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是“植物王國”,可以作為食物的植物頗豐。以花作食而言,云南的大部份地區(qū)都有采食其中的一種白茨花(又叫苦刺花)的習俗。每逢冬去春來彩云之南的時候,山野、溪邊、丘壑,到處綻開了嫩綠帶白色的苦刺花,一縷縷清香,一股股野氣,給早春廣闊的郊野增添了幾分生機。苦刺花樹不起眼,花也不起眼,就那么一叢叢帶刺的小灌木,卻綴滿數(shù)不清的清雅樸素的小白花。它不僅供人們觀賞,也是春天較早供人們采食的山茅野菜。過去,山鄉(xiāng)農民比較貧困,靠山吃山,山茅野菜自然就成了春荒時節(jié)救急的食物。相形之下,城里人膳食較為豐富多樣,于是飯桌上出現(xiàn)一些山茅野菜用來調濟口味。 基本信息種中文名:苦刺 種拉丁名:SolanumdeflexicarpumC.Y.WuetS.C.Huang 科中文名:茄科 科拉丁名:Solanaceae 屬中文名:茄屬 屬拉丁名:Solanum 國內分布:產云南省西疇的香屏山 海拔:1400-1500 命名來源:(西疇)[] 中國植物志:67(1):101 英文植物志:17:322 別名苦刺花,狼牙刺,鐵馬胡燒,苦刺(潮汕),苦刺、三葉苦刺(潮陽)、三葉刺(海豐 野生苦刺),苦刺根(潮安),三加皮、苦刺、苦刺心、三葉五加(南澳),白勒菜(高州、藏名、化州),白勒蔥(紫金、興寧),苦勒遠(新會、臺山)、苦櫪蔥(惠陽),欖豉勒、鵝掌勒、白勒遠、白勒根(廣州),苦刺(福州、莆田、詔安、三明),三加皮(漳州、霞浦),倒鉤刺(南平、福州),白刺仔(永定) 藥用特性豆科槐屬植物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Hance,以根、葉、花及果實入藥。根全年可采;葉、花及果實夏秋采,分別曬干。 【性味歸經】苦,寒。 【功能主治】 根: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涼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腫,衄血,血尿,便血。 果:理氣消積。用于消化不良,胃痛,腹痛。 花:用開水沖泡做清涼解暑的飲料。 【用法用量】根、果3~5錢,水煎或研粉沖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形狀】 本品為五加科五加屬三加,生于河邊、村旁、山坡或林緣灌木棲中。根及全株四季可采。葉夏、秋采收。分布于我國中部和南部各省區(qū)。
2019-03-11 電議團花樹,別名:黃梁木,學名:Anthocephaluschinensis科屬:茜草科團花屬,樹高30m,胸徑可達100厘米以上,生長非常迅速。 團花,它不是花,是常綠大喬木,速生用材樹種。因為生長特別快,在1972年第七屆世界林業(yè)會上,被稱為“奇跡樹”。生物學特性l、團花喜光,喜高溫高濕,需求雨量充足,濕度大的地區(qū)。絕對較高溫度30℃-40℃,絕對較低溫度4℃~10℃;幼苗忌霜凍,大樹能耐0℃左右極端低溫及輕霜。降雨量l500-5000毫米,基本無霜,屬熱帶氣候型。 2、團花為深根性樹種,枝疏葉大,側根發(fā)達,易種易管。 3、團花樹桿通直,生長非常迅速,尤以較初10年更甚,在廣州引種團花,8年生高達15米,胸徑達35厘米,單株材積0.65立方米。木材用途用于刨板、紙漿,由于徑級大,可利用率高,木材市場價值比桉樹略高,800—900元/立方米。在廣東,現(xiàn)在也有用于作為綠化樹使用。團花的優(yōu)點1、易種易管,成活率高,生長迅速,收益見效快,適合于迅速成林的要求;每畝種植50株,株行距3米×4米。撫育管理:比桉樹省工,因為團花生長快,種植一年高達3-4米,第二年基本能郁閉成林。因此,前二年每年除草、施肥各二次即可。 2、木材產量較高:種植7-8年砍伐,每畝可收獲木材約20—25立方米,畝產木材約是速生桉樹的2.5倍。 3、工資投入。好慨種植50株(株行距3米×4米),肥料、人工除草各種費用都比種植桉樹省錢。特別是肥料、工資漲價以來,這個優(yōu)勢特別突出。4、抗風能力較桉樹強。團花側根發(fā)達,雖然葉大,但它枝葉稀疏,透風間隙大,阻風小;地莖基部粗大,桿莖向上逐漸縮小,形成樹體重心低而穩(wěn),因此有比較強的抗風性。試種表現(xiàn)2006年3月開始在漳浦縣大山苗木場試種,到2008年10月,還不到三年時間,植株高達10米,胸徑達23厘米;據(jù)廣州引種試驗表明:7-8年生,胸徑達到35-40厘米,高15米,單株材積約0.65-0.8立方米;8-10年生植株,胸徑達40-50厘米,單株材積約0.8-1.0立方米。目前種植地區(qū)廣東云浮、江門、普寧、揭西、河源等地區(qū),開始用于上山造林。團花木材用于刨板、紙漿。在福建南部、廣東、廣西、云南等大部分地區(qū),它將是替代速生桉樹的又一個速生樹種,既高產又速生,見效快,收益高。警示團花幼苗時,怕霜凍。如果霜凍嚴重的地區(qū),不宜種植。成樹能耐0℃左右的極端低溫及輕霜。團花生長特性研究請點擊鏈接:《團花生長特性研究》 在印刷方面,團花是以花的各種造型為基本形狀,配合線條的疏密、粗細、弧度及色彩的變化,進行適當?shù)淖冃渭翱浯筇幚,形成層次清晰,線條優(yōu)美,輪廓流暢的獨立成形的花朵狀圖形。團花效果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它效果相結合,從而產生極佳的視覺效果;ㄟ吺怯梢粋或幾個線條元素進行連續(xù)復制所形成的中空的框架圖形。有全封閉式和半封閉式的,有單層花邊和雙層花邊。由于花邊本身框架式造型的特點,它往往不與其它印刷內容重疊,所以它的色彩可以稍稍亮麗一些,在票據(jù)印刷中多起周邊裝飾的作用
