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選購良種目前全國正在推廣的雜交稻組合有雙季早稻、雙季晚稻、一季中稻早熟種、一季中稻晚熟種、雜交粳稻等。不同的雜交稻組合其適應范圍、表現(xiàn)特性各不相同。目前雜交稻的種植面積在95%以上,信陽市僅雜交水稻種子每年就需要600萬公斤以上。有些不法商販銷售假種、劣種,坑農(nóng)害農(nóng),所以,提醒廣大農(nóng)民朋友在購種時不能光聽經(jīng)銷商對某個品種的宣傳,還要認真查看該品種是否經(jīng)過省級審定,如沒有審定較好慎重購買,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科學浸種催芽如果雜交水稻種子催芽方法不當,很容易燒芽,但掌握了正確的催芽方法,就可避免燒芽。由于雜交稻種子是由父本和母本通過一系列制種技術而選育的,有自己的特點,在催芽時不能和常規(guī)稻種一樣進行高溫大堆催芽。在浸種前將種子攤曬1天,再用多菌靈等殺菌劑藥液浸泡12小時,以殺滅種子表皮所帶的病菌,然后反復用清水淘洗,直到水變清時開始浸種。一般要浸泡3天,讓種子充分吸足水分。由于種子有呼吸作用,加之種皮上有各種藥液、激素,浸泡時水會變渾并伴有難聞的氣味,這些都是正,F(xiàn)象。每天要用清水淘洗3~4次。3天后將種子淘洗干凈,再用50℃~60℃的水將種子預熱,用濕麻袋把種子包好,放入缸等容器內,四周用稻草等物充實保溫,使溫度保持在35℃~38℃,這樣24小時就可催出稻芽。稻芽露出后種子的呼吸作用增強,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是較容易燒芽的,此時要立刻降溫至28℃。在這種條件下,讓芽長至谷粒長且根長至谷粒1/2長時,攤開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煉苗1天,就可以播種了。確定適宜播期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農(nóng)民播種多有提早現(xiàn)象,在4月上旬就有播種,且是在露天條件下育秧。早春氣候變化無常,爛芽爛秧時有發(fā)生。爛芽爛秧后再補種,會給生產(chǎn)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因此,不可盲目早播。水稻生長發(fā)育的臨界溫度為12℃。多年氣象資料表明,信陽市氣溫穩(wěn)定12℃時是在4月20日以后。因此,豫南稻區(qū)春稻的播種期在4月中旬,麥茬稻的播種期在4月下旬。精心培育壯秧農(nóng)諺有“秧好一半谷”之說,非常有道理。試驗表明,相同組合的雜交水稻種子,由于秧苗素質的不同,產(chǎn)量差異會達到極顯著水平。培育健壯秧苗,是奪取水稻高產(chǎn)的主要措施之一。下面介紹幾種簡單的培育壯秧的方法。一、溫室兩段育秧法豫南農(nóng)村都有現(xiàn)成的蔬菜溫棚和雛雞孵化溫棚可供利用。用竹片編制70厘米見方的秧盤,上鋪塑料薄膜,將催好芽的種子攤在秧盤上,厚度為0.5厘米,放入溫室內。室內溫度保持在28℃左右,如溫度過低,可在室內用煤灶燒水加溫。在溫室內7天左右,待小苗一葉一心時,煉苗1天便可栽植。二、地池兩段育秧法在房前和菜園向陽處用肥土與河沙按1∶1的比例拌勻,做成寬130厘米的地池,長度依種子量而定,東西走向,便于采光。將催好芽的種子均勻撒入,一般70厘米長撒0.5公斤種子,上覆細土,用噴壺噴足水。然后用竹片搭成拱棚架,上覆薄膜即可。晴天將地池兩端揭開小口通風,遇陰雨天氣氣溫低時可加溫,用一煤灶上燒一水壺,壺嘴上套一塑料管通入地池。該方法加溫簡單有效,7~8天,小苗一葉一心時即栽。三、寄栽法精細平整秧田,按每畝50公斤復合肥一次施入,用腐熟的有機肥、人糞尿更好。