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別名拒霜花,與木槿、扶桑是近親,為錦葵科木槿屬落葉喬灌木。其花形似牡丹,凌霜綻放,極為美觀。 我國是木芙蓉的故鄉(xiāng),除東北、西北等寒冷地區(qū)外,其他地區(qū)均有其分布,尤以湖南、四川較盛。人們多將其植于池畔、水濱,形成“木芙蓉照水”的園林景觀。除用作觀賞外,木芙蓉的花、葉可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等功效。 木芙蓉可分為野生種、園藝種兩大類,在花形上有單瓣和重瓣之分。野生種大都為單瓣,栽培種重瓣的居多。木芙蓉花一般都是朝開暮謝,早晨初開花時為白色,至中午為粉紅色,下午又逐漸呈紅色,至深紅色則閉合凋謝,人們形容其“曉妝如玉暮如霞”,謂之“醉木芙蓉”。木芙蓉花初開時為深紅色,后為白、鵝黃、粉紅、紫色等,能連開數(shù)日,逐日變色,甚至一朵花上也能出現(xiàn)不同的顏色。由于每朵花開放的時間有先有后,常常在一株木芙蓉上同時有白、鵝黃、粉紅等不同顏色的花朵,絢麗奪目。 木芙蓉為深根性植物,根粗壯稍具肉質(zhì),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亦耐旱,略耐陰。其生性粗放,對土質(zhì)要求不嚴,在疏松、透氣、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生長較好。其栽培宜選擇通風良好、土質(zhì)肥沃之處,尤以鄰水栽培為佳。 木芙蓉的日常管理較為粗放,天旱時應(yīng)注意澆水,春季萌芽期需多施肥水,花期前后應(yīng)追施少量的磷、鉀肥。每年冬季或春季可在植株四周開溝,施些腐熟的有機肥,以利植株生長旺盛,花繁葉茂。在花蕾透色時應(yīng)適當扣水,以控制其葉片生長,使養(yǎng)分集中在花朵上。 木芙蓉長勢強健,萌枝力強,枝條多而亂,應(yīng)及時修剪、抹芽。木芙蓉耐修剪,根據(jù)需要既可將其修剪成喬木狀,又可修剪成灌木狀。修剪宜在花后及春季萌芽前進行,剪去枯枝、弱枝、內(nèi)膛枝,以保證樹冠內(nèi)部通風透光良好。在寒冷地區(qū)地栽的植株,冬季其嫩枝會凍死,但到了翌年春天又能萌發(fā)出更多的新梢。因此,較好將其株形培植成灌木狀。 木芙蓉盆栽宜選用較大的瓷盆或素燒盆,盆土要求疏松肥沃、排水透氣性好,生長季節(jié)要有足夠的水分。冬季移至溫度在0℃至5℃的室內(nèi)越冬,保證其充分休眠,以利于來年開花。 木芙蓉的繁殖可用扦插、分株或播種法進行。扦插以2月至3月為好。選擇濕潤沙壤土或潔凈的河沙,以長度為10至15厘米的1至2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插前將插穗底部在濃度為3至4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15至30分鐘。扦插的深度以穗長2/3為好。插后澆水后覆膜以保溫及保持土壤濕潤,約1個月后即能生根,來年即可開花。 分株繁殖宜于早春萌芽前進行,挖取分蘗旺盛的母株分割后另行栽植即可。 播種繁殖可于秋后收取充分成熟的木芙蓉種子,在陰涼通風處貯藏至翌年春季進行播種。木芙蓉的種子細小,可與細沙混合后進行撒播。 苗床用土要細,播后覆土、灑水并保持苗床濕潤,一般25至30天后即可出苗,翌年春季方可移植。木芙蓉常發(fā)生的蟲害有蚜蟲、紅蜘蛛、盾蚧等。尤其高溫季節(jié),干旱、通風不良時較易發(fā)生。除及時進行噴藥防治外,還應(yīng)對植株進行及時澆灌和必要的疏剪。 [詳情]
避開污染場所宜在大面積成片的松林中, 選擇樹齡5 年以上、樹高5 m 以內(nèi)的小老樹采粉, 應(yīng)遠離交通干線、工業(yè)園區(qū)等有可能對松花粉造成污染的地方, 不得在有病蟲害和施過農(nóng)藥的松樹上采集。掌握采粉時間我國幅員遼闊, 南北之間及不同海拔春天氣溫回升遲早不一, 松樹開花南早北遲, 低海拔比高海拔早, 各地應(yīng)觀察開花時間, 掌握花粉成熟的確切時間。松樹雄花實際上是一個5~ 10 cm 長的花枝或叫花穗�;ㄋ腴_始是青綠色, 用手搓開花穗, 里面都是一粒粒青色小而硬的小孢子葉球, 這時花粉尚未成熟,把它采回放在室內(nèi)也不易成熟。當花穗顏色由青色轉(zhuǎn)為黃色, 花穗剛剛開始成熟, 這時采下曬1~ 2 d, 花穗就會松散開裂, 輕輕撥動花穗就會散放出花粉來。即采集花粉應(yīng)掌握在花穗變?yōu)辄S色, 花穗基部剛剛開始散粉, 這時是花穗棒較佳采集期, 過早過遲都不理想。過早花粉尚未成熟, 花粉含水量大; 過遲花粉已散落, 無法將花粉收集起來。采摘前應(yīng)連續(xù)密切關(guān)注花穗棒生長發(fā)育情況, 當花穗棒上的小花球開始膨大到顏色由綠變黃的時候, 就應(yīng)準備采摘。永續(xù)利用當花穗棒全部變黃并松動( 個別小花散粉的花穗棒較佳) 即開始采摘。采摘時把花穗棒的基部折斷, 將花穗棒放入潔凈的容器( 干凈的袋或套好塑料袋的筐) 中。