2019-03-11 電議檸檬桉是夏雨型樹種,對溫度極為敏感,喜高溫多濕氣候,不耐低溫。適生于年均溫度18℃以下,絕對較 低溫度0℃以上,全年無霜或基本無霜,4-9月間月均氣溫在21℃以上,月均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相對溫度80%左右的溫濕條件。在北回歸線兩側,要求年積溫6500℃以上,年均氣溫21℃以上等溫線范圍內的低丘平原的深厚紅壤,檸檬桉生長旺盛、產材量高,為主栽培區(qū)。年積溫5000℃以上,年均氣溫18℃以上的等溫線范圍內,可以因地制宜,可作為邊緣栽培區(qū),如韶關以南一帶。能耐短期-3℃低溫及輕霜,但不耐嚴寒。發(fā)展范圍內南亞熱帶至北亞熱丘陵緩坡山地及平地。年降雨量500毫米以上的地方都能生長。檸檬桉為較喜光樹種,自然整枝非常良好。葉子集中于樹稍頂端,林下透光度大。凡氣溫在0℃以上的地方都能生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濕潤、深厚和疏松的土壤。在一般酸性土,凡土層深厚而疏松、排水良好的紅壤、磚紅壤性壤、黃壤和沖積土均生長良好。1-8年生胸徑和高生長比較快,10年以后材積增長較快,18-25年達數(shù)量成熟。形態(tài)特征喬木,高10~30米。樹皮平滑,淡白色或淡紅灰色,片狀脫落,皮脫后甚光滑,色白。葉具檸檬香味;異 常葉較厚,有時長達30厘米,寬達7.5厘米,下面蒼白色;幼枝的葉被棕紅色腺毛,葉柄盾狀著生于離葉基4~5毫米處;正常葉互生,卵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10~20厘米,稍呈鐮狀。傘形花序,有花3~5朵,數(shù)個排列成腋生或頂生圓錐花序;花直徑1.5~2厘米;萼筒杯狀,直徑6~8毫米;帽狀體半球形,較萼管短,2層,外層稍厚,有小凸尖,內層薄而平滑,富有光澤;雄蕊多數(shù),長8~10毫米。蒴果卵狀壺形,長約1.2厘米,果緣薄,果瓣深藏。花期每年2次,12月至次年5月,7~8月。檸檬桉的樹皮呈淡藍色,表面光滑,有明顯脫落現(xiàn)象。其幼葉呈闊披針形,邊緣有波紋,成長的葉呈窄披針形。葉片被揉碎時發(fā)出強烈的檸檬味。檸檬桉的花缺乏花瓣和花萼,無數(shù)的雄蕊成為較顯著的部份。 檬桉醇具有抗結核作用,其1:100萬濃度即能抑制人型結核桿菌(H37Rv)的生長,效力與異菸肼相當;1:60 萬能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1:6萬能抑制草分支桿菌的生長。對某些真菌也有抑制作用,但對大腸桿菌無效。同屬植物EucalyptousmaculataHook.的樹干中有刺激皮膚的成分,而其所產生的樹膠有高度的收斂性質。采集:秋季晴天采收,陰干。藥材:干燥葉片長橢圓形(幼葉)或卵狀披針形(老葉),黃綠色。幼葉上面及葉柄有褐色刺毛,木栓斑點較多,粗糙,香氣較濃。老葉上面平滑無毛,香氣稍遜于幼葉。產廣西、廣東等地。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溫。功用主治①《南寧市藥物志》:消腫散毒。風寒感冒;風濕骨痛;胃氣痛;食積;痧脹吐瀉;痢疾;哮喘;瘧疾;瘡癤;風疹;濕疹;頑癬;水火燙傷;炮彈傷治腹瀉肚痛。煎湯洗瘡癤,治皮膚諸病及風濕骨痛。②《廣西中藥志》:治痢疾。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洗。歷史考證桉樹原產澳大利亞,中國引種已有80多年的歷史。引進的品種在百種以上,主要有桉樹、窿緣桉、檸檬 檸檬桉桉、藍桉、大葉桉、葡萄桉、赤桉、直干桉、多枝桉等,多種植在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云南、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區(qū)。廣東雷州半島營造桉樹林七八十萬畝,使千年荒島變成綠洲。檸檬桉引進中國已有70多年的歷史,它是桉樹大家族中的佼佼者。它那高大通直如柱,因年年脫皮而呈灰藍、灰白色的樹干,剛勁挺拔,直指云天;那柔軟輕盈的樹冠,似楊柳輕飏,每當百花盛開之時,那玲瓏的壇、壺形蒴果像熟透了的葡萄掛滿樹梢,煞是好看。特別是那沁人心脾的檸檬香氣,清香四溢,更令人陶醉。故人們把它叫做“林中仙女”。檸檬桉一般10~15年即可長成棟梁之材。福建龍?h林下林場18年生的檸檬桉單株材積達2.5立方米。這種桉樹遺傳性能穩(wěn)定,不易變種,多代培育仍能表現(xiàn)出速生、高大、干直、枝杈少等優(yōu)良特性。出材率高達75%以上,非一般闊葉樹種所能比。材質硬重強韌,耐磨抗腐,廣泛應用于工礦、建筑、交通、造紙等方面,尤以造船為較優(yōu)。閩東南沿海漁船常用檸檬桉材作龍骨、船舷等關鍵部位用材。入海不受牡蠣寄生侵蝕,甚耐海水浸泡,不翹不腐,經久耐用;瘜W成份含揮發(fā)油0.5-2.0%,其中主要成分為香茅醛(Citronellal、香茅醇(Citronellol、牻牛兒醇(Gera-nio1)、異胡薄荷醇(IsoPulegol)、l,8-桉葉素(Cineole)和愈創(chuàng)醇(Guaiol)。尚含蕓香甙(Rutin)、槲皮甙(Querce-trin)、槲皮素(Quercetin)、莽草酸(Shikimieacid)、奎寧酸(Quinicacid)、戊二酸、琥珀酸、蘋果酸、檸檬酸和一種桉樹素(EucaIyptin),可能是香豆精的衍生物。從該植物獲得的樹膠,有抗革蘭氏陽性**的作用,其中含5種成分:香橙素7-甲醚(Aromadendrin7-monome-tbylether)、山柰酚-7-甲醚(Kaempferol-7-monomethylether)、并沒食子酸(Ellagicacid)、香橙素二甲醚(Aro-madendrindimethylether)和檸檬桉醇(Citriodorol)。栽培繁殖一、選種采收應選擇樹干圓滿滿通直、尖削度小、無分叉、開花結實性能好、具抗病蟲害、抗風能力強的 檸檬桉樹皮灰青色10-30年生的優(yōu)勢木作為母樹,這樣進行采種檸檬桉繁殖能力強,每年3-4月、11-12月各開花一次,花期很長。9-11月和次年的6-7月種子成熟。成熟后不脫落,不開裂,一年四季均可采種,熟時蒴果成瓶狀,外表由嫩綠轉為暗綠色以至灰褐色。檸檬桉開花結實較早,栽植后4-7年即可開花結實,結實旺盛期達10-40年。當蒴果由青色變?yōu)辄S褐色便可采收。種子成熟期5-7月,采收期8-10月。成熟的受精種子飽壯堅實,呈黑色且具光澤,發(fā)芽率較高,種子質量較好。種子采回后可用干燥方法脫粒取種。一般將蒴果置于干凈的地面上或倒在帆布、草席上,蒴果干燥后即可開裂,種子與癟粒脫落,翻動過篩即可。每天傍晚都要將脫落的種子收拾,防止蟻害、雨淋或過度日曬影響發(fā)芽力。檸檬桉果盤下陷,果瓣需要在陽光下曝曬20小時以上才能脫落完畢。