反復耙平整地后做成130厘米寬的合式秧田,將溫室或地池育出的小苗單株整齊排入秧田。春稻行株距為3厘米×3厘米,麥茬稻行株距為5厘米×5厘米。寄栽后保持畦面濕潤無明水,返青后澆薄水,三葉期前每畝施10公斤尿素做斷乳肥,移栽前7~8天每畝施10~15公斤尿素做送嫁肥。秧齡35天后便可移栽至本田。保證合理密植雜交水稻具有分蘗能力強的特點,豫南農(nóng)民稱其為“一根栽”,意思是栽單株,這是不對的。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田塊移栽密度過稀,大多為33厘米見方,且單根獨苗,甚至掰蘗移栽,這樣每畝不到1萬穴,有效穗在10萬左右,較終是不能發(fā)揮雜交稻的增產(chǎn)潛力而獲得高產(chǎn)。而且雜交稻種子的純度為96%,也可以說一畝稻田內有4%是雜株或者是不育系,不育系是不結子的,這樣也會造成減產(chǎn)。在現(xiàn)有的栽培技術條件下,移栽的株行距為22厘米×26厘米或20厘米×26厘米,每畝1.1萬~1.3萬穴,每穴栽兩粒谷子的苗,就可保證獲得足夠的有效穗而獲得高產(chǎn)。強化田間管理一、肥水管理底肥一次施入,有條件的可增施有機肥。移栽后5天每畝施返青肥5~7.5公斤尿素,抽穗揚花時每畝施5公斤尿素做穗肥,也可葉面噴施。移栽后保持淺水層,25~30天進入分蘗盛期就要排水曬田,曬至田發(fā)裂,白根上翻,葉色退綠,分蘗停止為止。肥田、旺田要重曬,瘦田、弱田要輕曬。曬田結束后要及時灌水,保持淺水層至抽穗灌漿期,灌漿結束后就可自然落干至成熟。二、病、蟲、草害防治苗期主要害蟲為稻薊馬、稻象甲等,每畝可用10%一片青(吡蟲啉)20克噴霧防治。秧苗疫霉病等可用5%多菌靈對水噴施。本田期二化螟、三化螟、縱卷葉螟等害蟲,可用30%乙酸甲胺磷防治。稻曲病等可用50%多菌靈防治,雜草防除可選用安全性強、無殘留的高效除草劑50%稗闊凈防除。適時搶天收獲農(nóng)諺說“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也就是說水稻完全黃熟后,在收割過程中會造成落粒而減少收成。一般雜交水稻抽穗后30天就已成熟(個別組合在40~45天),一般在稻穗中上部黃熟后就可收割了。收稻季節(jié)要搶天,立秋后豫南氣候多變,冷空氣活動頻繁,連陰雨天氣增多,要搶晴天抓緊收割,曬干入庫,以免陰雨造成穗萌芽、霉變而影響稻谷的質量。 (記者 佚名) [詳情]
樹樁盆景的施肥極為講究,施肥過多,枝葉徒長;缺肥,枝條細弱,葉色變黃,易遭受病蟲害。所以,應做到因時、因量、因肥、因樹種科學施肥。 。1)因時 新栽種,初上盆或新?lián)Q泥土的盆樹,由于根系到損傷,暫時不施肥,待到來年開春或初夏時,盆樹生長旺季的時候多施肥。入秋后盆樹生長緩慢應少施肥,冬季盆樹已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施肥。在雨天或盛夏高溫的中午前后不宜施肥,因為雨天施肥易流失,并易傷根系。陰天或傍晚時施肥較好,盆土稍干時,先清除盆內雜草松土,有利于肥水滲入土中,使肥料加速分解吸收,同時又避免肥害。 。2)因量 樹樁盆景施肥量應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則,每次施肥量要少,要稀。一般立春到立秋每隔10天追施1次稀薄肥水(7分水3分肥),立冬后則不施肥。 。3)因肥 氮肥促使植株生長茂盛,孕蕾多,常用的氮肥有豆餅、硫銨和肥水。磷肥促進花色艷麗,果實肥大,如施過磷酸鈣碎骨粉等。鉀肥促進根系發(fā)達、植株堅挺、常施用的如流酸鉀、草木灰等。要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分別施肥,同時還要按樹種特性和生長情況而定,靈活掌握。 [詳情]
