有4片大形葉狀總苞;ㄒ干,二型:莖下部接近地面的閉鎖花小形,紫色,萼片4,閉合、無花瓣,雄蕊通常2;莖頂部著生普通花1~3朵,形大,白色,等片5,花瓣5,倒卵形,雄蕊10,花柱3,子房上位。蒴果近球形,熟時下垂,開裂。種子7~8,扁球形,紫褐色,表面具疣點。花期4~5月,果期5~6月。
(二)生長習(xí)性
太子參多半野生于陰濕山坡的巖石縫隙和枯枝落葉層中,喜疏松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適宜于溫和濕潤氣候,在旬平均10C~20C的氣溫下生長旺盛,忌炎夏高溫強光曝曬,當(dāng)氣溫達 30C以上時,植株生長停滯。6月下旬植株開始枯萎,進入休眠越夏。太子參耐寒性強,在一 17C的氣溫下可安全越冬。喜肥,怕澇,積水后容易爛根。
種子不宜干燥久放,宜隨采隨播,且必須滿足一定的低溫條件下才能萌發(fā),所以在自然條件下,春季才能見到實生苗。由種參長出的無性苗亦于春季出苗。出苗后,植株生長逐漸加快,地上部形成分枝,葉片增大。地下莖具“莖節(jié)生根”的特性,并隨著地上部的生長,膨大成紡錘狀的塊根。
太子參從春季出苗至夏季倒苗,全生育期為4個月左右。
(三)栽培技術(shù)
1.選地、整地 選擇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質(zhì)豐富的沙質(zhì)壤土。忌連作,前茬以甘薯、蔬菜等為好,坡地以向北、向東者為宜。
一般在早秋作物收獲后,將土地耕翻,重施基肥,肥種以農(nóng)家肥為主,且應(yīng)充分腐熟。樓細(xì)耙勻,作成1.2米~1.5米寬、20厘米高的畦,畦面保持弓背形。
2.繁殖方法 可分為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因果種難育,當(dāng)年產(chǎn)量又低,故生產(chǎn)上以無性繁殖為主。
播種時間以10月下旬前為宜,過遲則種參因氣溫下降而開始萌芽,栽種時易碰傷芽頭,影響翌年出苗。種參應(yīng)選芽頭完整、參體肥大、無傷、無病蟲害的塊根。栽種時,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橫向開13厘米左右深的條溝,然后將種參按株距5厘米~7厘米斜栽溝內(nèi),要求芽頭朝上,離畦面6厘米,芽頭位置在同一水平上,習(xí)稱“上齊下不齊”。然后按行距(溝距)15厘米再開第二條溝,并將后一溝的土覆在前一條已排好參的溝內(nèi),再行排參,依此按序進行。栽完一畦,稍加鎮(zhèn)壓,并將畦面整成弓背形。每 1000平方米用種量60公斤~80公斤。
3.田間管理
(1)防止人畜踩踏:栽后當(dāng)年不出苗,要保持畦面平整,避免人畜踐踏,否則易造成局部短期積水,使參根腐爛,較終導(dǎo)致缺苗減產(chǎn)。留種田越夏期間更應(yīng)防止踩踏。
(2)除草、培土:2月上旬,幼苗出土?xí)r,生長緩慢,越冬雜草繁生,可用小鋤淺鋤一次,以后見草就拔。同時結(jié)合整理畦溝,將畦邊倒塌的土撒至畦面,或用客土培土,培土厚度以不超過2厘米為宜。5月上旬后,植株早已封行,除了拔除大草外,可停止除草。
(3)追肥:太子參生長期短,主要以基肥為主,特別是后期,如追肥不當(dāng),多施氮肥可導(dǎo)致莖葉徒長,影響產(chǎn)量。如幼苗瘦弱,可在4月上旬每1000平方米施入腐熟的餅肥40公斤~50公斤,并隨后澆水。
(4)排灌:太子參怕澇,雨后畦溝必須排水暢通。在干旱少雨時,應(yīng)注意澆水,以保持畦面濕潤,利于發(fā)根和植株生長。
4.病蟲害防治
(1)病毒。菏芎χ仓耆~片皺縮和花葉,植株早枯,塊根細(xì)而小。應(yīng)綜合防治:注意防治蚜蟲;選無病株或?qū)嵣缌舴N;輪作。
(2)葉斑。憾喟l(fā)于春夏多雨季節(jié),為害葉片,嚴(yán)重時植株枯黃而死。一般在發(fā)病初期用1:1:100的波爾多液,每隔7~10天噴施一次,或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防治。
(3)地老虎、蠐螬、金針蟲:幼蟲咬食塊根或根莖,尤以塊根膨大,地上部即將枯萎時為害嚴(yán)重?膳鋫鋽嘲傧x毒餌于傍晚撒到田間誘殺。
(四)采收與加工
6月下旬,植株枯萎倒苗時,除留種地外,即應(yīng)起挖,收獲時宜選晴天,洗凈泥土,置沸水中燙2~3分鐘,撈出曝曬至半干,搓去須根,并堆起來使之回潮,再曬至全干。此法所得產(chǎn)品習(xí)稱燙參,也可不經(jīng)水燙,起挖后,直接曬干,稱生曬參。本品以身干、無須根、大小均勻、色微黃者為佳。
(五)留種技術(shù)
起參時,選參體肥壯、芽頭飽滿、無病蟲害的塊根作種參,并置室內(nèi)陰涼處沙藏,經(jīng)常保持濕潤,要15~20天翻動一次,并防雨淋,忌在水泥地上沙藏。直至栽種時取出并再次挑選。
也可采用原地保種法,即在起參時,留出部分參畦不挖,并于5月上旬,參地內(nèi)套種黃豆或山芋。待植株倒苗時,將畦溝中的土覆到畦面上,3厘米~5厘米。此時黃豆或山芋葉已布滿畦面,既遮陽又可保持一定水分,利于種參越夏。
太子參種子發(fā)芽能力較強,但果實成熟后易開裂,種子易散落,且種子繁殖生長緩慢,產(chǎn)地可利用自然散落的種子進行原地育苗。方法是,當(dāng)參根收獲后即進行施肥、耕翻、整地作畦,栽上蘿卜、青菜等蔬菜,翌年早春種子發(fā)芽出苗后,清除或收獲地上作物,井進行間苗,除草等管理,5月上旬套種黃豆等加以保苗越夏,秋天栽種時即可收獲作種參用。在種參缺乏時,?捎么朔ǚ敝撤N參。
(記者 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