收種后除去雜質即翻種。如需貯藏,可裝入布袋,置于干燥、陰涼、通風處,發(fā)芽率保存期2年。出種率3%-4%,種子發(fā)芽率70%-85%,千粒重4.7克,每公斤種子約20萬粒。二、苗期管理檸檬桉生長速度很快,1年生苗高達2-3米,主根深,須根少,用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低。故應先在苗圃育小苗,然后移入育苗袋育苗,帶土上山,成活率高。苗圃地要求細致整地作床,播種季節(jié)除冬季外,可隨時播種。種子播下后,覆土蓋草淋水。4-6天發(fā)芽,揭去蓋草,7-10天后可拆去遮蔭棚。每隔3-5天可施少量肥料(150倍尿素)。當苗具有2-3片真葉時,便可移植上袋。上袋時于裝滿營養(yǎng)土的育苗袋中開一小孔,把小苗放入壓緊,淋定根水。定根后,每隔5-7天施肥一次。要注意補苗和防治病蟲害,50-70天后,苗木高達15-25厘米時,即可上山造林。三、造林養(yǎng)護密度要隨立地條件、經營目的而定。如以經營用材林為目的、立地條件好的,可采用3×2米或2×2米;如蒸油和取得小徑材為目的,可用1×1米或1×1.5米;培育母樹林的,可用4×2米或5×2.5米;帶狀造林的,可用株行距2×1米或2×1.5米,造林效果較好。栽植時要剝去育苗袋,用營養(yǎng)土稍微捏緊后放入穴內,覆土比原苗根深1-2厘米,略為壓實,切勿用力在苗根踩踏。檸檬桉林下透光度大,可與樟樹、臺灣相思等闊葉樹種混交,效果亦較好。能否成為大材,撫育間伐是關鍵因素之一。間伐重復期3-4年,間伐2-3次。間伐后保留一定的株數(shù),用材林70-80株,母樹林25-30株。四、病蟲害防治主要病蟲害有白蟻、紅腳金龜子和潰瘍病、苗莖腐病。防治白蟻,可用毒餌誘殺成蟲,并進行土壤消毒。潰瘍病為害枝葉,應修除病枝、做好排灌,加強立地管理,搞好圃地衛(wèi)生。苗莖腐病,可把病苗拔除燒掉,并在無病苗莖基部噴1:1:100的波爾多液。紅腳金龜子為害幼苗幼樹,對幼蟲可在播種前用每畝2-3公斤敵百蟲粉,混細干土20-30公斤,均勻撒于表土,翻耕后將土內幼蟲殺死。對成蟲為害幼林,可噴射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乳劑。應用價值檸檬桉的葉具強烈的檸檬味,可用來提煉香油,制造香皂。又因其檸檬味非常濃烈,令蚊子和蒼蠅等不敢 接近。檸檬桉葉含油率為1.5%,可提煉香料和珍貴醫(yī)藥用原料。在醫(yī)藥方面,具有消炎解毒、驅風活血的功效;對肺炎球菌、傷寒桿菌、綠濃桿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頑疥、癬疾、燙傷等有特殊**。檸檬桉邊材富含淀粉,其木材、枝丫均可培養(yǎng)白木耳(銀耳),檸橡桉一年兩次開花,花期甚長,又是重要的蜜源樹種。養(yǎng)護要點屬陽性樹種,喜溫暖氣候,氣溫在18℃以上的地區(qū)都能正常生長,在0℃以下易受凍害。有較強的耐旱 力。對土壤要求不嚴,喜濕潤、深厚和疏松的酸性土,凡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紅壤、磚紅壤、紅黃壤、黃壤和沖積土均生長良好。栽培技術用種子繁殖,育苗移栽。選8-15年無病蟲害生長健壯的植株為采種母樹,在7-11月當果呈褐色時采下,日曬,收集種子,即可播種,或用布袋裝好,放干燥通風陰涼時采下,日曬,收集種子,即可播種,或用布袋裝好,放干燥通風陰涼處貯藏備用。用營養(yǎng)懷育苗,幼苗帶土種植成活率高。培育營養(yǎng)容器苗,用塑料袋、紙袋以及用稻草泥漿制成容器,內裝肥沃營養(yǎng)土,再直播種子和移植幼苗培育成苗木造林。苗木高達70cm,可大田種植,應合理密植,一般在春季2-5月栽培成活率高,生長較好。田間管理幼苗定根后2-3個月和7-8個月,格松土除草1次,連續(xù)2年,在松土除草的同時,在根兜施化肥或土雜肥,3-4年即可封林。結合采收枝葉,適度矮化和間伐。間伐時應保留伐樁,以利萌發(fā)。
2019-03-11 電議楓香樹 百科名片 楓香樹落葉喬木,高達30米,胸徑較大可達1米,樹皮灰褐色,方塊狀剝落;小枝干后灰色,被柔毛,略有皮孔;芽體卵形,長約1厘米,略被微毛,鱗狀苞片敷有樹脂,干后棕黑色,有光澤。葉薄革質,闊卵形,掌狀3裂,中央裂片較長,先端尾狀漸尖;兩側裂片平展;基部心形;上面綠色,干后灰綠色,不發(fā)亮;下面有短柔毛,或變禿凈僅在脈腋間有毛;掌狀脈3-5條,在上下兩面均顯著,網脈明顯可見;邊緣有鋸齒,齒尖有腺狀突;葉柄長達11厘米,常有短柔毛;托葉線形,游離,或略與葉柄連生,長1-1.4厘米,紅褐色,被毛,早落。 中文名稱:楓香樹二名法:LiquidambarformosanaHance界:植物界門:被子植物門綱:雙子葉植物綱亞綱:原始花被亞綱目:薔薇目亞目:金縷梅亞目科:金縷梅科屬:楓香樹屬海撥低限:220海撥高限:2000時代:漸新世—全新世藥用部位:樹脂、根、葉及果實均可入藥 植物形態(tài)喬木,高達40m,小枝有柔毛。葉互生,輪廓寬卵形,掌狀3裂,邊緣有鋸齒,掌狀脈3-5條,托葉紅色條形,早落。 雄性短穗狀花序常多個排成總狀,雄蕊多數(shù),花絲不等長,花藥比花絲略短。雌性頭狀花序有花24-43朵,花序柄長3-6厘米,偶有皮孔,無腺體;萼齒4-7個,針形,長4-8毫米,子房下半部藏在頭狀花序軸內,上半部游離,有柔毛,花柱長6-10毫米,先端常卷曲。頭狀果序圓球形,木質,直徑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軸內,有宿存花柱及針刺狀萼齒。種子多數(shù),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1] 果序較大,徑3-4cm,宿存花柱長達1.5cm;刺狀萼片宿存;ㄆ3-4月;果10月成熟;▎涡酝,雄花排成葇荑花序,無花瓣,雄蕊多數(shù),頂生,雌花圓頭狀,懸于細長花梗上,生于雄花下葉腋處;子房半下位2室,頭狀果實有短刺,花柱宿存;孔隙在果面上散放小形種子,果實落地后常收集為中藥,名路路通。 生態(tài)環(huán)境⑴性喜陽光,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海南島常組成次生林的優(yōu)勢種,性耐火燒,萌生力極強。[1] ⑵生于山地常綠闊葉林中。