水培仙人球的養(yǎng)護方法 水培仙人球的養(yǎng)護: 水培仙人球的養(yǎng)護: 莖呈球形或橢圓形,綠色,球體有縱棱若干條,棱上密生針刺,黃綠色,長 短不一,作輻射狀.球體常側生出許多小球,形態(tài)優(yōu)美,雅致.搭配-透明玻璃 瓶 水培仙人球以其省事,方便被稱為"懶人花卉",故其日常護理十分方便,只需 注意以下幾點即可: 一,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 水培植物的生長溫度為5℃—30℃,在此范圍內均可正常生長. 二,適宜的光照: 水培植物的光照以散射光為主,不一定非要曬到太陽.夏季應盡量避免陽光 直射. 三,換水及清洗花卉根部: 水培植物夏季7天左右換一次水,冬季10—15天左右換一次水,加入數(shù)滴水 培花卉專用營養(yǎng)液即可(營養(yǎng)液濃度按說明書要求配制) . 培育水培植物的器皿易生長青苔,影響根系的觀賞,還會消耗水中的氧氣.換水時,應先用清水洗去花卉根部黏液,剪除老根,爛根.并將器皿和根系上的青苔 洗刷干凈.每次換水,水的界面以淹沒根系的1/2—2/3為宜,其余根段任其暴露 在空氣中. 四,保濕及噴施葉面肥: 為防止葉片干枯發(fā)生,日常護理時,應用清水噴灑葉面保濕,較好是每周噴 施葉面肥一次,既能為葉片提供營養(yǎng),增加葉面光澤,冬季還能達到抵抗低溫的 [詳情]
長瓣兜蘭姿態(tài)美觀,花形優(yōu)雅,為觀賞花卉之上品,是中國僅有的幾種多花性兜蘭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也是育種專家作為雜交育種的優(yōu)秀親本之一。近年來遭到人為掠奪式采挖,加之自然適生環(huán)境的惡化,致使其分布區(qū)范圍和資源銳減,已處于瀕危狀態(tài)。 地理分布長瓣兜蘭為我國特有種,是我國植物學家唐進和汪發(fā)琳于1940年首次發(fā)現(xiàn)。產(chǎn)云南東南部、廣西西南部及貴州海拔1 000m-2250m石灰?guī)r山地。 形態(tài)特征長瓣兜蘭為附生蘭。葉2-5枚,粗厚,長達30cm,寬3.5cm-5cm,先端鈍,二淺裂,綠色,背面色較淡。花筵高30cm-80cm,綠色,略有短柔毛;花通常2-4朵,中薯片白色而有黃綠色的脈和綠色基部,花瓣黃綠色并有深淺不同的條紋或黃綠色而有褐紅色帶,唇瓣褐黃色或淺褐色,退化雄蕊白色而有綠色中央;中菩片近橢圓形,長4cm-5.5cm,寬1.5cm-2cm,內側基部有短柔毛;合曹片較寬而略短;花瓣帶狀,扭曲,下垂,長8.5cm-12.5cm,寬6mm-7mm,近基部邊緣波狀,偶見被毛的黑色慶狀突起;唇瓣倒盔狀,長4cm-5cm,寬約2cm;退化雄蕊倒卵形或倒心形,長1 cm- 1.2cm,寬約8mm,頂端有凹缺;子房無毛;茹果橢圓形,長約4cm ,嚎彎曲。長瓣兜蘭與其相像的飄帶兜蘭常被混淆,它們的主要區(qū)別是:長瓣兜蘭有花2-4朵,相繼開放,而飄帶兜蘭有花3-8朵,幾乎同時開放;長瓣兜蘭子房無毛,飄帶兜蘭則有;長瓣兜蘭花朵的中曹片近橢圓形為白色,飄帶兜蘭花朵的中薯片是橢圓形或寬橢圓形為黃綠色;長瓣兜蘭花期7-9月,飄帶兜蘭花期6-7月。 生態(tài)學特性 長瓣兜蘭分布區(qū)屬中亞熱帶及南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濕潤,分布區(qū)年均溫150C- 190C,海拔1 000m - 1800m,年均降水量1200mm-1270mm,無霜期271一 350天。喜陰濕環(huán)境,人工栽培應避免置于光線過強處,或者被烈日照射,否則容易起褐斑點,老葉易變黃。其葉質也較易發(fā)生水傷、肥傷,應在澆水施肥后,放于通風處,使葉面上的水分盡快蒸發(fā)掉。在半陰通風處的植株強健,葉質較厚,耐干瘩,附生在幾乎沒有土壤的石縫巖壁間,仍正常生長發(fā)育,花繁葉茂。 