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市高陵縣涇渭棗樹研究所針對“物以稀為貴”的市場規(guī)律和“人人講食療,個個求保健”的社會需求,從“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經(jīng)營戰(zhàn)略出發(fā),對全國各大棗區(qū)栽培的鮮棗品種進行了廣泛的對比研究試驗,并開發(fā)培育出較一般棗超前一月或延后一月成熟的大果形、鮮食型、矮化型涇渭系列特色稀有品種。近年來,向全國20多個省市(地區(qū))推廣的主導品種主要有矮化型、超早熟“涇渭鮮棗”和極晚熟、極耐貯“涇渭大雪棗”。其主要特點如下:一、適栽地域廣,適應性強。我國北緯43度以南,凡屬極端較低氣溫不低于零下30℃,無霜期不低于120天,海拔高度不高于2000米的廣大地區(qū)均可栽植。無論沙土、壤土、粘土還是弱堿、弱酸性土壤,均表現(xiàn)出較強的綜合抗逆性。在土層深厚、質(zhì)地疏松、滲水透氣、肥力較高、排灌條件好的田塊栽植,其早果、早豐性潛力更明顯,棗果外觀與內(nèi)在質(zhì)量更優(yōu)。二、反季節(jié)應市,競爭優(yōu)勢突出。超早熟品種涇渭鮮棗。大果形、矮化型、超早熟,綜合抗性強。7月下旬進入白熟期,8月中旬開始紅熟,蜜甜水脆,比傳統(tǒng)品種“六月鮮”提前成熟半個月左右,8月下旬全熟。較梨棗、南陽大王棗、泗洪大棗、大白鈴、大瓜棗、桐柏大棗等超前上市30天以上;果個特大,一般單果重27克左右,較大單果70克以上;棗果核小,肉厚,可食率97%以上;棗果長圓桶形,白熟時光澤亮麗,紅熟鮮艷惹眼,甜脆多汁。早果、早豐性強。該所在西北自古無棗樹栽培的酒泉、嘉峪關等地,使鮮棗在超短無霜期120-150天的條件下,推廣試驗成功,表現(xiàn)出極強的適應性。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qū)栽植,可利用棗樹生長物候期提前的自然資源優(yōu)勢,使鮮棗上市再提前一月左右。涇渭鮮棗是7月末8月初果品市場上唯一上市的大果形鮮棗。極晚熟品種“涇渭大雪棗”。該品種是目前我國抗病、抗蟲、抗寒等綜合抗逆性極強的極晚熟、極耐貯的廣溫型、大果形、矮化型品種。5月中下旬開花掛果,10月下旬開始紅熟,11月中旬全熟(比山東沾化、無棣冬棗晚熟半月左右),11月下旬落葉。果個特大,微扁圓形,一般單果重30克以上,較大果重80克以上;棗果核小,生長期長,果肉致密豐厚,營養(yǎng)價值高;果皮角質(zhì)層較厚,耐貯運;紅熟時,果色亮澤鮮麗,口感脆甜;早果、早豐性突出;棗果成熟期在霜降以后,避開了一般棗果集中在9月成熟,溫度高、難保鮮、應市短和陰雨裂果腐爛的弊端,能確保豐產(chǎn)豐收。收獲臨近寒冬,可不花任何代價,常溫土法保鮮一個月以上。而使用該所冷藏保鮮新技術保鮮,成本低廉,保鮮期可延至春節(jié)以后。是我國目前反季節(jié)應市果個、色澤優(yōu)于山東沾化、無棣冬棗的唯一大果形鮮棗。三、特色突出,效益顯著。涇渭系列超早熟、極晚熟特色鮮棗,避開了一般鮮棗多在9月份集中應市的突出性狀,決定其“物以稀為貴”的市場優(yōu)勢。合理加大密度,每畝定植株220-330株。采用密矮豐高效栽培技術,更能提高前期(前4年)的產(chǎn)出效益。極早熟“涇渭鮮棗”的密矮早豐園。采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實施精品栽培管理,當年嫁接或栽植即可結(jié)果,次年單株掛果6斤左右,較多可掛果10斤以上,3年進入豐產(chǎn)期,平均單株掛果10斤以上。是7月下旬后開始上市的唯一鮮棗,倍受商家和顧客的青睞,價格因缺而貴。