[2] 地理分布分布于我國秦嶺及淮河以南各省,北起河南、山東,東至臺灣,西至四川、云南及西藏,南至廣東;亦見于越南北部,老撾及朝鮮南部。[1][2] 編輯本段植物栽培生物學特性 楓香樹(圖2)喜溫暖濕潤氣候,性喜光,幼樹稍耐陰,耐干旱瘠薄土壤,不耐水澇。在濕潤肥沃而深厚的紅黃壤土上生長良好。深根性,主根粗長,抗風力強,不耐移植及修剪。種子有隔年發(fā)芽的習性,不耐寒,黃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不耐鹽堿及干旱。[3]種子采集楓香花單性,雌雄同株,頭狀花序。雄花序常數(shù)個集生成總狀,雌花序單生。4月上旬開花,10月下旬果實成熟。果穗球形,徑2.5~3.5厘米,由多數(shù)蒴果組成。每一蒴果僅有1~2枚可孕的黑色種子,頂端具倒卵形短翅,不孕種子為黃色,較淡,無翅。果實成熟后開裂,種子易飛散。當果實由綠色變成黃褐色而稍帶青色、尚未開裂時擊落收集。果穗采集后在陽光下晾曬3~5天,其間用木锨翻動兩次,蒴果即可裂開,取出種子(此時的種子含有大量雜質),然后細篩將雜質除去,得純凈種子。以鮮果重量講,出種率為1.5%~2%。種子袋藏,置于通風干燥處。[4]圃地選擇楓香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土壤過于粘重時,幼苗易發(fā)生根腐病。所以育苗地較好選擇靠近水源,交通方便,土層深厚、疏松、較肥沃,pH值5.5~6.0的砂質壤土,較好前茬是水稻田,以減少病害發(fā)生。[4]播種育苗楓香播種可冬播,也可春播。冬播較春播發(fā)芽早而整齊。皖南近年來播種時間都選在春季3月10~2 楓香樹(圖3)0日之間(因楓香種子籽粒小,播種前可不進行處理)。 播種量: 楓香種子籽粒小,千粒重為3.2~5.6克,每公斤種子18~32萬粒,場圃發(fā)芽率20%~57%,播種量為每畝0.5~1.0公斤(條播每畝為0.5~0.7公斤,撒播每畝為1.0公斤)。 播種方法: 可采用條播或撒播。 條播:行距為20~25厘米,溝底寬為6~10厘米,播種時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撒播:將種子均勻撒在苗床上。播種后覆土,可用篩子篩一些細土覆蓋在種子上,以微見種子為度,并在其上覆一層稻草。也可不覆土,直接在播種后的苗床上覆蓋稻草或茅草,用棍子將草壓好,以防風吹。苗木出土前要做好保護工作,以防鳥獸危害。[4]苗期管理1.適時揭草。 播種后25天左右種子開始發(fā)芽,45天幼苗基本出齊。場圃發(fā)芽率為12.3%~57%,平均為35.6%。當幼苗基本出齊時,要及時揭草。揭草較好分兩次進行,較好次揭去1/2,5天后再揭剩下的部分。揭草時動作要輕,以防帶出幼苗。 2.間苗補苗。 揭草后,幼苗長至3~5厘米時,應選陰天或小雨天,及時進行間苗和補苗。將較密的苗木用竹簽移出,去掉泥土,將根放在0.01%ABT3號或ABT6號生根粉溶液中浸1~2分鐘,再按8厘米×12厘米的株行距,栽于缺苗的苗床上,然后澆透水即可。間苗后,每平方米保留楓香苗70~80株。 3.施肥與排灌。 幼苗揭草后41天或移栽后30天,可適當追施一些氮肥,較好次追肥濃度要小于0.1%(每畝約施1.5公斤)。以后視苗木生長情況,每隔1個月左右追肥一次,濃度在0.5%~1%之間(每畝約施3~4公斤)。整個生長季節(jié)施肥2~3次。前期可施些氮肥,后期可施些磷、鉀肥。施肥應在下午3點以后進行。施肥濃度大于0.8%時,施肥后應及時用清水沖洗。下雨時,要及時排除苗 楓香樹(圖4)圃地的積水,防止苗木爛根;天氣持續(xù)干旱時,要對苗地進行澆灌,及時補充苗木生長所需的水分。 4.松土除草。 在苗木生長期間,要及時松土除草。苗小時,一定要用人工拔草。楓香苗木長到30厘米以上時,可用1/3000濃度果爾除草劑進行化學除草,每畝每次用量為15毫升。施藥時應將噴霧器頭對準條播行距中間噴霧,注意藥液不要噴灑到嫩葉和幼莖上,楓香幼苗對果爾除草劑敏感,以免產生藥害;撒播楓香苗圃地不宜使用果爾溶液進行噴霧處理;如育苗面積較大,確需進行化學除草的,可用25毫升果爾,加水1公斤,與25公斤細沙拌勻,堆放2小時,攤開晾干,然后均勻撒在苗床上,并用棕把將楓香苗上的沙輕輕掃落即可(部分楓香幼苗會受到輕微藥害,10天后會恢復生長)。[4]病蟲害防治楓香幼苗適應能力強,一般情況下不會發(fā)生病蟲害。只在揭草以后,由于苗木幼嫩,短期內易受病蟲危害?稍谟酌缃也菀恢芎,使用2000倍百菌清噴霧防治。以后可根據(jù)苗木及有無病害發(fā)生等情況,隔20~30天噴800~1000倍液多菌靈,或1000倍百菌清防治;有蟲害發(fā)生時,可噴1000倍液早胺磷進行防治。[4] 應用價值藥用價值中藥名:路路通、楓香脂、楓香樹根、楓香樹皮、楓香樹葉。[2] 中藥名用藥部位性味功效路路通楓香樹的果序味苦;性平。祛風除濕;疏肝活絡;利水。楓香脂楓香樹的樹脂味辛、苦;性平。祛風活血;解毒止痛;止血;生肌。楓香樹根楓香樹的根味辛、苦;性平。解毒消腫;祛風止痛。楓香樹皮楓香樹的皮味辛;性平。除濕止瀉;祛風止癢。楓香樹葉楓香樹的葉味辛、苦;性平。行氣止痛;解毒;止血。 楓香樹-花(圖5)園林用途楓香樹在我國南方低山、丘陵地區(qū)營造風景林很合適,在濕潤肥沃土壤中大樹參天十分壯麗。亦可在園林中栽作庭蔭樹,秋季日夜溫差變大后葉變紅、紫、橙紅等,增添園中秋色?捎诓莸毓轮、叢植,或于山坡、池畔與其他樹木混植。倘與常綠樹叢配合種植,秋季紅綠相襯,會顯得格外美麗。陸游即有“數(shù)樹丹楓映蒼檜”的詩句。又因楓香具有較強的耐火性和對有毒氣體的抗性,可用于廠礦區(qū)綠化。園林中為良好庇蔭樹種,尤其南方的秋景主要為楓香樹的紅葉。也有充作行道樹的。
2019-03-11 電議你好,請直撥手機15126463467,楊安川,熱誠為你服務! 云南大葉種茶 YunnanDayetea中國著名茶樹良種,云南省大葉類茶樹品種的總稱。主要包括勐庫大葉種(又名大黑茶)、鳳慶大葉種和勐海大葉種等。原產云南省西南部和南部瀾滄江流域,主要分布在該省雙江、瀾滄、勐海、鳳慶、昌寧、云縣、保山、元江等縣(市)。植株喬木型,樹冠高大,自然生長樹高5-6m,較高達20m以上。樹姿半開展,部分開展或較直立,分枝部位高,分枝較疏。葉片屬特大葉類,葉長平均13cm,葉寬5cm,較大葉面達26.0×10.5cm2,葉形長橢圓形、橢圓或近倒披針形。葉片多為水平狀著生,葉尖漸尖,葉色濃綠,或黃綠,光澤性好,葉面隆起或顯著隆起,葉肉厚而柔軟,側脈明顯,多為10對以上,葉緣背卷,鋸齒較深尚齊,芽葉肥壯。茸毛特多。葉片柵狀組織一層,柵狀組織與海綿組織比約為1∶3。發(fā)芽期早,生長期長,育芽力強,1年萌發(fā)5-6輪,新梢持嫩性強;ǘ鄶(shù)單生,部分叢生或呈假總狀花序,花冠短徑為25mm,長徑為45mm,花瓣6-7片,花萼5片?购匀,-5℃以下便遭受嚴重凍害。適制紅茶。鮮葉中茶多酚與兒茶素含量豐富。