栽培管理要點 十年前常能在本地的花鳥市場上,看到附近村民出售從山上挖來的長瓣兜兒,但是現(xiàn)在卻很少能見到。當時筆者對這花也特別好奇,也就收集了幾叢來栽培,一來是觀察它們的生長習性,供自己欣賞,再者,作為一個花卉愛好者,保護這種稀有的植物資源也是我們的義務。經(jīng)過多年的栽培管理,覺得長瓣兜蘭的栽培并不很難,即使把它放到室外,偶爾給一點水分,它也能開出美麗的花朵,只是花朵較少,品質較差。要讓它長得壯實,葉片光亮,開出多朵花的話,在栽培上就應該注意:栽培基質宜采用保濕透氣的蛇木屑(塊),植株生長良好,不用經(jīng)常換盆。沒有蛇木屑的,可以采用樹皮塊、珍珠巖、木炭、水苔及椰殼等混合作基質。長瓣兜蘭宜放在室外半陰處養(yǎng)護,一般一周左右澆一次水,間隔稍長一點,也不會造成植株死亡,但是葉片會出現(xiàn)發(fā)軟變黃,及時澆水后又能恢復正常。長瓣兜蘭對水分要求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它的葉片表面被有蠟質。為了讓長瓣兜蘭能開出更多更漂亮的花朵,必需注意施肥才行。長瓣兜蘭在每年的8-9月開花,花期長達3個月,為此,在開花前3個月左右時,對其進行催花。每周噴花多多一次,直到較好朵花開放時為止,也可以采用磷酸二氫鉀,濃度兩者都為千分之一;ǘ溟_至八成時,可以置于室內觀賞;ㄖx后剪去花枝,根據(jù)植株的大小,每盆施用大花蕙蘭專用的緩釋肥5g-10g,就可以滿足其營養(yǎng)生長的需要了,到翌年5月初再噴花多多即可,平時澆水就行。 繁殖 長瓣兜蘭花后結果率極低,所以極少采用種子來繁殖,只有培育新品種時才進行種子繁殖。長瓣兜蘭萌孽能力強,每株成年開花植株基部有1-3年生的個體3-5株,每三株分為一叢,通常種植三年后就能開花,花后植株第二年或者第三年逐浙枯萎死亡。單株的植株不易開花,至少要三株以上才能開花。 病蟲害防治 本種兜蘭抗逆性較強,在多年栽培中除發(fā)生過日灼外,沒有發(fā)現(xiàn)其它病害。悶熱不通風的地方,偶有紅蜘蛛為害,可用三氯殺蜻醇類藥物防治。若有棉絮狀的康氏粉蛤為害,可用殺蛟殼蟲類的藥物殺滅,一般隔一周施用一次,2-3次即可消除蟲害。 [詳情]
楊梅育苗可以采用掘接或砧木移植后再嫁接,或者在苗地斷根后再嫁接等方法。在慈溪、余姚一帶,基本上采用掘接育苗技術,不僅延長了嫁接期限,同時可在室內操作,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能夠不受時間、地點、天氣情況的限制,也克服了楊梅1~2年生砧木樹液流動過旺,影響嫁接成活率的缺點。采用此法嫁接,一般成活率約80%左右,當年每666.7m2出圃苗數(shù)可達7000株。 1、嫁接時期和方法 嫁接在每年的3月10日至4月10日。嫁接前一周,在砧木地掘取楊梅砧木或買來楊梅砧木,在室內堆放。所選的砧木要求1~2年生,粗度約0.6~1.0cm。采取的接穗一般是7~15年生良種楊梅樹冠外圍中上部充分成熟、健壯、芽眼飽滿的枝梢,以當年生的帶葉春梢為好,粗度要求0.5~1.0cm,基本與砧木粗度相一致。采下接穗后,應立即剪除葉片(留葉柄)。 嫁接時,把接穗剪成8cm左右長的枝段,從穗條下部向下削成傷及木質部的“長削面”,長約為3cm,再翻轉穗條,呈45°斜角削成“短削面”,長約1cm。切砧木前,應剪掉砧木上部主干,留下3cm長的主干基部即可。在其橫截面的一側 1/4處,用利刀從上向下縱切一刀,其長度與接穗的“長削面”等長或稍長為度。再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中,接穗的“長削面”緊貼于砧木切口一側,使兩者形成層密接,接后用薄膜將整個嫁接部位捆扎實,并將接穗上端的切斷面從上而下包住,以減少水分蒸發(fā)。接穗及砧木應隨切隨接,動作要迅速。