若采用設施溫棚栽培,可使其再提前60天成熟,效益將倍增。極晚熟“涇渭大雪棗”的密矮早豐園。采用科學的精品栽培管理技術,當年嫁接或栽植即可掛果,次年單株平均掛果6斤以上,單株較多可掛果10斤以上,3年進入豐產(chǎn)期,平均單株掛果12斤以上。棗果耐貯性極強,經(jīng)冷藏保鮮后,口感更加甜脆,色澤更加亮麗,是霜降以后反季節(jié)上市的唯一大果形鮮棗,據(jù)該所2002年元旦前夕對北京等大城市果品市場的調(diào)查,僅有山東沾化、無棣地區(qū)冷藏保鮮的冬棗上市,果品市場批發(fā)價每公斤20-30元,超市零售每公斤40-60元。冷藏保鮮的“涇渭大雪棗”,無論色澤或果形大小均優(yōu)于其它冬棗,其市場價位不言而喻。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和國內(nèi)國際市場的不斷拓展,精品栽培的涇渭系列特色鮮棗,其提前與延后應市及填充市場空檔的優(yōu)勢,將顯示出無窮的魅力和更好的經(jīng)濟效益,其挺進國際市場的前景更加廣闊。 (記者 佚名) [詳情]
未充分腐熟的農(nóng)家肥未充分腐熟的廄肥、人糞尿水等,施后在發(fā)酵過程中不只會釋放大量熱能燒壞種芽和根系,且能釋放氨氣灼傷幼苗。因此各種農(nóng)家有機肥必需經(jīng)過堆漚高溫發(fā)酵、充沛腐熟后才干做種肥。 含有害離子的肥料 含有害離子的肥料(如氯化鉀)施入土壤后會發(fā)生水溶性氯化物,對苗木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有利,甚至燒種燒苗。硝酸銨、硝酸鉀等肥料所含的硝酸根離子,對苗木種子發(fā)芽也有很強的毒害作用。 有腐蝕作用的肥料 有腐蝕作用的肥料如碳酸氫銨等具有揮發(fā)性和腐蝕性,易熏傷苗木種子和幼苗,不宜在苗木上施用,尤其忌做種肥。 有毒害作用的肥料 有毒害作用的肥料(如尿素)常生成少量的縮二脲,其含量若超過2%對苗木種子和幼苗就會產(chǎn)生毒害。另外,含氮量高的尿素分子透入種子的蛋白質(zhì)分子中,會使蛋白質(zhì)變性,毒害苗木種子和幼根。 [詳情]
別名:藏紅花、西紅花 學名:Crocussativus 科屬:鳶尾科番紅花屬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鱗莖扁球形,大小不一,直徑0.5~10cm,外被褐色膜質(zhì)鱗葉。自鱗莖生出2~14株叢,每叢有葉2~13片,基部為3~5片廣闊鱗片烏黑葉線形,長15~35cm,寬2~4mm,邊緣反卷,具細毛�;斏�;花被片6,倒卵圓形,淡紫色,花筒細管狀;雄蕊3,花藥基部箭形;子房下位,3室,花柱細長,黃色,柱頭3,膨大呈漏斗狀,伸出花被筒外而下垂,深紅色。蒴果長圓形,具三鈍棱。種子多數(shù),球形。花期10~11月。 (記者 佚名) [詳情]
樟子松是我國東北地區(qū)主要速生用材、防護和“四旁”綠化優(yōu)良樹種之一,樹干通直,材質(zhì)良好,用途廣泛。 (一)育苗: 1、種子催芽處理: 將種子用0.3%高錳酸鉀溶液浸種幾分鐘滅菌,取出用清水洗凈,再用30℃溫水浸泡一晝夜,撈出種子稍晾干,將種子河沙,按體積1:2混拌,保持含水量為飽和持水量的60%,種、沙溫度為15-20℃,每天翻動一、二次,催芽10多天,裂嘴達5%時即可播種。 2、整地、作床、施肥: 樟子松對土壤肥力要求不高,但對水熱條件、通氣條件要求嚴格。作床時施入總基肥量的60%,床高15厘米,寬100厘米,長度不限,要求床平、床內(nèi)無土塊。在降雨量少、旱、風又大,蒸發(fā)旺盛地區(qū),可用低床。 3、播種: 春季播種前土壤要消毒。每平方米40-60毫升的工業(yè)用硫酸,加水6升或稍多,灌溉床面、要灌勻,使土層濕潤3厘米,經(jīng)一周后播種。