2019-03-11 電議落葉灌木,高4~6米,果實熟時呈紅色或紫黑色,扁圓形,外形似桑椹,味微甜。易被兒童采食。 中文學名:馬桑別稱:馬鞍子、水馬桑、千年紅、紫桑界:植物界科:馬桑屬:馬桑種:馬桑分布區(qū)域:主要為我國西北、西南等地 段簡介馬桑 【別名】馬鞍子、水馬桑、千年紅、紫桑、野馬桑、紅馬桑、醉魚兒、鬧魚兒、四聯(lián)樹、黑果果、黑虎大王、黑龍須、烏龍須[根名] 形態(tài)特征【來源】馬桑科馬桑屬植物馬桑CoriariasinicaMaxim.,以根、葉入藥。根冬季采挖,刮去外皮,曬干;葉夏季采,曬干。 【性味歸經】苦、辛,寒。有劇毒。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shù)據(jù)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尤以嫩葉及未成熟的果實毒性較大。成熟果實毒性大大降低,小兒多采食,食少量不易中毒,不咬碎核也不易中毒。人誤食青果15—60g可致中毒,1—3小時內發(fā)作。主要癥狀為全身發(fā)麻、出汗、縮瞳、流涎、嗯心、嘔吐、心跳過緩、呼吸加快、血壓上升、煩躁不安、陣發(fā)性強直性痙攣以至昏迷,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大量服用可因迷走神經中樞過度興奮,心臟驟停呼吸衰竭死亡。對馬、牛、狗、貓、鼠等動物均有毒,中毒后引起驚厥、死亡,魚類中毒后失去活動能力,僵浮于水面。 主治祛風除濕,鎮(zhèn)痛,殺蟲。根:用于淋巴結結核,跌打損傷,狂犬咬傷,風濕關節(jié)痛;葉:外用治燒燙傷,頭癬,濕疹,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1錢;外用適量,水煎或外洗、外敷。因有大毒,一般只作外用。 【注意】孕婦、小兒、體虛者禁內服。 備注(1)馬桑劇毒,中毒癥狀表現(xiàn)為腹痛,惡心,嘔吐,眩暈,驚厥,牙關緊閉,小便失禁,皮膚青紫,眼球上翻固定,瞳孔縮小。解救方法:如出現(xiàn)驚厥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0.1克,10%水合氯醛灌腸,靜脈注射葡萄糖液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痙攣控制后可考慮洗胃,導瀉,服蛋清等。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馬桑果 又名毒空木、馬鞍子、黑果果、扶桑等。為落葉灌木,高4~6米,樹皮紅褐色,葉橢圓形,花小,綠紫色,果實熟時呈紅色或紫黑色,扁圓形,外形似桑椹,味微甜。易被兒童采食。主要分布于我國西北、西南等地。 其葉、根和樹皮供藥用。 馬桑有毒,尤以果實含有毒物質較多。其有毒成分為馬桑內酯、吐丁內酯等。有毒成分刺激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及迷走神經中樞,增強脊髓反射,引起各種臨床癥狀。中毒表現(xiàn):食后半小時到三小時出現(xiàn)頭痛、頭昏、胸悶、惡心、嘔吐、腹痛等常可自行恢復。嚴重者遍身發(fā)麻、心跳變慢、血壓上升、瞳孔縮小、呼吸增快、反射增強,常突然驚叫一聲,隨即昏倒,接著出現(xiàn)陣發(fā)性抽搐,間隙期間病人意識可呈半清醒狀態(tài)或昏睡。如見煩躁不安、雙手抓胸等表現(xiàn),即是再發(fā)抽搐的先兆。一般于驚厥停止后意識逐漸清醒恢復,于2~3天后恢復正常,亦有報道于半年內可有計算力降低、言語障礙、發(fā)呆、傻笑等精神癥狀。嚴重者可于多次反復發(fā)作性驚厥后終于呼吸停止。一次服大量者可由于迷走神經中樞過度興奮而致心搏驟停
2019-03-11 電議五色梅百科名片 五色梅五色梅,直立或半藤狀灌木,高可達2米,有強烈臭氣,全株被短毛。莖枝常有下彎鉤刺。葉對生,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四季開花,花序腋生,花冠高腳碟狀,4~5裂,有紅、粉紅、黃、橙黃、白等多種顏色,故名“五色梅”。核果球形,肉質,成熟時紫黑色。中文學名:五色梅拉丁學名:CommonLantanaLeaf別稱:山大丹,大紅繡球等二名法:FoliumLantanaeCamarae界:植物界科:馬鞭草科屬:馬纓丹屬分布區(qū)域:原產北美南部,現(xiàn)世界各國廣為栽培。目錄 展開簡介科別:馬鞭草科、馬纓丹屬 五色梅 拉丁名:Lantanacamara別名:馬纓丹,山大丹、大紅繡球、珊瑚球(《南越筆記》),龍船花(《植物名實圖考》),臭金鳳、如意花、昏花(《嶺南采藥錄》),七變花(《華北經濟植物志要》),如意草(《廣州植物志》),土紅花、臭牡丹、殺蟲花(《南寧市藥物志》),毛神花(《閩南民間草藥》),臭冷風(《廣西中藥志》),天蘭草(《湖南藥物志》),臭草(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五色花、五雷箭、穿墻風(《廣西中草藥》),野眼菜(江西《草藥手冊》),五彩花、紅花刺、婆姐花(《福建中草藥》)。五色梅花期長,花色豐富多變,有紅、橙、黃、粉、白等色,有的花初開時為黃色或粉色,漸漸變?yōu)殚冱S或橘紅,較后變?yōu)榧t色,故有五色梅、七變花之稱。此花原產南美巴西等地,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適宜生長溫度20—25℃,稍耐旱,不耐寒,中國華南林落常見散生。此花生性潑皮,耐修剪,長江以北多作盆栽。