嫁接時較好一人專削穗及砧木,另一人專包薄膜,以利提高工效。 2、接后保存 嫁接后可以立即栽種,若遇上天氣不宜時,可用假植方法保存。把嫁接苗埋在室內濕沙床中,埋住嫁接部位即可,較好排列整齊,沙的濕度要求以捏之能成團,觸之即散為宜,過干過濕都不好;或先把嫁接苗排齊,噴濕根部,用薄膜覆蓋包實保存,此種方法保存時間不能太長。 3、圃地種植 苗圃地應選土質疏松透氣,有機質豐富,酸性或微酸性的沙性山田土,較好能排能灌。把圃地按1m寬畦(包括畦溝),溝深0.4m,寬0.3m的要求整理好。種植時間與嫁接時間相同,較好選擇不下雨天種植。每畦種兩行,行距20cm,株距6~7cm,一般666.7m2可種1萬株。楊梅嫁接苗在苗圃種植時必須培土,培土至少不低于接穗較頂端1cm。在培土保護下,溫、濕度比較穩(wěn)定,有利于接口愈合、成活和生長。5月上旬接穗發(fā)芽,蓋在芽上的土一般能自動塌下,如仍有土塊壓住應及時除去,以利發(fā)芽。 4、苗期管理 5月中旬,檢查嫁接苗成活率,及時拔去死苗;嫁接苗成活發(fā)芽后,及時將砧木萌蘗除盡,一般萌蘗較少;在苗圃地應對嫁接苗追肥,薄肥勤施,在6、7、8月時,每月施肥1次,肥料以復合肥為主,將其稀釋成0.5%澆施;及時去除苗圃地的雜草,經(jīng)常進行淺中耕,疏松表土,同時謹防損傷苗木;梅雨季節(jié)及時排水,7~8月干旱時應及時灌水抗旱;病蟲害主要防治楊梅卷葉蛾(俗稱卷葉蟲),一年兩次,幼蟲發(fā)生在5月底至6月中旬和7~8月,可用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和敵敵畏乳油1200倍液防治。 5、苗木出圃 出圃時間一般在2~3月間。苗木根據(jù)干高及莖粗進行分級:干高≥40cm,莖粗 ≥0.5cm為1級;干高≥25cm、莖粗≥0.4cm為2級;2級以下不作商品苗。起苗時,盡量少傷根,保持根系完整,及時摘去大部分枝葉,減少水分蒸發(fā)。若遠距運輸,枝梢葉片全部摘去,再將根部蘸泥漿,稻草包扎,以利提高種植成活率。 [詳情]
耐旱性花卉:如仙人掌、景天、玉樹、百蓮花、虎尾蘭、蘆薈及大花馬齒莧等。這些花卉適應干旱、炎熱的生長環(huán)境,葉常發(fā)生變態(tài),有的甚至退化,花卉體內又具有貯藏水分的結構,因而能忍耐干旱。澆水量一定要少,應掌握寧干勿濕原則,以保持盆土偏干為好,否則就容易引起根或莖等器官腐爛,嚴重時還會導致死亡。 半耐旱性花卉:如梅花、山茶、杜鵑、臘梅、天竺葵、天門冬及松柏等植物。這些花卉植物葉片多呈草質或蠟質狀,或枝葉呈針狀。在澆水時應掌握干透澆透的原則,即等盆土表層全部干了才澆水,澆就要澆透。 中生性花卉:大多數(shù)種類的花卉是屬于這一類型的。如石榴、月季、茉莉、扶桑、米蘭、鶴望蘭、君子蘭、觀賞竹及一二年生草花、宿根花卉等。它們在濕潤的土壤中生長發(fā)育良好,在過濕或過干的土壤中生長不良,因此在澆水上應掌握見干見濕的原則。所謂見干即盆的表層土壤顏色變淺時就要澆水;見濕即每次澆水正好把全部盆土都澆透,不能澆成上濕下干的半截水。這樣的澆水方法,既能滿足這類花卉生長發(fā)育所需要的水分,又能保證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氣,有利于花卉茁壯生長。 濕生性花卉:如廣東萬年青、風車草、馬蹄蓮、虎耳草、蒿蒲、龜背竹、觀賞蕨等。它們要求生長的環(huán)境應有大量的水分,才能生長發(fā)育良好,因此澆水應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但不能積水,否則常會使枝葉枯萎致傷。 水生性花卉:如荷花、睡蓮、風眼蓮等,它們的根或莖等必須在水中才能生存,因此,一定要創(chuàng)造條件,滿足它們的要求。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