馬尾松的雄花球生長在當年新梢的基部, 花穗棒就是當年的新枝, 采集花枝對樹體生長是有影響的。應(yīng)注意保留樹冠上層, 采集下層, 提倡保護性采集。馬尾松枝條生長輪生性極強, 一般每輪長有一級枝5 個以上,其上的側(cè)枝隨樹齡的增長而增多。采摘時以側(cè)枝上的花穗棒為主, 留下主花穗; 主桿上盡可能少采, 尤其是主桿頂部花穗不能采, 以免影響高生長。為了保護花粉母樹的正常生長, 起碼要做到每個樹冠上部保留5 個輪盤枝, 每輪保留5 個一級枝, 每個一級枝先端保留5 個側(cè)枝,采收花粉時只能手摘新梢花穗, 手摘不及處用長柄采集器采摘, 嚴禁砍折大枝, 更不得砍樹。及時處理應(yīng)在天氣晴好時進行采集, 花穗采回后, 須及時暴曬取粉。( 1) 將采摘的花穗棒攤放在塑料薄膜上( 不能直接放在水泥地上)置于陽光下, 這時花球松裂, 花粉從中散出, 翻動花穗棒, 使花粉散落在薄膜上, 將花穗棒取出, 留下花粉。如果花穗棒中部分花球沒有出粉,可以再曬。( 2) 薄膜上花粉收集后, 放在曬扁中曬2 d曬扁中鋪上棉布, 以利透氣散濕, 防止結(jié)塊霉變) 。暴曬花穗棒和花粉時應(yīng)選在避風、灰塵少的地方。( 3) 用80 目篩子過篩除去雜物。( 4) 將篩好的花粉裝入干凈的食品袋, 擠出空氣并扎緊后存放干燥陰涼處待售。如能運用大氣環(huán)流干燥技術(shù), 將松花粉水分含量降低到5% 以下, 可使花粉在常溫下的貯藏期延長到3 a 之久。 [詳情]
成都又名“蓉城”,顧名思義,芙蓉花應(yīng)是成都人的較愛了。每當芙蓉花開時分,粉紅的芙蓉大如玉碗,從遠處看滿城錦繡,十里長街掩映在層層姹紫嫣紅中。而這個美麗的名字又是怎樣得來的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嫵媚嬌艷,還特愛花。有一年她去逛花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叢叢一樹樹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滾滾而來,尤其喜歡。孟昶為討愛妃歡心,就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樹。待到來年花開時節(jié),成都就“四十里如錦繡”,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稱。后來,后蜀滅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趙匡胤掠入后宮�;ㄈ锓蛉顺3K寄蠲详�,偷偷珍藏他的畫像,以述思念之情。趙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畫像。但花蕊夫人堅決不從,趙匡胤一怒之下將她殺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稱為“愛情花”。 另外又有“龜畫芙蓉”的傳說。據(jù)說在成都初建城時,地基不穩(wěn),屢建屢塌,后來有一神龜,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龜指引的路線好似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還有的說是“芙蓉護城”,即五代后蜀主孟昶為保護城墻,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九月芙蓉盛開,遠遠望去如錦如繡,滿城生輝,名之“芙蓉城”。 到了清代成都尚稱“四十里城花作郭,芙蓉圍繞幾十株”,“抱城十里綠陰長,半種芙蓉半種桑”。而“文化大革命”時,滿城的芙蓉樹基本上被砍光,如今,大街小巷一樹樹的芙蓉花又綻開了笑顏。 芙蓉初春開始吐芽綻綠,要到深秋霜降時才傲然怒放。正是芙蓉花的這種堅毅風骨,使她贏得了“拒霜花”的別稱。蘇東坡有詩曰:“千林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喚作拒霜知未稱,看來卻是較宜霜�!泵磕�10月中下旬,芙蓉花開得異常熱烈,如火如荼,好似從云天滾落下來的團團彩云,紅白相問,在微風中飄動。 木芙蓉還有個誘人的名字“醉芙蓉”。醉芙蓉有三醉,人稱“三醉芙蓉”�;ㄩ_時一日之內(nèi),花色可做三變早晨初開時為白色或粉紅色,中午逐漸變?yōu)樯罴t,傍晚則成紫紅色。 “三醉芙蓉”和別的花不同,本身的顏色不會在花開初期一下展示出來,她把自己的美麗深藏起來,然后一點點一步步地展示出來,使每一種美麗都充分地停留,直至較后的沸點。 芙蓉花雖貴為名花,卻并不是嬌貴難養(yǎng),對生長環(huán)境的要求很低。山區(qū)平原荒丘野嶺都可適應(yīng),無論貴族宮苑還是百姓庭院,都能普遍栽培。立春之后,截一根二三尺來長、粗壯筆直的芙蓉枝條,隨便插入土壤,便能就地扎根,次年就能開出鮮艷的花朵。這種頑強的生命力,早已深深融入到成都人的血脈里。 [詳情]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