編輯本段生長習性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適應性強,耐干旱瘠薄,但不耐寒,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中生長較好。 五色梅 花期6~10月。性喜溫暖、濕潤、向陽之地。耐干旱、稍耐陰,不耐寒。在南方基本是露地栽培,北方可作盆栽擺設觀賞。對土質要求不嚴,以肥沃、疏松的沙質土壤生長較好。該種為熱帶植物,喜高溫高濕,也耐干熱,抗寒力差,保持氣溫lOC以上,葉片不脫落。忌冰雪,對土壤適應能力較強,耐旱頂寸水濕,對肥力要求不嚴。產地分布:產美洲熱帶,中國廣東、海南、福建、臺灣、廣西等省區(qū)有栽培,且已逸為野生。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五色梅為常綠灌木,高1一2m,有時枝條生長呈藤狀。莖枝呈四方形,有短柔毛,通常有短而倒鉤狀刺。單葉對生,卵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圓形,兩面粗糙有毛,揉爛有強烈的氣味,頭狀花序 五色梅 腋生于枝梢上部,每個花序20多朵花,花冠筒細長,頂端多五裂,狀似梅花;ü陬伾嘧,黃色、橙黃色、粉紅色、深紅色。花期較長,在南方露地栽植幾乎一年四季有花,北京盆栽7~8月花量較大。果為圓球形漿果,熟時紫黑色。同屬150種,國內引進栽培2種,園藝品種多個。蔓五色梅(L·montevidensis)半藤蔓狀,花色玫瑰紅帶青紫色。白五色梅(cv·Nivea)花以白色為主。黃五色梅(cv·Hybrida)花以黃色為主。五色梅又叫馬櫻丹、臭草、七姐妹,為馬鞭草科直立或半蔓性灌木;ㄆ5—10月,由多數(shù)小花密集成半球形頭狀花序;花色多變,初開時為黃色或粉紅色,繼而變?yōu)榻埸S或桔紅色,較后呈紅色。同一花序中有紅有黃,所以有五色梅、七變花等稱呼。它的花具有吸引蝴蝶的誘因,每當花開時,會有許多蝴蝶翩翩而至。編輯本段產地分布原產美洲熱帶地區(qū),我國引種栽培,華南地區(qū)的荒郊野外多有大片野生分布。編輯本段習性特征該種為熱帶植物,喜高溫高濕,也耐干熱,抗寒力差,保持氣溫lO℃以上,葉片不脫落。忌冰雪,對土壤適應能力較強,耐旱頂寸水濕,對肥力要求不嚴。編輯本段栽培養(yǎng)護五色梅原產熱帶美洲,我國南方也有少量的野生。喜溫曖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不耐寒。制作好的盆景春至秋的生長季節(jié)可放在室外向陽處養(yǎng)護,即使盛夏也不必遮光,但要求通風良好。若光照不足會造成 五色梅 植株徒長,莖枝又細又長,且開花稀少,嚴重影響觀賞。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避免過分干燥,并注意向葉面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每15天左右施一次以磷鉀為主的薄肥,以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使植株多開花。五色梅生長較快,栽培中應及時剪除影響造型的枝葉,以保持樹形的美觀,每次花后將過長的嫩枝剪短,秋末冬初入房前對植株進行一次重剪,把當年生枝條都適當剪短。冬季移置室內向陽處,若能維持15℃以上的室溫,植株可正常生長、開花,應適當澆水、施肥和修剪。若保持不了這么高的溫度,節(jié)制澆水,停止施肥,使植株休眠,8℃以上即可安全越冬。每年春季翻盆一次,并對植株再進行修剪整形,剪去枯枝、弱枝以及其他影響樹形的枝條。編輯本段價值用途五色梅嫩枝柔軟,適合制作多種形式盆景?杉庸ぶ谱鞒蓡胃墒健㈦p干式、臨水式、斜干式等不同形 五色梅 式的盆景。五色梅的葉片較大,樹冠常采用瀟灑的自然型,也可刻意扎成圓片形。由于生長迅速、萌發(fā)力強,耐修剪,造型方法應以修剪為主,再輔以蟠扎和牽拉;五色梅的枝條直而無姿,可用金屬絲進行彎曲。也可用嶺南派“截干蓄枝”的手法進行造型。編輯本段觀賞應用五色梅花色美麗,觀花期長,綠樹繁花,常年艷麗,抗塵、抗污力強,華南地區(qū)可植于公園、庭院中做花籬、花叢,也可于道路兩側、曠野形成綠化覆蓋植被。盆栽可置于門前、G堂、居室等處觀賞,也可組成花壇。編輯本段產地分布此花原產南美巴西等地,性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適宜生長溫度20—25℃,稍耐旱,不耐寒,我國華南林落常見散生。此花生性潑皮,耐修剪,長江以北多作盆栽。編輯本段繁殖培育五色梅可采用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花苗。果熟后采摘堆漚,浸水搓洗去果肉,即獲種子。種 五色梅 子忌失水,可于秋季采取隨采隨播,或混沙貯藏,春季再播種。播后發(fā)芽階段氣溫應保持在20C以上。發(fā)芽率約為60%,南方播種苗當年秋季可開花。扦插多于5月份進行,取一年生枝條做插穗,每兩節(jié)成一段,保留上部葉片并剪掉一半,下部插入土壤,置于疏蔭下養(yǎng)護并經常噴水。l個月左右即生根,并生發(fā)新的枝條。植株分枝極多,沾土生根,故將柔性枝條刻傷并壓入土中,待根系生長后即斷根分株。編輯本段栽培管理盆栽五色梅春季出房前應翻盆,宜施入充足的基肥,并對枝條作適當修剪,如是小苗,要打頂,以促 五色梅 發(fā)側枝。對成形后的植株,要注意疏除弱枝、病枝,適當?shù)剡M行短截,以維持良好的樹形,促發(fā)更多的新梢;ê蟛涣糇训,要摘去殘花,以利于下面葉腋再抽出花序,生長期要保持有充足的陽光和濕潤的土壤,不要太干,特別是開花期間。如太干燥,則易出現(xiàn)萎蔫現(xiàn)象。影響開花。5—10月,每7—10天施餅肥水或人糞尿稀液一次,特別是花后應及時追肥,以保持花開不斷。10月底,要移入室內,華東地區(qū)可放置在冷室內越冬,若室內陽光充足,溫度在10℃以上還可開花。入室后,要控制澆水,停止施肥。對過長的新梢可作適當短截,以方便存放。怎樣使五色梅樹冠優(yōu)美?五色梅耐修剪,要使其成為圓頭狀優(yōu)美樹冠,需經常進行摘心。當幼苗長到約10厘米高時即摘心,促使其從基部萌發(fā)分枝,保留3—5個枝條作為主枝,待主枝長到一定長度再行摘心,使主枝生長均衡。位于上部的主枝先摘心,位于下部的主枝后修剪,上部主枝在摘心時去枝量略多于下部主枝,這樣各枝間生長勻稱,便形成了圓頭狀株形。