在播種后的覆土面上,噴灌除草醚,每平方米0.5-1克滅草。在冒進地區(qū)或沙地,要覆草,以保持土壤水分和控制床面溫度。 4、苗期管理: 出苗后為防止枯病,每周噴一次0.5-1.0%的陂爾多液,至6月下旬為止。在高生長速生期結(jié)束前,要注意灌溉,前期要掌握量少次多的原則。 5、幼苗覆土越冬: 為防止土壤凍結(jié)期間苗木失水,應在秋季土壤將要結(jié)凍前,將道土打碎,覆蓋苗床,以苗梢全部埋蓋為度。翌春4月上、中旬化凍即可撤除。 6 、起苗:樟子松較好春季隨起隨造,如有充分窖假植條件,也可秋起春造。如有條件時苗根可帶些土,不要拔苗或摔苗,保持苗木根系完整。此外,在苗木貯藏、包裝、運輸、假植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都必須注意保護好根系,防止風吹日曬,否則會嚴重影響造林成活率。 7、換床苗的培育: 通常在苗圃培育兩年。第二年換床培育,換床密度一般為每平方米200-220株。換床后要精心地進行田間管理,促進苗全、苗壯。 [詳情]
1、加強肥水管理 度過高溫季節(jié)的所有其他花卉,于秋季又將進入一個生長高峰期,此時陽光充足,溫度適宜,應該加大肥水營養(yǎng)的共給,使花卉植株,在冬季來臨之前有一個強健的營養(yǎng)體。如非洲菊在10月-11月之間將又有一個開花高峰期,充足的肥水可保證花開得又大又鮮艷。香石竹、菊花等要在9-10月份搭好莖葉的架子。為保證莖稈粗壯,施肥時應增加磷鉀肥的比例以及增施有機肥�! �2、注意花期的調(diào)節(jié) 許多花卉都準備在元旦、春節(jié)期間開花,因此,應該進行促成栽培或抑制栽培。如滿天星是長日照花卉,要求冬季開花,必須在9月上旬起開始補光照,一般在夜10時至凌晨2時加光照4小時,連續(xù)1個月。菊花是短日照花卉,為延遲其開花也必須補光照。補光也從9月上中旬開始到預期開花前50天停止補光。對一些喜溫的花卉,如紅掌、鶴望蘭、蝴蝶蘭等,注意在日均溫度低于15℃時應加溫,百合秋冬季栽培,除了在低溫時需加溫外,還需加光,防止隱蕾。 3、病蟲害防治 秋季蟲害主要有:香石竹、滿天星防菜青蟲,非洲菊防葉螨,菊花防菜青蟲、蚜蟲,百合防蚜蟲等�! ≈饕『Γ壕栈ò呒y病,月季黑斑病、白粉病,香石竹葉斑病,非洲菊斑點病等,病害應以防為主,注意通風,降低溫室內(nèi)空氣濕度,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噴藥保護和防治等。 [詳情]
在栽培中,因管護不當會導致茉莉花不開花、開花少、落蕾、花朵早謝、花香不濃等不良現(xiàn)象。 一、造成茉莉花開花少和落蕾的原因 1、光照不足。茉莉花屬陽性喜光植物,生長發(fā)育需要充足的光照。如果在光照充足的環(huán)境下生長,則它的光合作用強、有機物積累多,葉色濃綠,枝干粗壯、開花多、香氣濃;如光照不足,則光合作用不充分,有機物積累少,枝葉徒長、葉薄而大,著花少,香氣淡,甚至不開花或落蕾。因此光照充足與否是茉莉花開花多少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種植的地點或盆花放置的場所過于陰蔽、光照時間過短,必然會造成枝葉徒長,影響花芽形成和分化。 2、基質(zhì)不適。茉莉花喜微酸性土壤,宜種植在富含腐殖質(zhì)的pH值在6.0-6.5的黃泥土上。如種植的土壤或配制的基質(zhì)呈堿性,則植株生長發(fā)育受影響,有的甚至會導致死亡。 3、澆水不科學。這是造成茉莉花落蕾、早謝的主要原因。澆水過勤、土壤過濕,會導致盆土長期處于水飽和狀態(tài),缺少氧氣供給,根系因呼吸不良而腐爛或霉變。澆水過少,土壤過干,植株長期處于缺水狀態(tài)會造成花木因水分不平衡而萎蔫。 