植株成形之后,隨著枝條不斷生長,以后要經常疏枝和短截。每年春季結合換盆,把過密枝、纖弱枝、交叉枝及病蟲枝從基部疏剪掉。保留的枝條,根據(jù)生長情況分別留2—4個芽短裁。開花后及時剪除殘花,以免消耗養(yǎng)分。編輯本段養(yǎng)護與病蟲害灰霉病癥狀:病菌先從花瓣的尖端侵入,發(fā)病后,病都呈水漬狀,發(fā)軟,褪色,失去光澤,較后花瓣變褐腐爛 五色梅 ,花朵脫落。在潮濕的條件下,病部表面產生灰色的霉層。病原:BotrytiscinereaPers..(灰葡萄孢),灰葡萄孢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病部的灰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拖子及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直立,褐色,有隔膜,頂部吳樹枝狀分枝,分枝頂端膨大成球形。分生拖子聚生于分生拖于梗頂部,呈葡萄穗狀。分主孢子卵形或橢圓形,無色至淡色,單胞,大小9~16X6~10微米。此菌發(fā)育較適宜溫度為23℃左右。傳染途徑:病菌以菌核或菌絲體在病株殘體上越冬。翌春產生拖子,借風雨傳播,侵染危害、低溫高濕,通風不良,利于病害的發(fā)展。此病在溫室發(fā)生較多。防治方法:1、注意通風,降低濕度,可減輕病害的發(fā)生。2、及時摘除搞花,集中燒毀或深埋于土中,以減少病源。3、病害發(fā)生初期,可噴衛(wèi):1:200波爾多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樸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每兩周1次,噴藥次數(shù)因發(fā)病情況而定。葉枯線蟲病癥狀:葉片受線蟲侵入后,葉色變談,并有淡褐色斑點,以后逐漸加深到幾乎黑色。隨著病斑擴大,因受主、側脈限制而成為角狀斑。嚴重時整個葉片枯死、卷編,并沿莖桿下垂。大部分線蟲在輕微變色區(qū),已變成深褐色或黑色的葉片上只有少量線蟲。病原:病原線蟲為Aphelenchoidessp.屬線蟲綱、滑刃線蟲屬。雌蟲體長0.8~1.3毫米,雄蟲體長0.7~0.9毫米。頭部先端鈍化,尾部尖鈍。傳染途徑:葉枯線蟲在報部及周圍土壤,病株殘體和野生寄主上越冬。就是在極小的殘葉上,也可在土壤中存活6~7個月。葉枯線蟲全部發(fā)育過程都在受侵組織內完成,條件適宜時(22~25C,濕度足夠),從卵發(fā)育到雌成蟲產卵僅14天。一般通過水滴、灌溉水和病健葉接觸傳染,遠距離靠人為傳帶病葉、花、莖、扦插條以及土壤等。從葉上氣孔侵入。防治方法1、加強檢疫不讓葉線蟲及其繁殖材料傳入無病區(qū)。2、園藝防治盆栽用土要禁用病土和草多的土;改進澆水方法,較好不要淋澆,并盡可能保持葉面干燥,盆花安放要有適當空隙,不使葉子相互接觸。3、藥劑防治可用15%涕滅威顆粒劑,每平方米盆土5一6克,或直徑為25厘米左右的盆用藥2~3克深入土中;蚴褂3%的呋喃丹,每盆3~5克深入土中。也可在危害期用50%殺螟松乳劑、50%永線酯和50%西維因可濕性粉1000倍液葉面噴灑。編輯本段中藥用途【別名】馬纓丹、紅彩花、頭暈花、如意花【來源】為馬鞭草科馬櫻丹屬植物五色梅LantanacamaraL.,以根或全株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 五色梅 干!驹葱螒B(tài)】直立或半藤狀灌木,高可達2米,有強烈臭氣,全株被短毛。莖枝常有下彎鉤刺。葉對生,卵形或長圓狀卵形。四季開花,花序腋生,花冠高腳碟狀,4~5裂,有紅、粉紅、黃、橙黃、白等多種顏色,故名“五色梅”。核果球形,肉質,成熟時紫黑色!拘晕稓w經】根:淡,涼。枝、葉:苦,涼,具臭氣。有小毒!竟δ苤髦巍扛呵鍩峤舛,散結止痛。用于感冒高燒,久熱不退,頸淋巴結核,風濕骨痛,胃痛,跌打損傷。葉、枝: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癤腫,跌打損傷!居梅ㄓ昧俊扛1~2兩;枝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用鮮葉搗爛外敷!菊洝俊度珖胁菟巺R編》【各家論述】1.《嶺南采藥錄》:洗濕毒疥癩。2.《南寧市藥物志》:葉:治疥癩毒瘡,跌打止血;ǎ嚎芍寡3.《廣東中藥》:祛風止癢,消腫止痛,散毒,敷大腸瘍癰。4.《廣西中草藥》:全草:退熱,殺蟲止癢,消瘡瘍!净ㄕZ】五色梅(Lantanacamara)花語開朗【毒性】花葉有毒,誤食會引起腹瀉、發(fā)燒
2019-03-11 電議灑金柏 目錄簡介形態(tài)特征觀賞應用扦插培育 編輯本段簡介讀音:sǎjīnbǎi 名稱:灑金柏 學名:CV.AUREA.NANA 科屬:柏科側柏屬 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灑金柏是側柏的一個品種。側柏在我國分布很廣,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其中又以黃河流域為其集中分布區(qū),是園林綠化的主要樹種之一。灑金柏短生密叢,樹冠圓球至圓卵行,葉淡黃綠色,入冬略轉褐色 灑金柏[1] 觀賞應用是我國北方應用較廣、栽培觀賞歷史較久的園林樹種,其樹冠渾圓豐滿,酷似綠球,葉色金黃,仿佛金沙籠罩,群植中混交一些觀葉樹種,則斑爛若霞,交相輝映,艷麗奪目。對有毒氣體具中強度抗性,可作廠區(qū)、街道綠化。 扦插培育灑金柏株型矮小,枝葉茂密,樹形優(yōu)美,葉色鮮艷,扦插成活率高達98%以上。 一、扦插時間一般在春秋季扦插,春季扦插略優(yōu)于秋季。春插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秋插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二、圃地準備選土層深厚、質地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pH值在6至6.8的微酸性土壤,插床光照要充足。每畝施入20公斤過磷酸鈣作為基肥,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至800倍液噴灑土壤消毒,再用塑料薄膜覆蓋三四天,揭去薄膜一周,待藥揮發(fā)后即可使用。 三、選擇插穗從中幼齡樹的中上部選擇生長健壯、粗壯飽滿、無病蟲害的一二年生枝條作為插穗,枝條營養(yǎng)物質含量高,代謝強,生長旺盛,不僅易成活而且苗木品質好。 四、處理插穗將枝條剪成8至12厘米長的插穗,將其下部葉片剪去,以減少蒸騰強度,并利于與土壤緊密接觸。為促進生根可用生長調節(jié)劑處理插穗基部。 五、扦插將處理好的插穗插入圃地。為了防止插穗傷皮,可采用溝埋法(先挖出小溝,再將插條整齊地放入溝內,較后用土掩埋基部)。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1/2至2/3,株行距按10厘米×15厘米。用手將土壓實,澆一次透水。為了防止插穗失水,應做到隨剪隨處理隨扦插。 六、插后管理 1.架塑料棚?蓋遮陰網塑料棚可調節(jié)土壤和空氣的溫濕度。遮陰網可防陽光直射,降低溫度。灑金柏扦插生根的較佳環(huán)境條件是地溫在20℃至25℃,空氣相對濕度在80%至90%,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間持水量的80%左右。若溫度過高,可覆蓋遮陰網,澆水降溫或掀開塑料棚兩端通風;若濕度過大,可控制澆水量并通風。 2.加強水肥管理扦插前期插穗尚未萌發(fā)葉片,耗水量少,澆水不宜太多,一般10天澆一次。抽梢展葉后,3至7天澆一次。澆水次數(shù)不宜過多,以免降低土溫并阻礙土壤通氣,不利于生根。澆水量依土壤濕度或空氣濕度確定。雨季要注意排水,勿使圃地積水。插后一個月左右,噴施0.25%至0.5%的尿素液肥或0.2%的磷酸二氫鉀液肥,以促進生根。 3.除草及時拔除圃地雜草。 4.煉苗插后6個月,要適當延長通風和光照時間,以提高苗木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能力。
2019-03-11 電議洋草果、金雞納樹、桉樹(云南),灰楊柳(廣東、四川)EucalyptusglobulusLabill.(1800);R.T.BakeretH.G.Smith(1920)*;侯寬昭,中國栽培的桉樹(1954);“圖鑒”(1972)*;中國植物志(1984)*;云南種子植物名錄(1984).大喬木;樹皮灰藍色,片狀脫落,幼枝略有棱。幼態(tài)葉對生,卵形,長4—6厘米,基部心形,被白粉,無柄;成熟葉互生,葉片革質,披針形,鐮刀狀,長10—30厘米,寬2—3厘米,有明顯腺點,中脈上面平坦,下面微突,側脈不甚明顯,斜伸,邊脈離邊緣約1毫米;葉柄長1.5—3厘米,稍扁平。花大,徑達4厘米,單生或2—3朵聚生葉腋;花梗無或近無;萼管倒錐形,長1—1.5厘米,表面有4條棱突起及小瘤體,被白粉;帽狀體稍扁平,中部為圓錐狀突起,較萼管短,2層,外層平滑,早落,內層粗厚,有小瘤體;雄蕊多列,長8—15毫米,花絲纖細,花藥橢圓形;花柱粗大,長7—8毫米。蒴果杯狀,直徑2—2.5厘米,有4棱及明顯瘤體或溝紋,果緣厚,果瓣4,不突出。 花期10—12月,果期10月至次年2月。原產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島,氣候較溫涼的地區(qū)。引入昆明栽培已有80多年,現(xiàn)滇中地區(qū)普遍栽培。廣西、四川也有栽培。以滇中地區(qū)及四川的西昌地區(qū)生長較佳。本種不宜在低海拔及高溫地區(qū)栽植,能耐零下低溫;生長迅速,為較好的綠化及用材樹種。木材耐腐力強,適于造船及碼頭用材;花是蜜源植物;葉及小枝可提芳香油,供藥用,能消炎殺菌、健胃、祛痰及驅風收斂;樹皮含鞣料。
2019-03-11 電議馬蹄荷 馬蹄荷-植物基本信息拉丁名:Exbucklandiapopulnea 植物名稱:馬蹄荷 別名:合掌木 科名:金縷梅科 屬名:馬蹄荷屬 適應地區(qū):西南/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qū)西部 生態(tài)分類:木本植物>常綠喬木類 觀賞分類:蔭木類 高度范圍:20(M)形態(tài)特征大喬木。小枝有膨大的節(jié)和環(huán)狀托葉痕。葉革質,闊卵形,長8-13厘米,寬5-9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有時3淺裂,無毛,掌狀脈3-5條;葉柄長3-5厘米;托葉橢圓形,長2-4厘米,有毛;ㄐ騿紊,具7-9花;花單性或兩性,無花瓣;雄蕊長不及1厘米;子房半下位,有毛,花柱2。蒴果卵圓形,長1-1.5厘米,外面有小瘤狀突起。生于林中;ㄆ冢4-8月。耐陰,喜暖濕氣候 馬蹄荷-中藥材基本信息【別名】白克木 【漢語拼音】matihe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xburklandiapopulnea(R.Br.exGriff.)R.W.Brown[Symingtoniapopulnea(R.Br.)Steenis] 【歸經】肝經 【功效】祛風活絡;止痛 【科屬分類】金縷梅科 【主治】祛風濕、活血舒筋、止痛。主治偏癱。 【用藥禁忌】孕婦慎服。 【功效分類】祛風活絡藥;止痛藥 【性味】酸;溫;有小毒 【藥材基源】為金縷梅科植物馬蹄荷的莖枝。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出處】《中華本草》植物形態(tài)馬蹄荷喬木,高20m。小枝被短柔毛,節(jié)膨大。葉互生;葉柄長3-6cm;托葉橢圓形或倒卵形,長2-3cm,寬1-2cm,有明顯的脈紋;葉片革質,闊卵圓形,嫩葉有掌狀3淺裂,長10-17cm,寬9-13cm,先端銳尖,基部心形,或偶為闊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發(fā)亮,掌狀脈5-7條,網脈明顯。頭狀花序單生或數(shù)個排成總狀,有花8-12朵;花兩性或單性;萼齒不明顯,鱗片狀;花瓣2-5,線形,長2-3mm,或不明顯;雄蕊10-14,長約5mm;子房半下位,被黃褐色柔毛,2室,每室有胚珠3個,花柱長3-4mm。頭狀果序直徑約2cm,有蒴果8-12個;蒴果橢圓形,長7-9mm,直徑為5-6mm,上半部2片開裂,果皮表面平滑。種子具窄翅。
2019-03-11 電議