4、施肥不當。施肥過多或施肥濃度偏高,均會引起燒根,導致植株枯萎甚至死亡。施氮肥過多而又缺少磷、鉀肥,則會抑制生殖器官的生長而影響孕蕾開花。 5、溫度過低。茉莉花生長的環(huán)境溫度過低,達不到茉莉花花芽分化和花蕾發(fā)育所要求的較低溫度,茉莉花自然不會開花。 6、修剪過少。茉莉花長期不修剪,影響其通風透光狀況,也會引起開花少。 7、病蟲危害。危害茉莉花常見的病害為黃化病,常見的蟲害有紅蜘蛛和介殼蟲。 二、采取的對策及措施 1、陽光充足。茉莉花性喜溫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有“曬不死的茉莉、陰不敗的蘭花”之說。要培養(yǎng)出好的茉莉花,必須在一年四季都要將其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培養(yǎng),如冬天長期是陰天,則應將盆花搬入室內(nèi)置于燈光下進行補光。 2、土壤適宜。茉莉花性喜富含腐殖質(zhì)、肥沃而又透氣排水性強的微酸性土壤,因此,必須將其栽植在透氣性強、排水性好、不易板結(jié)、微酸性的土壤中。上盆用土可用40%腐葉土、40%園土和20%河沙加少量骨粉作基肥混合而成,也可用50%菜園土、20%稻田泥、20%腐葉土和10%的河沙配制而成。在配好盆土的基礎上,盆栽茉莉花宜在每年或隔年早春換盆1次。否則,植株因土壤肥力貧瘠會導致生長勢不強。 3、澆水適量。茉莉花怕久濕,忌積水。在管護中,既不要讓其長期處于水飽和狀態(tài),也不能使其長期處于缺水狀態(tài)。從春天開始就要經(jīng)常保持盆土濕潤狀態(tài),到夏季以后,隨著氣溫的升高,澆水的次數(shù)也要相應增加,同時要經(jīng)常向枝葉上和周圍地面上噴水、噴霧,以降溫增濕。進入秋季后,澆水應適量減少,只保持盆土濕潤即可。結(jié)合澆水,在其生長期間,每過半個月施1次400倍液的食用醋或0.2%的硫酸亞鐵水,可以使盆土經(jīng)常保持微酸性。 4、施肥合理。除盆土配制時適當加入少量骨粉或磷肥作基肥外,在花木生長期間每隔1周施1次稀餅肥水或復合液肥。孕蕾期改施含磷肥較多的液肥,在每批花蕾形成時噴施1次0.1%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在花蕾長到綠豆粒大小時再噴1次0.1%的硼砂溶液,這樣處理能促使花蕾發(fā)育、花蕾增大和香氣濃�;ê竺恐苁�1次稀薄液肥或復合化肥。9月底以后停止施肥。 5、修剪科學。修剪應在早春結(jié)合換盆時進行。先將衰弱枝、過密枝、枯死枝和病蟲枝剪除。其次將過長的枝條剪除其上部分,只留下基部15厘米左右,再將枝條上的隔年老葉全部摘除。這樣,既可以促使萌發(fā)粗壯新枝、又可多著花蕾。6月以后在每一批花后都要及時進行修剪,促使其發(fā)新枝、多開花。 6、病蟲害防治。引起黃化病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缺乏可溶性鐵。防治辦法是在生長期間每隔半個月澆1次0.2%的硫酸亞鐵水溶液。防治介殼蟲可用40%氧化樂果、50%殺螟硫磷等藥物800-1200倍水溶液噴殺。防治紅蜘蛛可用5%尼索朗或5%霸螨靈3000倍液噴殺。 總之,只要將茉莉花放置在陽光充足處,注意多施磷鉀肥,再配以合理澆水,及時修剪,茉莉花就會長勢強、開花多、花朵大、香氣濃,不會出現(xiàn)開花少和落蕾的現(xiàn)象。(謝紅梅)(記者 佚名) [詳情]
咨詢熱線:0571-87153887 郵箱:kf@nongmiao.com 在線咨詢:
Copyright ©2012-2025 農(nóng)苗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